中小企业为何融资难?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08-02 10:50:00
7月30日,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司长卫东在第八届亚太经合组织中小企业部长会议情况通报会上指出,就中小企业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看,资金供应难以满足资金需求的状况将长期存在,融资难问题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困绕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而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就在于加强中小企业的自身信用。
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狄娜此前曾指出中小企业贷款难、寻保难的深层原因。一是供应不足,我国尚无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加之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后权限上收,以中小企业为放贷对象的基层银行有责无权、有心无力;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后,逐级下达“存贷比例”,贷款供应缺口明显加大。二是保证缺乏,银行只认可土地、房产等不动产作抵押,中小企业尤其是流通行业的中小企业多为租赁经营,因而无产抵押;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少,担保品种单一,寻保困难。三是辅导薄弱,中小企业贷款难、寻保难的根本原因是其资信等级低。因此建立以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登记、征集、评价、发布和奖惩为主要内容的信用制度已迫在眉睫。
从表层原因看,一是银行放贷成本高,银行放贷100万元与1000万元所费成本相近,当然贷大不贷小。二是中小企业自身能力弱,中小企业资信等级往往难以达到银行放贷标准,办理财产抵押又实力不足,行政性担保无效,企业责任意识增强后,一般不愿替其他企业出具担保。三是直接融资无渠道,A股、B股、H股均为大企业上市融资渠道,中小企业无法直接融资,从而也加剧了间接融资的难度。基于上述原因,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十分困难。
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框架,尽管我国为中小企业在市场准入、融资担保等方面都出台了一些政策,但现在的问题是,要么政策还不够系统,要么在某些方面还有明显的相互冲突。
记者从国家经贸委了解到,我国将着手完善有关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体系。在近几年内就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培育技术创新主体、鼓励外商投资和参股合资合作改造中小企业以及简化中小企业破产清算程序、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规范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减轻工业企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税负等,研究制定配套政策。
据悉,这些配套政策有的已经开始执行,有的正在拟定当中。其主要内容有鼓励创办中小企业、简化中小企业设立审批程序的意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行业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小型企业担保、在担保试点机构免征营业税的具体执行办法;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的意见;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意见。
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狄娜此前曾指出中小企业贷款难、寻保难的深层原因。一是供应不足,我国尚无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加之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后权限上收,以中小企业为放贷对象的基层银行有责无权、有心无力;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后,逐级下达“存贷比例”,贷款供应缺口明显加大。二是保证缺乏,银行只认可土地、房产等不动产作抵押,中小企业尤其是流通行业的中小企业多为租赁经营,因而无产抵押;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少,担保品种单一,寻保困难。三是辅导薄弱,中小企业贷款难、寻保难的根本原因是其资信等级低。因此建立以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登记、征集、评价、发布和奖惩为主要内容的信用制度已迫在眉睫。
从表层原因看,一是银行放贷成本高,银行放贷100万元与1000万元所费成本相近,当然贷大不贷小。二是中小企业自身能力弱,中小企业资信等级往往难以达到银行放贷标准,办理财产抵押又实力不足,行政性担保无效,企业责任意识增强后,一般不愿替其他企业出具担保。三是直接融资无渠道,A股、B股、H股均为大企业上市融资渠道,中小企业无法直接融资,从而也加剧了间接融资的难度。基于上述原因,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十分困难。
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框架,尽管我国为中小企业在市场准入、融资担保等方面都出台了一些政策,但现在的问题是,要么政策还不够系统,要么在某些方面还有明显的相互冲突。
记者从国家经贸委了解到,我国将着手完善有关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体系。在近几年内就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培育技术创新主体、鼓励外商投资和参股合资合作改造中小企业以及简化中小企业破产清算程序、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规范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减轻工业企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税负等,研究制定配套政策。
据悉,这些配套政策有的已经开始执行,有的正在拟定当中。其主要内容有鼓励创办中小企业、简化中小企业设立审批程序的意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行业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小型企业担保、在担保试点机构免征营业税的具体执行办法;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的意见;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