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上下游专家共商丝绸业未来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6-02 08:34:00
    最近,江苏传来信息,海安县今年春蚕发种量达到22.6万张,南通市的春蚕发种量达到46.5万张,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1%,与全国乃至全省相比,这一局面可算“另类”。据统计,江苏省今年春蚕发种量较去年下降了4%,从全国看则下降了15%,个别地方如浙江下降甚至近三成,丝绸行业过去一年的低迷已经让不少蚕农转产。因此,今年蚕市的走势如何,成为江苏百万“坚守阵地”的蚕农们的“心病”。 
  “一般丝绸行业不会持续低迷,这次算例外了。”南通市蚕桑指导站周明佳站长开门见山。她说,原来预测今年下半年丝绸行业会出现反弹,但伊拉克战争又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据了解,南通市占全省养蚕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但去年全市86万担的产茧量明显低于往年,加之今年都在减产,“因此,我们这才估计下半年蚕市可能出现反弹,蚕农收益将好于去年。”有关专家认为,虽然伊拉克战争对丝绸行业有影响,但影响蚕农钱袋的因素不仅如此。 
  江苏省经贸委茧丝办狄小林处长对蚕农下半年的“钱袋”作了另一番分析。“丝绸行业低位运行一年多,下半年应该至少不会往下走。”狄处长介绍,在去年不利的形势下,那些品质好,档次高的3A蚕丝仍然保持了较好的收益,所受冲击小,可见鼓起蚕农“钱袋”不光看走势,还得看品质。“这就需要农民有规范的技术,东台富安的经验可以给人启发。”据悉,这家公司通过与农民建立“合作社”,把公司的需求信息及时告知农民,并指导农民生产公司需要的茧丝,农民和公司实现了双赢。目前,江苏如皋缫丝厂等17家企业已和蚕农结合起来,把蚕农作为他们的原料基地。“这种流通工业企业+农民的形式,提高了蚕茧的品质和档次,有力地增强了蚕农抗击风险的能力,蚕农的钱袋有了保障。” 
  有关专家认为,我国丝绸70%出口国外,而国际需求仍然旺盛,“仅印度一年进口的生丝就在5000-7000吨”,丝绸产业大有可为。因此,鼓起蚕农“钱袋”,稳定蚕农队伍才显得必要。对此,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李农副所长也开了一副“药方”。他认为,蚕农去年收成不好,与国际形势有关,但国内出口公司间低价位恶性竞争也是重要原因。“去年我国的丝绸出口公司由原来十几家一下子飙升到100多家,为抢市场相互压价,出口到印度的生丝居然低到每公斤13美元。”作为印度政府的桑蚕顾问,李农告诉记者,生丝价格应该在每公斤24-28美元比较合理,这个价格国际上也能接受,出口公司低价竞争不仅损害了蚕农利益,而且引起印度的不满。“他们去年告诉我说对我们展开反倾销调查。” 
  对此,专家认为,解决的办法一是通过丝绸行业协会共同提价。李副所长说,“前几年,出口日本的蔺草遭遇低价后,中国蔺草协会立即调价,中国丝绸协会应该向它学习。”而对于出口公司相互“使坏”低价竞争的问题,李副所长透露他已向国家建议严格准入制,“相信国家会作一些整顿,蚕农的收益肯定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