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巴西茧丝绸业的考察报告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8-06-11 16:20:00
2008年5月下旬,以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弋辉为团长的、国家茧丝绸茧丝绸协调办公室、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公司、浙江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商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代表参加的“中国丝绸代表团”一行8人,应邀对巴西进行了访问考察。访问期间,代表团拜会了巴西丝绸协会,双方交流了两国茧丝绸业发展及国际丝绸贸易的状况,沟通了有关“中国国际丝绸论坛”举办情况,探讨了生丝品质及生丝电子检测等方面问题。代表团专程飞抵巴西茧丝绸主产地Londrina市,实地参观考察了BRATAC和FUJIMURA二家企业,具体了解了巴西种桑养蚕和制丝业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及经营情况。

一、巴西制丝业的现状
巴西制丝业鼎盛于30年之前,当时曾有17家制丝企业,1998年至2006年有三家企业从事生丝生产,2007年以来仅剩BRATAC和FUJIMURA二家企业,其中BRATAC在londrina市、圣保罗州和另一个市有3个工厂,其月生产能力分别为30吨、50吨和17吨;FUJIMURA有一个工厂,位于londrina市。近几年生丝的年产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详见表一。

上述生丝的产量,除供应巴西境内的10家丝绸企业外,极大部分出口日本和越南,近三年的出口量及国别分布见表二。

目前,巴西的产桑区主要集中在不同的LONDRINA市,约占总产量的89%,那里的气候适合栽桑养蚕,土壤大多是红色沙质土地,每年的9月至6月份为养蚕季节,一年可产7-8季蚕茧。约有7000户桑养蚕户(最大养蚕农户年产茧量在20-30吨),全部与制丝厂签订销售合同,政府出台最低收购价,工厂在最低收购价的基础上按质论价(干壳量计价)实行合同制收购蚕茧,今年的鲜茧收购价折合人民币约在22元/kg。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巴西以酒精作为汽车动力的技术相当成熟且以酒精为动力的汽车相当普遍,再加上近几年生丝行价的普遍低迷,一部分桑园被种植玉米所替代,估计今年蚕茧产量将减少18%左右。从实地考察的二个工厂看,也存在开台不足的现象,厂方也担忧若丝价上不去,工厂的生存压力将越来越大。巴方也希望占有世界生丝产量75%以上的中国,其生丝的买价也能提高。近几年巴西的蚕茧产量见表三。

二、巴西制丝业的技术特点
1、种桑养蚕作为工厂的第一车间,纳入工厂化管理。
丝厂都有自己的制种场、冷库和小蚕共育室。蚕种由丝厂自己负责培育,选种时注重用对制丝生产和生丝品质有利的品种,小蚕由各丝厂自己的蚕种场实行共育共养,到3龄时分发给农户,蔟具全为方格蔟。产出的蚕茧质量较好,据了解,一茧丝长在900-1200米,粒茧重量1.75-1.8克,茧丝平均纤度在2.7d左右,茧丝内外开差在2 d左右。
丝厂收购鲜茧并烘燥,烘干机为日本大和三光公司产的多段式热风循环烘茧机。
2、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的程度高。
考察的二家工厂选茧采用灯光选茧,煮茧机为日产增泽式V型煮茧机,缫丝机为日本尼桑产的HR-2、HR-3型的自动缫丝机,复摇机为中速复摇机,具有电子清糙和断头自停装置。据介绍,目前自动缫丝机的配件均来自中国。整个工艺流程过程中,蚕茧从选茧、煮茧到缫丝,均为机械化传输作业,蛹衬由管道直接输送到副产品车间,这样保证了吨丝用工可降到最低限度和车间的整洁干燥。
3、关键工序实施精细化管理。
在管理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巴西的这二家丝厂为确保生丝质量,在煮茧机的出口部再选一次茧,以剔除煮熟茧中的煮瘪茧、内印茧、煮溃茧等,即对煮熟茧再进行选茧;1个车头工管理4组设备的车头,用工大为减少;在小真空给湿中,都添加了乳白色的助剂,以光滑丝条,利于后道工序;编丝在复摇车间完成,待大卷取到规定重量后,落下后直接编丝,不进行大平衡而采用丝片平衡的方法。
BRATAC的制丝工厂,除用上茧生产上等生丝外,还缫制次茧丝和相当于我国的土丝、双宫丝,以充分利用仅有的次下茧原料。
FUJIMURA的制丝工厂,还十分注重长吐的质量和外观成型,采用在缫丝机上落下长吐后,在类似倒黑板机的设备上卷取成统一绞装规格,烘干后出售,以提高下脚原料的买价。
这二个工厂还重视缫丝水污染物的处理。FUJIMURA的制丝工厂采用生物技术实行缫丝水污染物的零排放和制丝用水的循环回用;BRATAC制丝工厂的缫丝水污染物也进行处理达标后排入自然水体。
三、巴西生丝实物质量水平和执行的产品标准
据巴方介绍,目前巴西的生丝规格以20/22为主,还有部分26/28、30/32等粗规格生丝,质量在2A至6A之间,其中2A、3A级生丝出口印度,4A级生丝供国内丝绸厂,5A、6A级生丝出口欧洲和日本。
生丝检验,巴西不实行公证检验,也没有公证检验机构,生丝定级由各丝厂自己进行,客户对此也能采相和认可。其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与我国现行的生丝试验方法类似,检验项目有纤度偏差、二度、清洁、洁净、大差、一度、三度、切断、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公量纤度和外观,不进行抱合检验。FUJIMURA的制丝工厂采用日本1999年4月发布的生丝标准,如6A级偏差0.90D,大差2.5D,纤度丝100回100绞。BRATAC的制丝工厂采用国际丝协的生丝标准。
四、几点体会
1、巴西茧丝业国际竞争能力下滑
由于巴币不断升值(对美元汇率从2004年1:3.3上升到目前的1:1.65,上涨近一倍),加之原油价格近期不断攀升影响农民种桑积极性,导致巴西制丝业竞争能力出现明显下降。为此,巴西丝绸协会呼吁中国及其它产丝国稳定和提高国际生丝价格。
2、巴西制丝业生产和管理值得借鉴
巴西制丝业全为日方投资,其生产技术、管理方法和管理人员也来自于日本。与我国制丝业相比,他们把鲜茧烘干作为第一车间;缫丝前的各工序衔接基本采用自动化、连续化的管道输送,并在煮茧后再次进行选茧;车间现场管理井井有条、干净整洁,这也是巴西生丝质量一直处于世界前列的重要原因,完全值得我国制丝业借鉴。
3、巴西制丝业注重环保值得学习
巴西制丝企业均有污水处理装置。FUJIMURA的制丝工厂采用生物技术实行缫丝水污染物的零排放和制丝用水的循环回用;BRATAC制丝工厂的缫丝水污染物也进行处理达标后排入自然水体。当前我国正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减排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巴西制丝企业注重环保的理念,值得我国缫丝企业学习。
4、加强中巴茧丝绸业交流与合作十分必要
两国丝绸协会都认为,今后中巴茧丝绸业要加强多交流与合作,这不仅有利两国茧丝绸业发展,对促进世界茧丝绸业发展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巴西丝绸协会表示,支持中国开展生丝电子检测的研究,并为代表团提供了多等级生丝用于生丝电子检测试验研究。
信息来源:中国茧丝绸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