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市场低迷使人愁![黄建谟 Esilk.net专稿 ]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2-21 14:47:00
丝绸市场低迷使人愁!
-------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 原总经理 黄建谟
----编者注:共4段[4-1]
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大好形势下,我国丝绸却面临严峻形势,令人十分关切。
首先是国内茧丝价格持续低迷,创历史的新低。从 2001年4月以来,茧丝价一路下滑,厂丝从每吨21.6万元跌至去年12月中旬的11至12万元。蚕茧收购价也大幅度下跌。浙江2002年春茧的平均收购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1.79%,而中秋茧的平均收购价格更下降了近 5 0%。江苏秋茧实际收购价比上年下降 35%。安徽的中秋茧收购价较上年下降达40%。这样的低价是多年来所未曾有过的,已接近历史低位 。按照浙江中秋茧的收购价格,栽梁养蚕实际上是处于亏损状态。茧贱伤农。过低的茧价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如湖州市部分地区就出现余地弃管抛荒现象。这种情况在二、三产业发达地区就更为明显。
二、丝绸生产企业再次出现大面积亏损
我国丝绸行业在90年代中期曾遇到很大困难,经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及全行业
的共同努力,1999年终放实现扭亏为盈,并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去年又陷入尴尬境地。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去年1至5月份,全国丝绸工业的实现产品销售收人和利润都同比增长10%左右。但其中缫丝行业是亏损的,企业亏损面积达到49.4%。值得关注的是国有丝绸工业由盈变亏,全行业同比增亏6600万元,亏损面高达52.5%。茧丝价格低落对织绸及印染业的反应要滞后一些,因而在上半年的销售和利润仍表现增长。
2002年全国丝绸工业组计尚未得到,但从下半年茧丝价格继续下滑,出口和国内销售萎缩的情况分析,下半年的情况得较上半年困难。浙江省丝绸企业大面积亏损,一些企业处在停产半停产状态,是历年来丝绸业缩水幅度最大的一次。
三、出口疲软,量增价降
据我国海关统计,去年1至10月我国真丝产品出口 18.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1.32%。丝类、丝织物类及丝制成品类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在出口金额大幅度下降的同时,按出口折丝量计算,去年1至10月累计增长5.2 5%。这种量增价降的现象也是多年来少有的。我国丝绸 8 0%的产品最终用于出口。这对于已疲软的国内市场在行情上以及人们的心理承受上都是极大的冲击。
去年丝绸业的困境,普遍认为是由于受农产品价格比较效应的影响,近几年
蚕茧产量连年增长,去年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造成价格大幅度下跌。
-------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 原总经理 黄建谟
----编者注:共4段[4-1]
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大好形势下,我国丝绸却面临严峻形势,令人十分关切。
首先是国内茧丝价格持续低迷,创历史的新低。从 2001年4月以来,茧丝价一路下滑,厂丝从每吨21.6万元跌至去年12月中旬的11至12万元。蚕茧收购价也大幅度下跌。浙江2002年春茧的平均收购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1.79%,而中秋茧的平均收购价格更下降了近 5 0%。江苏秋茧实际收购价比上年下降 35%。安徽的中秋茧收购价较上年下降达40%。这样的低价是多年来所未曾有过的,已接近历史低位 。按照浙江中秋茧的收购价格,栽梁养蚕实际上是处于亏损状态。茧贱伤农。过低的茧价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如湖州市部分地区就出现余地弃管抛荒现象。这种情况在二、三产业发达地区就更为明显。
二、丝绸生产企业再次出现大面积亏损
我国丝绸行业在90年代中期曾遇到很大困难,经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及全行业
的共同努力,1999年终放实现扭亏为盈,并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去年又陷入尴尬境地。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去年1至5月份,全国丝绸工业的实现产品销售收人和利润都同比增长10%左右。但其中缫丝行业是亏损的,企业亏损面积达到49.4%。值得关注的是国有丝绸工业由盈变亏,全行业同比增亏6600万元,亏损面高达52.5%。茧丝价格低落对织绸及印染业的反应要滞后一些,因而在上半年的销售和利润仍表现增长。
2002年全国丝绸工业组计尚未得到,但从下半年茧丝价格继续下滑,出口和国内销售萎缩的情况分析,下半年的情况得较上半年困难。浙江省丝绸企业大面积亏损,一些企业处在停产半停产状态,是历年来丝绸业缩水幅度最大的一次。
三、出口疲软,量增价降
据我国海关统计,去年1至10月我国真丝产品出口 18.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1.32%。丝类、丝织物类及丝制成品类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在出口金额大幅度下降的同时,按出口折丝量计算,去年1至10月累计增长5.2 5%。这种量增价降的现象也是多年来少有的。我国丝绸 8 0%的产品最终用于出口。这对于已疲软的国内市场在行情上以及人们的心理承受上都是极大的冲击。
去年丝绸业的困境,普遍认为是由于受农产品价格比较效应的影响,近几年
蚕茧产量连年增长,去年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造成价格大幅度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