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丝绸“走”了有多远?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12-07 10:11:00
11月29日,湖北荆州西汉古棺开启,棺内2000多年前的鲜艳丝绸让人眼前一亮。专家称,这些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古丝绸,有可能来自四川———
■本报记者陈四四“四川古丝绸有可能在4000多年前就已成为文化、外交使者。”昨(5)日,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常务理事王君平证实。他告诉记者,在省纺织科技情报中心站年底完成的《蜀文化和蜀锦》一书,对四川古代丝绸“远涉重洋”多有考证。
蜀女嫘祖发明丝绸
丝绸起源于何时、何地?王君平先给记者讲了一个传说故事。大约5000多年前,美丽聪明的少女嫘祖发明了蚕桑丝绸,使西陵部落脱离了穿兽皮树叶的时代。当黄帝大战蚩尤统一中原后,蚕神把丝绸作为珍贵的礼物敬献给黄帝,瞬间打动了英雄。于是黄帝慕名到西陵寻找嫘祖,求为正妃。丝绸,也就随着嫘祖和黄帝巡行天下推广到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而据推测,西陵就在盐亭一带,嫘祖就是四川人。
王君平说,历史文献证明四川是我国丝绸起源地之一。而最早见于甲骨文的“蜀”字,专家历来认为与蚕事有关,是野蚕的象形字。
考古发现也多有证明。成都曾出土一件西周时期的“蚕纹铜戈”,在铜戈柄上有蚕纹,蚕头大,眼睛突出,身体弯曲有皱折。在成都百花潭中学战国墓出土的水陆攻战铜壶,其上也铸有《采桑》图案。三星堆青铜大立人身穿左衽龙衣,也是根据生活依据铸出的……考古出土实物证明,早在商周时期四川就已开始了丝绸纺织工业。
考古发现佐证丝绸“远足”
王君平告诉记者,四川在秦汉时期就已成为丝绸生产基地和中心。那古代的丝绸到底有没有“远行”呢?
最近的一次考古发现当属湖北荆州古棺中的丝绸,专家推测有可能来自四川,因为过去在荆州也曾经发现来自蜀国的漆器。而此前,在湖南马王堆也曾经出土过漆器和丝绸,据研究也可能是自四川“输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黄剑华告诉记者,不仅荆楚大地发现有巴蜀文化风格的考古实物,在四川移民墓、船棺墓等墓葬中也出土有带荆楚文化印记的东西。这证明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就有着文化交流与往来。“历史文献记载,三国时长江中下游的贵族阶层所穿丝绸均出自四川。”王君平说,自汉代起四川丝绸对外供应量就很大,周边城市需要多,而当时四川水运发达,从成都经乐山到宜宾就可进入长江,从而到达荆楚等地。
不过,四川古丝绸并未止步于此。新疆尼雅遗址的古墓中曾经出土20多件织锦。根据专家考证,这些织锦是出自四川的蜀锦。尼雅遗址距今2000多年,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中精绝国所在地,由此证明四川丝绸在汉代就已进入西域诸国。其实,在丝绸之路沿线的敦煌、张掖、楼兰、吐鲁番等地均有四川丝绸出土。比如,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匈奴墓中发现的织锦,其图案与三星堆青铜树有关,反映了蜀地《10个太阳》的神话。并且,在新疆大量出土的四川丝绸中,还发现有古代波斯流行的连珠纹和珠圈纹,“说明这是出口到波斯的。”王君平说,通过北方的丝绸之路,四川丝绸达到了中亚、西亚。
为何本土难见出土古丝绸?
如此多的四川古丝绸“现身”,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都在外地出土,本土和南丝绸之路上却难见“踪影”,原因何在?
黄剑华说,由于四川和南方都很潮湿,丝绸在古墓中很容易腐烂,难以保存。像四川出土的船棺中只见人骨不见服装就是这个原因,几千年的时间早把尸体身上的服装“侵蚀”掉。王君平也说,在新疆出土的四川丝绸鲜艳如新,这和当地的气候有密切关系。沙漠中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风大,棺材中的尸体很容易蒸发掉水分,丝绸也就保存了下来。
四川发现大型墓葬很少,黄剑华分析这是四川难见出土丝绸的另一原因。由于丝绸在古代是贵重物品,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使用,而王侯级别大型墓葬在四川很少发现。如王建墓在发掘时已被盗,没有发现有丝绸。刘备的惠陵没有发掘,内中是否有丝绸并不清楚。所以目前四川还没有时间久远的丝绸或织品出土。
信息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