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认真贯彻实施茧丝绸产业化发展规划 蚕桑生产成农民增收新亮点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06-30 14:54:00
今年,安徽省蚕区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实施茧丝绸产业化发展规划,围绕“蚕业增效、蚕农增收”这个主题,引导和鼓励蚕农抢抓机遇,积极发展蚕桑生产。全省春蚕饲养蚕种37.98万盒,同比增长9.5%。生产蚕茧1.63万吨,鲜茧收购价格1180元/50kg,蚕农售茧收入3.85亿元,蚕茧产量、鲜茧收购价格、蚕农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4%、34.1%、52.8%。全省31万蚕农,春蚕一季户均收入1242元,户均增收430元,蚕桑生产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一是开展优质蚕茧基地建设活动。2004年,安徽省在蚕桑主产区启动优质茧基地建设试点工作。各地以基地建设为抓手,按照优质茧基地的建设标准,积极开展基地建设工作。
二是严把蚕种质量关。今年春季,安徽省蚕种质量检验站抽查了9个蚕种生产单位的一代杂交种52个批次,平均良卵率98.97%,平均实用孵化率97.41%,平均盒种良卵数25873粒,全部符合行业质量标准。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抽查了安徽省9个蚕种场生产的9个批次的一代杂交种,结果均在合格标准以上。
三是千方百计组织落实春蚕用种。鉴于今年春蚕种源紧缺,安徽省早宣传,早安排,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组织落实种源,各地农业部门南下江浙,北上河南、山东、陕西等地,组织蚕种,保证了全省春蚕用种的需要。
四是大力开展蚕业技术培训。各地将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方格蔟营茧等先进实用技术作为推广工作的重点,举办了蚕桑技术骨干培训班。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举办蚕桑技术培训班200期,培训人数20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万余条份,播放科技光盘2000多场次。
五是加强老桑园管理和新桑园发展。各地按照优质茧基地建设标准,狠抓桑园翻耕、施肥,桑树剪梢和解束。新辟桑园大力推广育71-1、农桑系列优良品种和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信息来源:安徽省蚕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