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印度时报》:请挽救纱丽的命运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4-18 09:47:00
多少个世纪以来,柔美的纱丽,棉布的或者是丝绸制成的,一直是印度妇女最完美的象征。印度女性对纱丽款式的追求,多少年代以来都没有多少变化,始终都是一块完整的四五米长的布或丝绸,而且始终是不用针缝只要别针别。纱丽经受住了时间、气候和体型的考验,在所有人类发明的服装中,纱丽是穿着最舒服的。

  和这个地球上其他女性穿着的衣服不一样,任何年龄段,不论体型如何,穿上纱丽都显得高贵雅致。甚至,没有比纱丽更能掩饰你体型的缺点了。

  但是为什么这种魅力的服装在大街开始慢慢地淡出我们的视野呢?在最近的几次参观中,我开始发现越来越少的纱丽在公众场合出现,其实在工厂车间,我发现没有一个人穿。他们更多的穿着沙尔克米兹(salwar kameez,另外一种传统服装,原在印度北部流行,更加方便和适用),裤子甚至是西式服装。这不仅仅是北方的一种现象。

  在最近我出席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总共有12名女记者,只有一个人穿着纱丽,其他的都穿着着沙尔克米兹。我当时表现的有点不礼貌,问她们“年轻的女士们”为什么不穿纱丽,但只有一位礼貌地回应说她已经不年轻了。

  很明显,年轻化和这种趋势有某种关系,现在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看上去很少有耐心穿戴纱丽,而且她们中很少有人认为这和她们生活的快节奏相匹配(有位年轻女士特地指出,很难想象你穿着纱丽去赶公交车,你肯定会选择牛仔裤)。但是对于她们拒绝日常生活中穿纱丽倒没有什么功利的理由。

  如今年轻一代女性的穿着观念不由自主让人联想到更早的年代,在那个更加传统的年代里女性没有和男性一样的平等地位。现在的女性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短裤,紧身裤,等等。她们减少了对身体的束缚,从纱丽的行走限制中解脱出来,也可以说是一种解放,对自由渴望的释放。

  我认为,这其实是一种悲哀。印度现代性的一个很鲜明的标志就是他不否认,不抛弃传统。印度人,无论什么宗派,持有何种信仰,都对印度人几千年来都保持几乎不变的穿着很自豪。无论是过去的甘地先生,还是现在的显贵政要,都坚持穿传统服装,而对西装不屑一顾。我们的服装确确实实是我们保持民族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的记忆开始复苏,我记起15年前我第一次去日本访问,看到满大街的,地铁里,办公室里,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几乎都穿着西式服装。他们摈弃了传统,而把和服束之高阁,只有在一些重要的场合才偶尔穿之。当时一位亚洲某国的大使告诉我,日本政府希望外交使节向天皇递交国书时穿着西装领带。

  这种彻头彻尾的现代化是他们自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的有意识的选择。这和现在的中国有点相似。虽然不象日本那样彻底,但北京和上海的大街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穿着西式服装。在日本和中国的街头, 我心里还认为我是印度人,我和他们不一样保持着传统,还偷偷地感到自豪。

  但如今,我疑惑我是不是太自大了。如果年轻的一代女性习惯于每天不穿着纱丽,那会发生什么?其实这样的预兆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我很害怕纱丽会不会向日本的和服一样,在自己本土会变成一种奇装异服,只是去庙宇参拜和婚礼上才会穿。现在是到了呼吁印度妇女保持传统,挽救纱丽命运的时候了。

(Esilk.net译自《印度时报》, 作者为专栏作家SHASHI THARO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