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再谈今年的茧丝产销形势---陈亦庆(Esilk.net专稿)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11-06 10:38:00
再谈今年的茧丝产销形势
(陈亦庆)
编者注:这篇文章在业内受到高度评价, 应广大读者要求, 我们将这篇文章再次放在首页。

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茧丝产销和供求形势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对茧丝需求的持续增长,而蚕茧生产和蚕茧质量下降。
据1-9月的海关统计,我国丝绸全商品(真丝产品)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3.5%,其中:丝类和绸缎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11.46%和37.54%,丝绸服装及制成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3%。据1-8月的海关统计,对印度的丝类出口已达7,599吨,同比增长12.36%,其中:桑蚕丝的进度趋缓,其它丝类的进度较快;对印坯绸出口已达3,715万米,同比增长174.1%,预计全年对印出口有可能达到或超过5,000万米,将占我国去年坯绸出口总量的40%左右。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日趋明显,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从年初以来约占我全国丝绸全商品出口折丝量68%的绸缎、服装和其它丝绸制成品出口的持续而有力的增长,主导了今年茧丝供求关系变化的总趋势,不断拉动着对茧丝需求的增长。
从几年来的情况看,我国缫丝生产能力弹性很大。虽经压绪,但由于设备改造,自动缫的增加,生产能力大幅度增长。当前行情急速回升,对原料需求将可能迅速膨胀,甚至又将看到江、浙丝厂的人在全国各地抢购蚕茧的情景。
在茧丝生产方面,今年的春茧生产因行情长期低速,全国弃养弃管情况较为严重。占一些主产区全年茧量约55%的夏秋茧遇到了较严重的各种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此外,有些主产区经济高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蚕业拓展空间,例如有的因城镇和道路建设进一步占用了桑园,有的把桑园改种为收益更高的经济林木,有的甚至因经济发展水平公开提出退出蚕桑种养业,等等。这些因素不仅使全国的茧量大幅度减少,而且因茧质下降其有效供丝量也大幅度减少,从而加剧了茧丝供应紧张的状况。
目前可以看到,茧丝的供应和需求这矛盾的两个方面、两种力量的不断较量,使其价格出现波动和攀升。干茧和生丝(3A 20/22)的远期价格曾分别涨到每吨6.40万元和19.28万元,东部有的主产区秋茧收购价升到每担1,260元以上的历史新高。期间,出现了茧丝绸的国内外价格脱节,上下游产品间的价格倒挂或不“配套”。
下半年以来,茧丝产销和供求形势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从目前的供求总量匡算看,似乎并没有显现很大的缺口。然而这并不符合入秋以来“牛气冲天”、供求紧张的实际情况。据了解和分析,其主要问题可能是,有的主产区对今年已生产茧量的统计和对全年的预计不很准确,实际的减产和降质幅度可能更大些。目前,全国蚕茧收烘虽近尾声,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情况还难定论(例如江苏、广西去年的蚕茧产量到今年八、九月间还作了调整),尤其是对今年夏秋茧的实际减产和出丝率下降幅度可能高于先前的预计。据有的主产省的产茧大县反映,今年中秋茧减产55%,出丝率下降10%,实际出丝量减少60%,并称大大超出了先前的预计,也是史无前例的。同时,面对当前的产销形势,行业内外也存在某种程度的非理性,使行情波动加剧,放大了供求关系紧张的效应,也产生一定的水分。据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的信息,今年7月至10月中旬以来干茧和生丝价分别上涨约80%和50%,其中涨幅最大的9月份,一个月内分别上涨约40%和35%。短期内的这种涨势,也是不符合那时的产销和供求实际的。
大家知道,行情的起落是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近二年来,茧丝价格长期持续低迷,挫伤了蚕农的积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全国多数情况只是弃养弃管,总体上还未发生大面积毁桑,全国主产区的蚕桑基础未受大的影响。在行情攀升的情况下,这些基础很可能快速恢复并发展。即使今年秋茧遭受旱涝、病虫害的地区,也将受价格走高的刺激,今冬明春依靠科技进步,精心管理桑园,使受害带来的影响也将大大减小,甚至可以得以弥补。加上国家“退耕还林”、“东桑西移”等政策的鼓励。明年的蚕茧生产如无其它特殊情况,尤其在饲养阶段如果天气较好,那出现较大增长的可能性很大。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粮食等大宗基础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对蚕桑生产的影响。
对于今后及明年的出口,尽管存在不少有利因素,但也应关注那些可能显现的不确定性,例如:
1、由于我国茧丝价格上涨过快、过高,造成国内外价格一时的脱节,上下游产品间价格不“配套”,我国内市场和企业对此有个调整过程,外商也需有认可和接受的时间。实际上,价格过高反而会抑制消费,因为工厂不可能亏本运行,国外客户也会感到存在风险(今年广州秋季交易会上外商的表现可以证明)。
2、出口退税长期滞后,以及退税率的降低,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加之原料涨价,成本增加,利润下降,使出口可能受到某种程度的制约。
3、明年是配额取消的最后一年,各国均想利用最后的时间稳固市场份额,为2005年后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做好准备。尤其是面对配额、成本等方面比我国更有优势的某些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竞争前景不容乐观。
4、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和保障措施等贸易保护主义日盛,不仅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就连一些在国际市场我国的一些竞争对手、发展中国家都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这也将影响我国丝绸出口。
丝绸行业经过近几年的调整、改革和创新,随着各产业链的科技进步,茧丝绸生产进入了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新阶段,这大大地推动了茧丝资源流动和信息传递的速度,从而有可能缩短丝绸业起落变化的周期,“调头”也相对加快。目前,茧丝行情继续在大幅波动,还可能会有一个震荡向上的阶段。我们在这个时候探讨行情走向,要以平和的心态,冷静面对,努力避免过度的炒作。尤其要清醒地分析研究未来供求关系变化的各种因素,例如明年蚕茧生产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出口方面的不确定性。此外,还要特别关注包括厂丝储备在内的国家宏观调控行为。按正常情况分析,如果明年春茧生产“风调雨顺”,并确有较大的增长,另外丝绸出口也无明显异常,则春茧后行情可能有实质性的回落。


2003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