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迎接全球化之策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8-03 15:47:00
迎接全球化之策
进入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服装人,首先迎来的却是欧美的“特保”大棒,当人们忙着分配新配额的时候,没有人关心我们是否受到了伤害。其实,这个世界不可能同时并行两条规则,一条适合发达国家,一条适合发展中国家。迎接全球化,中国的丝绸产业做好准备了吗?
应该看到,丝绸的中低端市场虽然已经饱和,但在高端市场领域,还没有进入一个真正的实力较量阶段。因而,在中高端市场,中国丝绸品牌有进一步扩张并首先占领制高点的可能。把丝绸产品从“功能产品”向“文化产品”转化。
另外,中国丝绸的振兴还有赖于政府的“有形之手”。
近十几年来,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为了打破我国茧丝绸行业在国际上的主导局面,有计划地把资金和技术投向可能成为我国竞争对手的国家。目前巴西发展起来的高品位丝在欧洲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而有独特风格的印度绸、泰绸,以及越南的低价生丝也具备了与我国抗衡的实力。其他如东南亚国家、部分非洲和原独联体国家致力于蚕丝业的发展,致使全球丝绸原料供应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竞争日益加剧。
丝绸的行业外交已成当务之急,一方面,政府要在配额等相关敏感问题上充当重要角色;另一方面,政府要着力于对丝绸文化的培育和引导,“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如此,一个国家民族工业的实力才能更充分的表现和提升。
放眼来看,丝绸产品和品牌在全世界的范畴内都面临着重新梳理的问题。不管是在丝绸产业发达的意大利还是有着悠久丝绸文化历史的中国。历史告诉我们,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潜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从来都是一个产业兴盛的最好保证。更为关键的是,世界丝绸产业的格局并没有最终形成,整个国际丝绸市场还大有作为,这对中国丝绸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信息来源:中国服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