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安徽:茧价回落蚕农叹专家析因说“正常”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6-19 09:41:00
眼下正是蚕茧销售的旺季,可面对茧价的大幅缩水,蚕农们却很难高兴起来,今年的茧价和去年相比简直是两重天啊,有的地方蚕茧跌到7元/斤,蚕农的心沉重起来。岳西县吴河镇沙岭村崔世年无助地告诉记者,他怎么也没想到今年茧价会降得这么低,去年养8分蚕种还卖了790元,今年养一张蚕种才卖了590元。太湖县小池镇银山村张洁丽失望地对记者说,去年她家春茧价格卖到了13元/斤,今年却只卖了8.5元/斤,今年5.5张种还没去年5张种的收入高。

  据省蚕桑站统计,从2005年以来,鲜茧价格连续上扬了两年,去年鲜茧价格可以说是历史最高价,春茧11.5元/斤,秋茧高达15-16元/斤,全年茧价平均为12.5元/斤,而今年目前黄山一带茧价在8-8.5元/斤,江苏为9.5元/斤,浙江为9元/斤。

  价格回落是理性的回归

  省蚕桑站张虹副站长认为,我省老桑园改造多,总体种植面积增加不多,今年鲜茧价格的波动主要是受出口丝价的影响,国际生丝价格的大幅下跌导致茧价的回落,去年生丝价格高达28-30多万元/吨,今年却只有18万元/吨。

  省农科院蚕桑所所长、省茧丝绸协会副会长范久戈认为去年的高价位不正常,有炒作成分。去年春季有些蚕区受病害影响产量下降,国际上丝价不断上涨,丝厂对市场预测值比较高,导致收购价抬得高。而去年蚕茧高价收回后,价格已经下滑,丝厂手上存货多,很多地方至今还没脱手,加之现在国际上丝价下滑,茧价必然回落,但今年的价格比较理性,也是正常回落,这个价格还是比种田合算,如果一年养两季的蚕,一亩田可养3-4张种,能收获100公斤蚕茧,收入近2000元,有些地方还可以养3季蚕。省商务厅市场运行调节处副处长、省茧协会秘书长杨美娟告诉记者,目前我省蚕茧收购的政府指导价尚未公布,但省商务厅与省物价局初步议定维持去年9.8元/斤的收购价,收购企业可以在此价格上下20%范围内浮动。

  岳西县联丰制丝有限公司丝厂厂长吴卫星透露说,今年他们开出的鲜茧收购价为9-9.8元,较去年11-12元的价格有些下滑,其原因,一是生丝出口量减少导致价格下跌。二是去年秋茧干茧成本是8万元/吨,而销售价只有4-5万元/吨,收购企业损失比较大,导致今年不敢炒作,比较理智。太湖县蚕桑站站长、县蚕桑开发总公司总经理刘汪君说,去年收购价格过高,导致丝织产品价格高,阻碍了出口,影响了消费。今年的价格是理性的回归,收购价格要兼顾生产者、加工者和消费者的多方利益,这样对产业长期发展才会有利。

  秋茧价格难料

  杨美娟秘书长认为,现在秋茧的行情还难以预料,目前四川发生干旱,四川是蚕茧区,如果四川的旱情持续到秋季,那么秋茧价格就能维持在9元/斤以上,否则秋茧价格很难达到9元/斤,如果丝价跌到15万元/吨,茧价就可能跌到7元/斤以下。吴卫星厂长分析说,去年的价格因素导致栽桑养蚕积极性比较高,目前生丝的价格和出口量都在减少,秋茧价格走势关键看2008奥运丝绸宣传的拉动作用和现货绸缎的出口量能否增加,如果后期生丝价格能上升到20万元/吨,秋茧价格就能达到10-11元/斤。

  刘汪君总经理分析说,今年春茧上市后价格下滑,浙江、江苏等地劳动力成本高,饲养量必将减少,这样秋茧产量会减少。而春茧价格下滑后,出口更通畅,需求将增多,现在我省及江浙的蚕茧收购价开始反弹,但夏秋季气候恶劣,产量不稳定,四川、重庆等产区又易干旱,因此他认为秋茧价格会略有上升。

  农企联合风险小

  范久戈副会长介绍说,蚕区多在我省贫困地区和山区,养蚕业做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如果使用先进的养殖技术,使用好的蚕种,采用塑料大棚育、地蚕育、条桑育等,综合防病,配方施肥,提高蚕茧质量,就能达到省工丰产稳产。今年方格蔟茧的收购价为11元/公斤,仍比普通草笼茧收购价高出1.5-2元/斤。杨美娟秘书长介绍说,我省蚕桑种植面积居全国第6位,产量居全国第7位,现有桑园80多万亩,年产鲜茧76万担,养蚕市场风险不大,历年最低价在5元多,这种低价也只会持续1-2年,只要组织得好,在价格低迷时期,可以引导农民少养蚕,在桑园里多套种,同时有效防治蚕病、使用方格簇,提高单产和蚕茧质量,这样一亩地能增收几百元,如果通过协会、龙头企业组织,一斤茧能增收1元以上。

  杨美娟秘书长认为,提高组织程度,最好是收购单位与农户建立长期购销关系,在生产、销售上形成利益共同体,风险共担,增强双方抵御风险的能力。例如在蚕茧销售中,如果后期价格走高,企业对蚕农进行二次返利,那么农户的养殖风险和经济损失就减少了,去年我省霍山、太湖等地就对春茧实行了二次返利。

  张洁丽告诉记者,她家的地是旱地稻田没有水,养蚕比种粮收入高,而且桑树已经种下,即使行情不好也要继续养蚕。今年她家养蚕成本是6元/斤,价格虽然比去年低,但还是有利润的。企业收购价一般比小贩收购价高2元/斤,她希望能和企业结成联合体,企业在生产上指导她们防治蚕病、提高养殖技术,在销售上对她们进行统一收购,以增加她们的利益。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