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人民币升值超10%将引发产业大变局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12-26 10:45:00

  临近年末,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继前两个交易日相继突破7.38和7.37关口之后,12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破7.36关口,以7.3568再度创下汇改以来新高。

  2005年7月21日至今,人民币总共升值超过10%。汇率,正在成为中国产业和企业发展一个绕不开的关口。其导致的资本成本和收入变化,已经并将长期改变众多产业的结构,赋予不同行业新的成长速度。其中,房地产、航空、贸易、商业、汽车、化工等几大产业因其与汇率变化关系密切,正身处汇率改革的漩涡之中。

三天破三关  升值步伐明显加快

2005年7月21日,对中国经济来说,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一天。那一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一场引发中国经济大变局的汇率改革自此启动。从那时起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高。

2007年1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继前两个交易日相继突破7.38和7.37关口之后,1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破7.36关口,以7.3568再度创下汇改以来新高,比年初升值超过6%,汇改以来累计升值超过10%。

银河证券高级分析师田书华分析认为,人民币升值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平稳升值阶段,时间是2005年7月21日-2006年5月15日,是人民币汇率兑美元首次破八前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人民币汇率振荡调整阶段,时间是2006年5月15日-2006年7月19日,人民币汇率于2006年5月15日首次破八后,在8左右振荡调整,并于2006年7月19日冲八后,进入“7”的轨道;第三阶段是人民币加速升值阶段,时间是2006年7月19日至今,人民币真正进入“7”的轨道,开始加速升值。

事实上,回顾这将近两年半的时间可看出,2006年全年人民币升值幅度仅为3.3%,汇改累计升值幅度也不过5.5%;2007年,人民币进入加速升值期。这固然吻合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引发的基本汇率调整趋势,也体现了在众多经济制衡因素下,加速升值已经成为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必然选择。

多种因素促成强势人民币

建设银行外汇交易员刘汉涛撰文指出,2007年人民币汇率的强势表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升值速度较快,但仍充分体现了人民币汇率改革“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

从国内因素看,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趋势根本体现了供求关系,2007年我国贸易顺差居高不下,导致美元供给过剩,也维持了美元将继续下跌的市场预期。

就国际因素而言,美国经济正趋于放缓,次级债危机对美国经济也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很强,令美元总体比较疲弱,这助涨了人民币汇率。另外,国际政治压力会长期存在,一些重大国际事件会起到加速升值的“催化剂”的作用。

成本增加 出口企业倍感压力

今年以来,不断冲高的人民币汇率给我国众多外贸与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佛山渡人鞋业有限公司CFO刘伟艳在接受《民营经济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劳动密集产业,利润本来就非常有限,随着人民币升值,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至少要增加3-4个百分点,加上人力成本的增加,如果无法提高出口价格的话,企业可能无法生存。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丁力认为,近年来,中国出口企业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贸易壁垒、征收出口关税等诸多问题。对于很多利润微薄的中国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带来了空前的压力。丁力表示,人民币升值对沿海地区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内地,尤其是那些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如纺织服装、家电等出口企业,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更为巨大。

专家指出,虽然不同地区、规模的出口企业受到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但总的来看,出口企业抗击升值的能力超出预期。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贸易顺差达到2123.6亿美元,同比增长近六成,显示企业总体出口竞争力并未明显下降。

汇率政策将长期改变产业结构

根据专家预测,为进一步缩小贸易顺差、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并控制通胀,以推动有效汇率(以贸易加权平均的,兑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升值为目标的汇率政策将在2008年产生更大的升值效应。汇率,正在成为中国产业和企业发展一个绕不开的关口,其导致的资本成本和收入变化,已经并将长期改变众多产业的结构,赋予不同行业新的成长速度。其中,房地产、航空、贸易、商业、汽车、化工等几大产业因其与汇率变化关系密切,正身处汇率改革的漩涡之中。

总体而言,人民币升值改变了上述行业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等账面价值,通过汇兑损益的变化影响其经营业绩,因此对外债规模大、拥有高流动性或巨额人民币资产的行业长期利好,如房地产、航空等行业。相反,对出口行业或产品国际定价能力低的行业冲击较大。如纺织品贸易、资源类化工产品等。而汽车等行业因进口元件以人民币计价降价,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成品降价压力。

另一方面,为消除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缓解失业、环保等社会压力,各产业还将面临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上升带来的产业升级挑战。因升值引发的新一轮商战渐进高潮。

信息来源:民营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