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2007年春茧收购形势分析【Esilk.net稿件】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6-04 14:47:00
今年春蚕前期过干,后期高温,对蚕儿正常生长发育不利,加之局部地区农药和工厂废气污染,对春蚕优质高产造成一定影响,但由于各地组织得力,服务到位和精心饲养,目前生产形势总体较好,预计春茧总产和质量将有新的突破,但当前茧丝绸价格大幅波动,市场潜伏着难以预料的风险,增大了春茧收购工作的难度。
  
  一、从有利方面来看
  
  一是行业政策十分明确。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重申继续贯彻执行《茧丝流通管理办法》,严格收购资格认定,强化市场秩序管理,合理确定收购价格。特别是在《行政许河法》实施后,国务院412号令明确保留“鲜茧收烘资格认定”行政许可事项,明确规定“未经鲜茧收购资格认定的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蚕茧收购业务”。国家和省市行业主管部门,对茧丝绸行业的稳定发展和春茧收购工作十分重视,先后采取多项经济调控措施,最近各地层层召开春茧收烘工作会议,重申了行业政策,分析了国内外形势,作出了明确部署,要求各地把春茧收购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作为稳定发展茧丝绸行业的重点战役来抓,可见加强蚕茧收购管理工作的政策十分明朗,要求十分明确。
  
  二是经营机制更加完善。蚕茧产业化经营机制进一步发挥了聚合功能,在抗御市场风险中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如运行好的东台市民星蚕业合作联社和江苏民星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多种形式征求丝厂、蚕农代表、生产部门、重点乡镇领导意见,几上几下讨论协商,制订了《2007年蚕茧生产、收购、经营管理运作办法》,这一《办法》明确规定对蚕农实行保护价收购,实行优质优价,拉开质量价差。民星公司与蚕农重新签订了三年购销合同,使权利义务在“订单农业”中得到落实。龙头企业与丝厂实行联合经营,建立包保责任制度,对收购茧本、烘折等主要指标包干考核奖赔,增强了龙头企业和丝厂的合作信心。大力压缩运行费用,每吨干茧再让利给工厂300元,并确定今后公司、工厂每年在纯利中拿出三分之一,二次分配或奖励给蚕农,从而进一步巩固贸工农利益共同体,为搞好春茧收烘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是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各地加强对蚕农业务培训,印发各种技术资料和公开信,向广大蚕农通信息、讲技术、提要求。蚕桑生产部门和龙头企业继续完善社会化服务网络,促进春蚕优质高产。贸工农三方层层落实了包括生产量、茧质、消耗等重要环节的经济责任制,有效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四是各层各级高度重视。多年来在蚕茧收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主产区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职能部门全力支持、主动参与,贸工农三方紧密配合,坚持产业化、市场化、规范化运行,可以说完全有把握打胜春茧收购这一关键战役。

  二、从不利因素方面看

  一是茧丝价格理性回归,但比上年落差较大。目前生丝价格回落到每吨18—19万元,鲜茧价格每公斤20元左右,应该说对茧丝绸行业优化调整、稳定发展是及时有利的。但茧价落差与蚕农的期望值有较大的差距,不少蚕农惜工、惜本。

  二是气温偏高,农忙提前,农村劳动力偏紧。今年气温较高,农忙普遍提前5—7天,加之茧价回落,一些外出打工的主要劳力回乡突击的积极性降低,因而可能出现劳动力断档、影响春蚕后期管理和蚕茧收购。

  三是市场走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存在较多的潜在风险。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纺织品磨擦、印度对我国丝绸反倾销、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等都影响今后市场行情。特别是茧丝价格起落目前是否达到谷底、期货市场龚断炒作会给价格导向造成多大影响、国内市场的需求出现上升的时机和份额、茧丝的社会保有量与阶段性需求的不平衡有多大差距等方面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

  四是收购秩序的不利苗头已经出现,市场管理任务很重。重点产区周边的茧贩仍然存有较大的侥幸心理,存有“再赌一把”,以今春补去秋的投机冲动,同时收购价格的下浮,少数蚕农也可能因小利而舍大局,将蚕茧卖给茧贩。

  五是资金筹措增加一定难度,财务费用大于往年。今年央行几次提高储蓄利息、贷款利率,股市又一片爆红,去年的行情变化影响到金融机构投放决策,因而加工企业资金筹集难于上年,财务费用支出肯定有所增加。

  三、对策措施:
  面对目前蚕茧收购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新特点,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理性面对,准确把握,形成共识:

  ——必须充分认识,价格的走向不是盲目陡跌,而是理性回归。前几年丝价一路上扬,带动茧价盲目攀升,实际上并不是市场需求剧增的拉动,而是人为炒作的结果,导致价格与价值背离,行业产业链之间的利益失衡。去年下半年的下浮虽然滑坡速度较快,但其趋向反映了真正的经济规律。所以说持续高价位运行是异常的,而保持在适当的合理价位对茧丝绸行业稳定发展是有利的。

  ——必须充分认识,大幅波动虽是“巨大冲击”,但也是市场机遇。这次市场震荡使不少丝厂无所适从,被迫减产停业,蚕农生产积极性挫伤严重、信心不足,流通企业债台高筑难以为继,这实际给做大做强茧丝绸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只要贸工农三方紧密联合,就能在抵御市场风险的同时,调整利益关系,增添发展后劲,继而在规避风险之后,迎来更大发展,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必须充分认识,今后的发展不在“抬价抢茧”,而在“提质增效”。前者只能加剧利益失衡,后者可促使发奋共进、科学发展、贸工农三方共赢。由此可以看出,面对当前特殊的情形,首要的任务是务必实现“两转”,就是思想上“转变”,工作上“转型”,这样就能在严峻形势下看到积极因素,化被动为主动,在稳定之中求得长足发展。因此,各级各方要确立以质量求生存、谋发展的观念,强化质量第一的市场意识;要立足大局,着眼长远,强化齐抓共管的责任意识;要顺应经济规律,强化产业化经营的贸工农一体化意识;要坚持把行业政策推进到位,强化收购秩序定成败的管理意识;要在收购定价上兼顾贸工农三方利益,强化协调发展的全局意识。因此,大家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集中多方力量,全力以赴做好春茧收购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丁志用、姚建洲)

                   二〇〇七年五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