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落实"东桑西移"工程 复兴中华丝绸世纪伟业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7-25 08:40:00
丝绸是中国的瑰宝,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代表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国在国际上始终保持着丝绸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地位,但是,目前中国丝绸产业正面临着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严峻形势。

  2006年,商务部审势度势,提出了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政策措施,推动我国茧丝绸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的合理选择。

  “东桑西移”工程从蚕桑基地建设抓起,改变了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种养的小农经营方式,使种桑养蚕朝着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为我国茧丝绸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蚕桑生产是茧丝绸产业的第一车间,是整个行业质量提升和后续加工的基础,没有优质蚕茧,就没有高品位、高等级的茧丝,就没有高档次、高附加值的丝绸产品,更谈不上有效地扩大出口和增加消费,实现我国由“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的转变。

  “东桑西移”工程通过发挥中西部地区土地、劳动力和各级政府的支持等优势,将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人才等引入蚕桑基地建设中,高起点、高水平地建设优质蚕茧基地,实现了东西部地区的优势互补,增加了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农民得实惠、企业得效益、产业得发展、政府得人心、地方增税收、生态得保护”的“富民工程”、“生态工程”和“民心工程”。

  在抓好蚕桑基地建设的同时,商务部又着手推动产业链建设和品牌建设,为中西部地区蚕桑基地与东部地区深加工企业以及市场的对接,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我国茧丝绸行业整体协调稳步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丝绸主要依赖原料出口和为国外知名品牌加工,由于国际市场需求有限,产品附加值低,已严重阻碍了我国丝绸的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升。

  “东桑西移”工程产业链建设和品牌建设将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开拓国内丝绸消费市场,扩大丝绸消费,通过市场引导丝绸深加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切实与市场接轨,生产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丝绸产品,并根据市场反馈的需求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研发新产品,拓宽丝绸应用领域,形成企业、商家、消费者互动的市场环境,扩大丝绸的消费量,这样才能消耗掉中西部地区蚕桑基地增加的茧丝原料,实现产业整体协调稳步发展的格局。

  “东桑西移”工程品牌建设,从提升中国丝绸整体水平的角度出发,逐步改变中国丝绸原料大国和贴牌加工的现状,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丝绸知名品牌企业,并充分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东桑西移”工程品牌建设将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搭建企业与市场、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引导企业尽快找准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带动行业整体水平提升,使中国丝绸业成为真正主导国际市场的产业,实现我国由“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转变的目标。

信息来源:中国服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