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印度经济呈现周期性过热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9-13 11:33:00
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印度,其随行代表团有200多名日本企业家,包括日本顶尖的一些大企业,如丰田、日立、佳能、本田、三菱等著名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堪称日本首相海外访问随行之最。

  安倍此行重点之一是协助印度打造一条千里工业走廊。印度政府计划在新德里和孟买之间建设一系列工业区,沿线形成一条长1483公里的工业走廊,这条工业走廊将穿过印度北部和西部多个邦,覆盖一条高速运货通道,9个面积为20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沿途将设有3个大型港口和6个机场。日本将为印度修建工业走廊沿线的货运铁路提供一项4000亿日元(约合34.7亿美元)的低息贷款。

  各国投资者纷纷“砸”钱

  不仅日本商人开始热衷于投资印度,各国投资者也都纷纷涉足印度市场,希望从中获取高额回报。韩国目前在印度投资涉及面也很广,LG电子株式会社和三星公司都在印度投资设厂。韩国制铁公司是亚洲第三大钢铁企业,也是印度最大的投资者,计划投资120亿美元,在印度东部奥里萨邦开设钢厂。欧洲知名收购与风险基金公司3i集团日前已透露,计划在印度设立一只规模10亿美元的基金,用来投资印度的公路、机场及其他基础设施。3i集团表示,将在该基金中至少投入..5亿美元的自有资金,而集团下属的基础设施投资业务公司也将投入同样的数额,剩余的数额将向第三方投资者募集。

  印度为何如此吸引外国投资者的眼球?答案很简单,他们主要看重印度这个巨大的潜在的消费市场。印度有11亿人口,又有数以亿计的中产阶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印度中产阶级队伍还将逐渐壮大,进一步扩大耐用消费品需求。而且印度人口结构年轻,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为印度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奠定了重要条件。

  印度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之高也格外引人注目。在过去的4年里,印度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以上,2006年财政年度,印度经济增长率达9.4%,这是18年来最高的。据一些机构预测,2007年印度经济增长可能继续强劲。在印度政府制定的到2011~2012年度的5年计划中,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设定在9%。

  如此之高的经济增长率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吸引了众多国外投资者。这些跨国公司都把维持企业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印度大市场上,并把大把的钱“砸”在对印度的投资项目上,但他们对印度的经济增长往往持有不切实际的乐观,他们认为只要加大投资力度必有不菲的利润回报,但现实与愿望往往有一定的差距。

  令人担忧的过热症兆如今印度经济出现了令人担忧的过热症兆。随着大量资本的注入,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出现盲目上马的景象,犹如印度兴建经济特区一样,一哄而上,遍地开花,现在已有几个邦叫停经济特区的建设。到今年4月份为止的前12个月里,印度信贷增长了28%,技术工人的工资上涨了15%。工业设备的使用率创历史新高。尽管印度中央银行已将隔夜贷款利率自2006年1月以来提高了1.5个百分点,达7.75%,信贷增长依然不减。

  也许印度经济过热在其经常项目收支平衡状况的变化中最能体现。2007年,印度经常项目赤字预计将达GDP的1.8%,而就在2004年上半年,经常项目盈余几乎达GDP的4%。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转变。由于国内需求的迅猛增长,印度今年4月份的进口与去年同期比较增长了41%,其贸易赤字到4月份为止的前12个月里达613亿美元。印度卢比对美元的比价自3月份以来已上升了10%,达9年以来最高点。今年出现的印度卢比对美元的大幅升值反过来又刺激了投资,更使通货膨胀居高不下。今年5月份,批发价通货膨胀率达5.1%。印度的资产价格也出现了泡沫,印度股价过去4年来增长了4倍,是发展中国家最昂贵的股市之一。

  在过去的两年里,许多大城市的住房价格上涨了一倍以上。印度的财政赤字也是新兴经济体中最高之一,达GDP的7%。难怪印度总理辛格的首席经济顾问说:“印度经济可能出现周期性经济过热”。华尔街投行雷曼兄弟也对印度的经济奇迹敲响了警钟。

  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印度经济发展除了出现上述经济过热的征兆外,还面临其他诸多问题。它不仅受到基础设施匮乏所制约,更多的还受限于其未从官僚体制中解放出来及教育等公共事业资源的不足。迄今印度改革一直致力于将私有创新企业从这个世界上最严重的官僚体制中解放出来,私有部门已略见成效,但国有部门仍然深受其害。印度政府规章制度太多,办事效率低下也是出了名的。

  印度基础教育和卫生保健也严重不足。印度顶尖的计算机专家遍布世界,并享受优厚待遇,而农村地区的大多数儿童却无法接受基础教育。印度妇女约有一半是文盲。

  此外,印度刻板的劳工法也亟需改进。在印度,雇员在100人以上的公司要解雇员工必须先得到邦政府的批准,这对制造业规模扩大的制约作用尤为突出。

  总之,印度经济并不是像印度一些企业家及一些外国投资者所认为的那样,形势一派大好。印度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经济过热也日趋明显,政府如不采取一定的措施,经济硬着陆也是不可避免的。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研究院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