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广西蚕业受东盟一些国家和印度青睐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7-16 09:11:00
蚕茧产量和增长速度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的所谓“广西现象”,不但受到国内同行的看好,也引起一些国家的关注。记者最近在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采访了解到,近几年,广西与东盟一些国家以及印度等,在蚕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这说明,小小的桑蚕日益壮大其产业,也可以获得广阔的国际合作空间。

  老挝迫切需要广西蚕种和技术

  2006年12月18日,由老挝国务院农村发展与扶贫办公室组织的老挝桑蚕考察团到广西考察。据老挝客人介绍,近年来老挝政府经过多方考察论证,把“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桑蚕产业作为增加国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的一项重大举措,然而,由于品种和技术等原因,老挝蚕茧产量低,鲜茧单产仅为我国的20%。老挝考察团希望引进广西优良桑蚕品种和先进技术,提高老挝蚕茧的生产产量和效益。

  2007年6月2日,老挝前国家主席坎代·西潘敦一行8人,在中联部副部长陈凤翔等的陪同下到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参观考察。坎代一行参观了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桑蚕原种繁育场,考察了桑蚕饲养情况,详细询问了桑树的生长期和环境适应能力、桑蚕品种、桑蚕饲养技术等情况。坎代盛情邀请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专家到老挝指导桑蚕生产,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领导欣然接受。

  根据2006年12月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与老挝国际贸易服务公司共同签署的《合作发展桑蚕业意向书》,以及应老挝前国家主席坎代和老挝国际贸易服务公司的邀请,2007年6月,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桑蚕专家考察团访问老挝。坎代在接待广西专家考察团时说,希望广西专家尽快在老挝开展项目开发工作。老挝国务院副总理兼农业与林业部长在接见广西考察团时,也希望广西方面能尽快在老挝开展工作,并指定由老挝国际贸易服务公司承担桑蚕开发项目的引进与操作,要求项目涉及的各省省长全力以赴,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占巴沙省与赛亚布里省省长等相关政府高层官员都表达了尽快引进桑蚕发展项目的迫切要求和愿望。

  中印桑蚕专家相互学习

  印度是世界上同时生产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和琥珀蚕丝等4种商品蚕丝的惟一国家。公元4世纪,养蚕业已在印度兴起。20世纪70年代,印度研制出一套适合当地热带条件栽桑养蚕的新技术,使桑叶和蚕茧产量明显增加,大大促进了蚕业的发展。目前印度的蚕丝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

  从2005年开始,印度连续3年组团考察广西蚕业。2005年10月,印度考察团考察了广西的蚕桑科研、技术推广、蚕丝后加工以及行业管理。2006年6月,来访的印度考察团决定把广西的蚕种“两广二号”、“桂蚕一号”带回印度试养,收到成效后将与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建立合作关系。2007年6月,印度蚕业考察团在广西考察后感到,与印度相比,广西农民的蚕桑生产规模较大,生产技术和蚕桑品种都很优良,广西的茧丝绸加工业也比较发达,因此印度需要借鉴广西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扩大农民生产规模,提高蚕桑品种的质量和农民种桑养蚕的技术水平,改变纯手工的缫丝织绸作坊,发展现代化茧丝深加工企业。

  经中国国家外专局批准和资助,广西农业厅、广西外专局组织的广西“蚕业产业化”培训考察团一行15人于2005年12月赴印度,进行为期21天的培训考察。此次广西“蚕业产业化”培训考察团得到印度当地政府和蚕业管理部门领导、科研院所领导和专家的热烈欢迎。中印桑蚕专家在学术上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广西培训考察团对印度蚕业发展、蚕丝业科技进步、茧丝绸加工、市场管理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结合广西蚕业现状开展研讨,就如何借鉴学习印度蚕丝业发展的经验,加速广西蚕业产业化的进程提出了建议。

  东盟国家积极学习广西蚕业技术

  越南与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的交流与合作已经进行了多年。据介绍,越南通过学习中国(主要是两广地区)的先进养蚕技术,蚕茧产量得到大力提升。2004年11月7日,越南蚕桑丝总公司来访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双方签署了有关合作协议。近年来,越南每年都派出桑蚕技术人员到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接受相关技术培训。目前,越南引进中国(近年来主要是广西)的桑蚕良种和先进技术,生产出来的桑蚕原料,通过边境贸易方式从广西过境到中国的浙江等地进行加工,再销回越南等东盟国家。

  2007年6月3日,印尼一经贸合作代表团到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考察、洽谈蓖麻蚕开发利用的相关事宜。据介绍,蓖麻蚕原产于印度,1955年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帮助下,广西开始试养并取得了成功,以后很快就在全区扩散开来,1964年全区共有64个县(市)养蓖麻蚕,产茧皮1600吨,达到历史最高点,后几经波折,饲养量和产量都不断减少,目前广西仅有4个县有少量蓖麻蚕生产。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至今还开展蓖麻蚕品种的保育、研究工作,目前该站拥有22个蓖麻蚕品种,是全国最大的蓖麻蚕品种资源保存机构。专家说,蓖麻蚕全身都是宝,其蚕茧壳可作为绢纺原料;蚕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广泛利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多种行业;蚕蛾含有大量的昆虫性激素,在医药方面有比较高的利用价值。但目前由于蓖麻蚕的综合开发利用方面的工作没有做好,以致经济效益过低,因此,蓖麻蚕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印尼经贸合作代表团在听取介绍后,就蓖麻蚕的生长周期、饲养条件、饲料、如何开发利用好蓖麻蚕等问题向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专家咨询,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专家一一给予讲解,双方表达了今后将在蓖麻蚕的开发利用方面加强沟通和合作,构建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

  近年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也派出专家赴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考察指导蓖麻蚕生产,这些国家也派专家来广西参观学习,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与马来西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建立技术合作关系。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祁广军站长对记者说,当前,广西的蚕业也面临国内国外的诸多竞争,然而合作是最好的竞争,广西要紧紧抓住“东桑西移”茧丝绸产业战略性调整的机遇,积极加强与东盟等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中进一步把广西的蚕业做强做大。祁站长透露,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计划下一步将重点建设越南和老挝蚕业基地,通过这两个蚕业基地再向其他东盟国家发展。

信息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