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茧丝产销形势及价格行情分析(陈亦庆)-(Esilk.net专稿)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12-08 11:27:00
据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的信息,今年10月中旬以来,我国茧丝的行情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攀升后,掉头向下,频繁波动,干茧和生丝的最高和最低价的波幅达20%以上,干茧远期价每吨最低降至4.95万元,生丝(3A 20/22D)每吨最低降至14.84万元。价格的回落有其合理的方面,但也难免不带有某些炒作成份。然而,这总体上仍是供求矛盾的演变,多空双方较量的结果。据反映主要是以下因素的作用:
(一)国内有关单位和公司在价格攀升期间抛了相当数量的茧丝。有的公司抓住国内外价格脱节,国外市场对我价格一时难以接受之机,以现实的心态,转向国内市场赚取了可观的人民币。此外,时近年终岁末,一些工厂企业出手些货以满足其还贷、过年的资金需要。
(二)由于我国茧丝价格短期内上涨过猛,国外客户观望,即使对已签订的合同也不执行或推迟,一时订单减少;同时,因茧丝绸上下游产品间价格暂时倒挂或不“配套”,下游产品的生产因担心亏损而放慢。
(三)印度传出了对我坯绸出口有反倾销调查的意向,受此影响,我国某些工厂坯绸生产谨慎。
(四)今年以来,受印度对我生丝反倾销和继续大幅度增加进口我坯绸的影响,我国桑蚕丝对印出口进度相对缓慢。据我国海关今年1-9月的统计,我对印度坯绸累计出口4,577万米,同比增长145.05%,而桑蚕丝出口4,964吨,同比减少4.03%。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由于产业化、科技进步、成本降低,茧、丝价格如果能分别稳定在每吨4.5-5.5万元和16-18万元左右,应该是相对合理的。这使蚕农和企业既有积极性,又不致产生盲目,对稳定蚕茧生产,避免行业大起大落,也有积极意义。如果目前的茧丝价格继续大幅下滑,甚至使蚕茧与当前粮棉油间的比价长期严重失调,从而造成蚕农无生产积极性,企业也将陷于亏损,明年春茧生产将再次受冲击,茧丝产销和供求将出现新的更严重的失衡,行情又将出现非理性的变化。
今年,全国的粮棉油价格大幅上涨。目前低成本的春季茧丝消化已近无几,秋季的茧丝价格下压空间已很小。再从当前的产销和供求实际情况分析,价格走向相对稳定,并逐步回升,应该是有可能的。
首先,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丝绸出口持续保持较强劲的势头。据我国海关1-10月的统计,丝绸全商品(真丝产品,下同)累计出口额为20.36亿美元,同比增长10.93%,预计下半年出口额比上半年增长约11%,今年全年出口额预计为24亿多美元,同比增长约7%以上。
据匡算,1-10月丝绸全商品(冲抵进口后)出口折丝量约6.33万吨(长短纤维,下同),同比增长约23.94%,其中绸缎、服装和制成品的出口折丝量同比增长均在30%以上。按1-10月的月平均出口量进度,预计下半年出口折丝量比上半年增长29%左右,今年全年出口折丝量有可能达到7.59万吨左右,同比增长约18%。
其次,明年初开始执行出口退税下调的政策,估计今年年底前很多丝绸企业会赶乘这最后一班车,加快出口速度,将促进出口的进一步增长。
第三,明年上半年的丝绸出口估计仍能保持良好的势头。首先,随着世界经济复苏的逐渐强劲,国际经贸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市场需求也会相应增长;其次,从出口本身看,如没有其它特殊原因,今年下半年的出口势头对明年上半年总会有个惯性。
第四,去年全国调整后的蚕茧产量为54.76万吨。今年,从蚕茧主产区生产情况的初步了解,全年全国蚕茧生产估计比去年下降10%左右,总产量的49万多吨。按此匡算,今年年底前茧丝供应估计有一定的缺口,或出现某种程度的“寅吃卯粮”。加之今年一些主产区夏秋茧质量较差,出丝率减少,按一般情况分析,明年春茧上市前实际的供丝量缺口将更大,届时有可能达到1万多吨。
因此,从产销和供求的基本面分析,目前茧丝价格回升应该是有其较强的支撑力的,而且随着形势的进一步演变,明年春茧上市前茧丝供应可能有一个“青黄不接”时期,届时不排除价格再次出现过度攀升的可能。为此,建议业内各界仍要以平和的心态,冷静分析研究产销和供求变化的方方面面,及其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努力避免过度炒作,以维护行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2003年12月5日)
(一)国内有关单位和公司在价格攀升期间抛了相当数量的茧丝。有的公司抓住国内外价格脱节,国外市场对我价格一时难以接受之机,以现实的心态,转向国内市场赚取了可观的人民币。此外,时近年终岁末,一些工厂企业出手些货以满足其还贷、过年的资金需要。
(二)由于我国茧丝价格短期内上涨过猛,国外客户观望,即使对已签订的合同也不执行或推迟,一时订单减少;同时,因茧丝绸上下游产品间价格暂时倒挂或不“配套”,下游产品的生产因担心亏损而放慢。
(三)印度传出了对我坯绸出口有反倾销调查的意向,受此影响,我国某些工厂坯绸生产谨慎。
(四)今年以来,受印度对我生丝反倾销和继续大幅度增加进口我坯绸的影响,我国桑蚕丝对印出口进度相对缓慢。据我国海关今年1-9月的统计,我对印度坯绸累计出口4,577万米,同比增长145.05%,而桑蚕丝出口4,964吨,同比减少4.03%。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由于产业化、科技进步、成本降低,茧、丝价格如果能分别稳定在每吨4.5-5.5万元和16-18万元左右,应该是相对合理的。这使蚕农和企业既有积极性,又不致产生盲目,对稳定蚕茧生产,避免行业大起大落,也有积极意义。如果目前的茧丝价格继续大幅下滑,甚至使蚕茧与当前粮棉油间的比价长期严重失调,从而造成蚕农无生产积极性,企业也将陷于亏损,明年春茧生产将再次受冲击,茧丝产销和供求将出现新的更严重的失衡,行情又将出现非理性的变化。
今年,全国的粮棉油价格大幅上涨。目前低成本的春季茧丝消化已近无几,秋季的茧丝价格下压空间已很小。再从当前的产销和供求实际情况分析,价格走向相对稳定,并逐步回升,应该是有可能的。
首先,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丝绸出口持续保持较强劲的势头。据我国海关1-10月的统计,丝绸全商品(真丝产品,下同)累计出口额为20.36亿美元,同比增长10.93%,预计下半年出口额比上半年增长约11%,今年全年出口额预计为24亿多美元,同比增长约7%以上。
据匡算,1-10月丝绸全商品(冲抵进口后)出口折丝量约6.33万吨(长短纤维,下同),同比增长约23.94%,其中绸缎、服装和制成品的出口折丝量同比增长均在30%以上。按1-10月的月平均出口量进度,预计下半年出口折丝量比上半年增长29%左右,今年全年出口折丝量有可能达到7.59万吨左右,同比增长约18%。
其次,明年初开始执行出口退税下调的政策,估计今年年底前很多丝绸企业会赶乘这最后一班车,加快出口速度,将促进出口的进一步增长。
第三,明年上半年的丝绸出口估计仍能保持良好的势头。首先,随着世界经济复苏的逐渐强劲,国际经贸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市场需求也会相应增长;其次,从出口本身看,如没有其它特殊原因,今年下半年的出口势头对明年上半年总会有个惯性。
第四,去年全国调整后的蚕茧产量为54.76万吨。今年,从蚕茧主产区生产情况的初步了解,全年全国蚕茧生产估计比去年下降10%左右,总产量的49万多吨。按此匡算,今年年底前茧丝供应估计有一定的缺口,或出现某种程度的“寅吃卯粮”。加之今年一些主产区夏秋茧质量较差,出丝率减少,按一般情况分析,明年春茧上市前实际的供丝量缺口将更大,届时有可能达到1万多吨。
因此,从产销和供求的基本面分析,目前茧丝价格回升应该是有其较强的支撑力的,而且随着形势的进一步演变,明年春茧上市前茧丝供应可能有一个“青黄不接”时期,届时不排除价格再次出现过度攀升的可能。为此,建议业内各界仍要以平和的心态,冷静分析研究产销和供求变化的方方面面,及其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努力避免过度炒作,以维护行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2003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