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2004年我国茧丝绸行业运行情况(四)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5-05-08 09:39:00


  2005年茧丝绸行业面临的形势及发展趋势分析

  外部环境,一是国际动荡局势已趋于缓和,国际经济形势将会稳中趋好,国际经济形势的趋好将会给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丝绸行业带来机遇;二是受欧美市场取消纺织品配额的影响,将大大拓展我国纺织品的市场空间,量的扩大,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丝绸产品的出口;三是由于茧丝价格已止跌回升,国际市场对丝绸产品消费的信心也在逐渐恢复和增加。因此,2005年国际市场环境对我国茧丝绸业的出口比较有利。
  内部环境,一是近年来农业部门通过一些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形成了农产品种植多元化的趋势,这种理性的种植心态能够保障蚕茧的生产规模控制在市场供需平衡的范围之内,有利于保证蚕茧价格的相对稳定;二是由于我国水电能源、各类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以及人工费用的逐渐增加,都将会继续助涨丝绸制成品的价格,价格的上涨将反而会刺激高消费群体的消费;三是我国茧丝绸产品的出口目前正处于恢复性上升周期,可以预期,2005年丝绸产品的出口将会继续增加,并且出口商品的价格增长仍将高于数量的增长,考虑到丝绸出口额在2003年和2004年连续两年的增幅都在25%以上,由于基数的变大,加上印度准备对我出口绸缎也要采取反倾销手段以及我国进一步放宽丝绸出口的管理而带来的更多竞争等不利因素的影响,2005年的增长幅度可能会低于2004年。
  除外销市场继续增长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对丝绸的消费热点也在逐渐形成,消费需求也在逐渐增长。蚕茧产量、工业生产和外贸出口都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内销将有较快的增长。在丝绸制成品中,绸缎、服装等传统消费品生产在继续保持增长的同时,针织产品、家纺产品、蚕丝被等非传统性产品生产增长幅度将会更大一些。
  因此,总体来说,丝绸行业所面临的形势是比较好的,2005年茧丝绸行业将继续在上升通道中运行。但在好的形势面前,我们还是要时刻牢记历史的教训,要居安思危,反向思考,以防范于未然。
  按全社会口径测算,2004年全国丝产量约为12万吨,其中桑蚕丝产量约为9万吨,这一产量已突破丝绸行业曾于1994年创下的丝产量11万吨,桑蚕丝8.78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详见图2),丝绸行业自从1994年达到历史顶峰后开始步入了漫长的调整期,桑蚕丝产量从8.78万吨的高位一直下降到2000年的低位5.07万吨,经历了长达6年的时间才结束调整。调整的结果是茧丝绸业连续多年出现了全行业亏损,造成大批国有企业因经营困难而倒闭,许多企业不得不进行了改革和重组,再加上国家政策实施的企业兼并破产和人员分流等,丝绸工业企业数量由1996年的3540户减少到1999年的1643户,企业职工人数由1996年的134万人减少到61万人。调整的代价可想而知。经过这一艰难调整。茧丝绸业从2000年的底部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其中桑蚕丝产量从2000年的低点50683吨开始步入快速增长期,到2003年已是连续三年大幅增长,平均每年的增幅达到18%以上,2004年国家进行了必要的宏观调控,增长速度有所放缓,预计在8%左右,桑蚕丝产量预计在9万吨左右,这一数字已超过历史最高年份1994年的87800吨,时隔十年又一次走到了历史高位。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年报数据整理(其中2004年为估测数)

  从改革开放近二十年的情况看,我国桑蚕丝生产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但连续几年的过快增长就会带来较大的调整,这种时间长、幅度大的调整是全行业都不希望看到的。目前,桑蚕丝产量又到了一个相对高位,我们必须对此在思想上要有足够重视,在行动上要有所准备。2004年我们掌握了严格控制、稳定发展的原则,其增速有所放缓,也使得全行业出现了难得的良好运行局面,2005年我们更要继续坚持这一原则。(未完待续) 

  作者:中国丝绸协会 廖梦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