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亚洲经济解困没有速效药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08-01 11:55:00
    日前,备受瞩目的G8峰会在意大利热那亚发表联合声明说,世界经济放慢的势头比预料中还要严重。CBS的专栏作家也指出,世界上经济增长的3大火车头———美国、日本和德国———同时脱离了增长轨道,这是10年来的第一次。 
    全球经济增长减缓 
    在影响世界经济的主要经济体中,日本的情况最严重。在10年的停滞之后,它又陷入了另一次衰退之中。失业率是近年来最高的,日经指数已经跌破了关键的12000点。其它经济指标自年初来已经下滑了20%以上。 
    美国经济放缓也远未结束。格林斯潘明确表示:“美国经济主要的风险仍然是疲软。”美国最近的就业数字也显示更不景气的时期即将来到。最近每周统计的失业人口正在逼进近10年来的最高水准44.5万人,尽管专家认为这只是统计上的暂时假象,但仍然令人心悸。 
    德国放缓的严重性可能正在超过美国。原先对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高于3%,现在已调低到1%,实际增长可能接近于零。分析家认为,美国经济放缓过了6个月才影响到大西洋彼岸,因此,即使美国第四季度增长率达到2%,欧洲也要等到明年年中才会完全感受得到。 
    现在,经济放缓对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7月19日公布的5月份美国外贸数字明确显示,进口额比上月下跌了11.4%,即280亿美元,这是经济放缓的结果。 
    美国经济可能衰退 
    英国《金融时报》7月21日发表社论指出,美国经济形势可能非常严峻,尤其是目前在经济基本面方面有3大失衡之处:第一项是持续强劲扬升的长期利率显示,市场对美国联邦预算平衡问题日益感到不安。减税或许有助于支撑经济,然而也导致长期利率走高,进而对经济形成压力。第二项是强势美元。美元过强,会伤害到美国出口,并且使得出口产业的毛利率遭到压缩,从而使已经严峻的贸易逆差加剧。第三项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是公共部门目前虽有财政盈余,但私人部门却有赤字,并且占国民所得的7%。到目前为止,美国消费者支出仍在持续增加之中,尽管增加速度有所趋缓。根据美联储调查,股市财富每增加1美元,消费者支出即会增加3至5美分。然而如果整个形势逆转,消费者需求下降,将会使得美国经济减缓期延长,甚至陷入衰退。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如果要重建私人部门的财务平衡,美国未来5年的经济增长率可能只会有1%而已。 
    7月19日,布什的经济顾问拉里·林塞指出,在2002年中之前,美联储的多次降息不会对经济状况产生明显的作用。一些市场观察家也已经开始承认,今年年末可能会出现经济衰退。有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正在经受经济第三季度复苏梦破裂所带来的痛苦。 
    亚洲经济持续恶化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持续疲弱的影响下,亚洲经济,尤其是东南亚、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科技产业对亚洲国家的重要性,远高于全球其它地区。虽然科技支出占美国近年来经济增长的1/3,但科技支出的采购对象都在海外。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表示,美国采购的新电脑总额中,60%购买进口产品,是1987年的两倍。近年来,亚洲依赖科技产品出口赚进大把钞票,据摩根史丹利公司的统计,亚洲信息科技产品出口值,1999年增长16.8%,2000年增长28.8%。但如今这样的繁荣已经不复存在。 
    从率先公布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报告的新加坡来看,不但第二季度制造业生产比去年同期下滑6.6%,4月到5月的半导体销售也衰减29%,比第一季度下滑4.4%的情况更糟,该国经济正式宣告进入衰退。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因此把新加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预估值由原先的3.4%大幅向下修正至0.5%。 
    马来西亚5月份出口较去年同期衰退7.2%,5月份工业生产指数也下滑3.7%,显示出口持续恶化之势。只有科技产品占出口比重较低的泰国和印尼,受创程度较轻。今年前5个月,这两个国家的出口仍都出现增长。 
    台湾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不但远低于原先预期,近来股、汇市不振,导致消费与投资气氛急剧恶化。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预测,台湾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从去年的5.98%大幅下降至2.22%,创下26年来的新低点。而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更是把台湾今年经济增长率从原先预估的3.4%大幅下调至1.1%。 
    电子产品市场萎缩 
    目前,全球半导体业的前景对亚洲各经济体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的预测,全球各大芯片制造商相继公布乏善可陈的获利报告,并对产业前景表示悲观,显示半导体产业复苏时间可能远超乎外界的想像。 
    库存过多是造成半导体产业大幅衰退的重要原因。在去年高科技产业的全盛时期,从个人电脑、移动电话、网络设备到通讯产品都出现零件短缺的现象,导致商家拚命囤积,种下今日的恶果。 
    美国企业在IT泡沫中失去控制。它们在竞相把自己重塑为新经济公司的时候,毫无理由地购买了过多的IT产品,估计过剩的生产力价值在2000至4000亿美元之间。随着资本开支的紧缩,美国5月份电脑和电子产品的新订单同比减少了35.5%。 
    亚洲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台湾和新加坡,单纯在电子产品生产领域过量投资,使它们极其容易受到科技发展变动的打击。而且,上半年进入亚洲地区的资本锐减,表明对于亚洲具有过度风险的经济体来说,目前能够重新推动它们的资金几近枯竭。尽管这不一定会酿成第二次亚洲金融危机。但这次经济低迷也许会比1997至1998年那场短暂的金融危机更为根深蒂固,且持续时间更长。 
    分析家普遍认为,这次的亚洲经济困境没有速效药方,亚洲必须进行金融体系改革,放宽各种限制,彻底解决科技产业蓬勃发展时所忽略的亚洲金融风暴后遗症。健全的市场有助于吸引投资,但如果信息科技产品出口并未复苏,亚洲经济不会出现反弹。 
    开发亚洲地区市场 
    亚洲各经济体如果要恢复经济,关键之处就在于摆脱那种过分依赖出口,尤其是依赖于美国的需求的策略。 
    从亚洲自身的利益出发,尤其是中国即将加入WTO的有利时机下,亚洲国家和地区扩大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完善区域内经济和金融投资环境,活跃区域内的投资和贸易活动,建立适应亚洲国家经济特点的发展机制,对于摆脱经济衰退的阴影,重上健康的亚洲发展之路,应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第一,致力开发中国的市场。由于美国的科技业衰退有一个市场饱和的因素在内,因此亚洲的科技业要找到出路就不能坐等美国的市场消费回升。而是应该设法开拓新的未开发市场。而中国大陆就是一个现成的大市场。 
    而要获得中国的市场,亚洲各经济体就应该同中国大陆在经贸投资、交通运输、教育文化、科技研发等领域加强合作。要做到这些,就需要一种积极正面的心态,而不能用猜忌的心理。而如台湾当局搞戒急用忍和日本政府使用的贸易保护主义等都是不明智的做法。 
    第二,经济挂帅,开发内需。必须看到,尽管美欧发达国家市场面临饱和,但是亚洲地区的市场还处于未开发状态。亚洲地区人口占全球的一半,总的来说未来对科技产品的市场需求如果加以充分挖掘,消费潜力无穷。因此,亚洲地区应该注重自己内部市场的开发。 
    第三,亚洲经济整合势在必行。亚洲地区由于历史问题,意识形态,文化宗教,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经济上还是处于一盘散沙状态。一些国家因此舍近求远,同其他洲的国家搞自由贸易,却不同邻近国家进行整合。这种情况是不利于亚洲整体市场开发的。要提升亚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整合就是必经之路。 
    当亚洲国家都能够均衡地发展经济,并且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后,对发达国家的倚赖就会减轻。而亚洲市场的开发成型,也会为欧美发达国家的科技企业提供商机。这样,世界的经济发展才会平衡,而不会出现过度倚赖某一个国家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