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市场化的调控调控政策 何以会被误读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5-25 08:51:00
当中国资本市场行情今年首度在上年涨幅的基础上续升50%时,国内经济理论界、国际投资银行界及政府官员开始担忧,生怕明天股市的泡沫就会破裂,因此大力呼吁政府出台政策,调控股市。直接与股市有关的中央部委都力求从增加股市供应和抑制投资者需求上下功夫,试着通过"市场化的调控",不让能走10年的牛市在两年内走完,以避免股市剧烈震荡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政府是在煞费苦心呵护而非打压股市。可为什么投资者"误会"政策意图反其道而行之,使理论上推断本来应当有较大幅度回调的股市逆向上升呢?
  
  笔者试着从中国证券投资者的行为特点和对政策认知角度对此作些分析。
  
  首先,是股市的财富效应对投资者蜂拥入市的催化作用。2005年底或者最迟2006年底入市的投资者,多数都有出乎意料的投资收益。接连不断的成功案例,群体非理性反而能发财的火热气氛,形成了"噪音"决定行情,散户取得定价权的"非常"现象。这使得以"价值投资模型"为投资导向的理性投资者异常"愤怒",疯狂股市在一定时期全面修正了深入他们血液的投资理论,逼得他们集体高喊股市泡沫论。对此,有些知名经济评论家则无奈感叹,当前噪声冲击下的沪深股市已没有金融学工具可以分析了。
  
  其次,居民的财富累积有急切的理财需求。据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1月25日公布的数据,2006年年底,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了16.1581万亿元。2000年开始的中国房地产热,引发了居民直接购房需求,从而将本币升值引发的住房价格上升的压力提前5年释放。但2003年后逐步收紧的控制房价政策,促使房地产投资性需求从2005年起逐步向股市转移,而牛气冲天的股市成了理财等需求引发的资金流的最好的吸收平台。毋庸置疑,确实存在诸如贷款炒股、违规炒股等值得警惕的现象,政府应当重点打击,但这是支流,不能因此否定所谓"全民炒股"经济背景的合理需求,更何况现在说"全民炒股"太言过其实,再怎么算,股民人数总和也不到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他们将储蓄移至股市力求有更好回报,其行为结果是减轻间接融资的压力、化解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并为中国经济产业升级做出了贡献。连国资委官员王忠明都认为"全民炒股"是天大的好事,因为结果将是国有资产增值的最大化。
  
  第三,理财观念与暴富心理的作用下的投资者结构散户化,形成向上无视政策只顾低头炒股的现象。中国没有信托传统文化,老百姓喜欢直接理财,在农业社会是直接耕种,自给自足;进入工业化后,以单位为单元,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也搞起来自给自足的"社会"。中国工业化历史不长,金融业还不发达,专业分工,委托理财等观念还没有深入到民族血液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观念则深入人心。当然,事情也不是绝对的,在房地产火爆的时候,房地产相关的信托产品卖得火爆,因为赚钱效应是眼见为实的;2006年至2007年初基金业业绩比散户做得好,也曾经出现了开放式基金供不应求的局面,但一旦公募基金的收益没有超过大盘,基民干脆赎回基金又转回做股民。在无信托文化背景又追求一日暴富双重作用下,中国投资者结构的散户化是无法避免的,这也是开放式基金无法主动长期投资布局的原因。
  
  第四,投资者坚信股市长期走牛才能实现政府利益、企业利益和投资者利益最大化。说起来,国内投资者是最不听话又最听话,说不听话是在暴富心态下在一定时期无视政策调整,说听话是他们会根据政策意图全面跟着政策走。经过了2001年至2005年长达五年的实践,付出了指数下跌60%大量市值蒸发的代价,管理层才摸索出"股权分置"改革的系列政策,推出了政府、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都能够"赢"的改革方案,照顾了各方利益,调动了各方积极性,才实现了制度成功变革,获得了市场兴旺的大好局面。如今投资者全面入市,不是盲目的行为,他们是顺应了政策的召唤,即发展股市,引导资金向技术进步、管理先进、业绩优良的企业集中,从而为中国的产业升级培育出可以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集团和企业集群;发展股市,引导过剩的资金向股市转移,从而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直接融资的难题,为定向增发、整体上市、资产流入等体制性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发展股市,引导资金进入股市,从而促使新上市企业的融资从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为主,化解金融风险,从而实现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国有企业制度改革通过股市这一平台利用全社会甚至全世界资本的可能。因此,股市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效的平台,政府对其只有呵护,但不会溺爱,也不会着力打击。中国投资者在这方面是很理性的,他们认准了政策的意图,因此以逐利的形式全面介入。
  
  第五,当前股市走牛的制度改革基础及业绩增长基础还很稳固。去年以来上市公司业绩逐季增长,为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提供了最好的注脚。外汇制度的改革,导致了人民币升值趋势的形成,在新的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计算方法使许多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银行、保险、证券、航空、地产企业的投资价值不断提升,在股指上升的同时市盈率却下降。这样的结果使在上证指数3000点左右就唱空的海外投资银行家们失语。同时,中国老百姓开始怀疑,外资是否会像唱衰房地产业那样,一边唱空一边买进股票?最近大力唱空宣称要撤离沪深股市的QFII似乎就撤离得并不积极。
  
  那么,投资者"误会"政策意图会有什么后果呢?目前能估计的大致可列出四条:调控政策会更加频繁,调控股市的政策力度会逐步加大,短期行情上升幅度减少震荡频率增加,行情变短期快速上升的格局而为慢牛形态。(李国旺)
 
信息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