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周小川:货币政策更透明是大趋势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7-03-13 08:30:00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昨日举行记者招待会,薄熙来周小川就对外经贸合作和我国货币政策答中外记者问。

  中国将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对当前中国经济中存在贸易顺差过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周小川说,是否顺差首先取决于国内需求的大小和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需求的大小,这决定了进出口的增长速度。

  周小川说,中国的进口和出口都是在增长的,谁的速度更快一些决定了顺差的趋势。目前,既存在有助于出口增长的因素,诸如国内新的投资正形成新生产能力、外商直接投资十分踊跃等;也有许多有助于扩大进口的因素。

  周小川说,综合来看,当前依然存在贸易不平衡的状况,这需要一定时间来加以调节和解决。实行经济结构性调整政策是主要的手段之一,首先是扩大内需,特别是要扩大消费内需和发展服务业;此外要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

  他强调,通过经济结构性调整政策对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起到效果,可能需要时间要长一些,但这是最为主要的政策。而汇率政策作为辅助性政策,能起到一定的价格杠杆作用,可以调节进出口之间平衡。此外,加强外汇管理,也可起到一些配合作用。

  目前不会造成股市有重大趋势性变化

  对近期股市变动的原因,周小川说,股市变化存在很多可能因素,有时是市场自身原因,有时是宏观经济方面的原因,有时也可能是微观方面,比如说某几家公司出了问题等。

  周小川认为,当前股市波动并不是宏观经济层面出问题所致,应该不会造成重大趋势性变化。

  他强调,市场总是在不断调整、不断变化的,市场不会是一潭静水,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波澜存在。

  周小川说,本次股市波动在全球都有一定相互关联影响,这说明全球经济一体化在逐步加强。过去中国认为自己的资本市场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市场,也是一个正在建设中、在转轨经济中逐步发展的新兴市场。目前,这种新形势也说明中国的资本市场还需要加速发展,要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把资本市场建设得更好、更快、更加国际化。

  对于资本市场中各类投资者的建议,周小川说,对个人投资者来讲,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个人财富的增长,建议大家应多掌握一些金融知识,这样可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金融财富;机构投资者现在已有了长足发展,但从比例关系来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更好地为中国经济和其他投资者服务。

  此外,周小川还表示,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过程中,搞间接融资的机构实际上也可以大有作为,比如说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住房抵押证券化等,最终使过去传统的间接融资产品转换为直接融资产品。这种发展还有很大空间,也符合中央提出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方向。

  外汇储备多了后投资组合也会有相应调整

  对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问题,周小川说,管理的外汇储备多一点少一点,从总体运作来讲,无论是对组织机构、内部管理、前后台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是和研究部门的相互关系等,都没什么大的影响,都会按照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原则进行经营管理。

  不过,周小川表示,外汇储备多了后,在投资组合上,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考虑,并进行一些相应的调整。他举例说,在外汇储备多时,可能会投资多一些长期产品,在投资产品的风险和安全性的平衡上,也可能会有一点变动,比如向保值增值方面多倾斜一些。

  他说,由于目前外汇储备积累已较多,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已提出,要积极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目前,一些新的组织形式正在研究和筹备之中,以期在这方面取得进展。

  周小川还表示,最近股市的波动和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和影响。

  货币政策更透明更可预期是大趋势

  在回答如何选择出台货币政策的时机的问题时,周小川说,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角度看,货币政策应该更透明,更可预期,同时与社会公众及业界取得共识。不过,不同经济体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理论界也有很多流派,因此对政策的出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符合预期,也有的认为有点出乎意外。

  他说,央行并不希望货币政策的出台正好迎合了市场上一些短期投机活动。从总体来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成熟,货币政策应该更透明、更可预期,与社会公众及业界有更好的沟通,这是一个大趋势。

  对于央行的职责,周小川说,就是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防止和抵御通货膨胀。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手中人民币的购买力不贬值。

  对当前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周小川说,流动性偏多是全球现象,中国也存在流动性偏多的问题。对流动性偏多的问题要分析得更透彻一些,并采取稳健的政策加以应对。

  薄熙来: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

  中美在贸易利益上是平衡的

  薄熙来说,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是买的愿买、卖的愿卖,两厢情愿。虽然中国有顺差,但美国也有利益,可谓“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正因为互惠互利,中美贸易才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他强调,去年美国在华投资企业生产产品在华销售值,加上以中国为基地再出口到其他地方的总值1100多亿美元,加上美国服务贸易的顺差,再加上货物贸易中的逆差,几个数值相抵,实际上中美在贸易利益上是平衡的。

  薄熙来说,美国对东亚地区的贸易逆差是结构性和转移性的,实际上是将过去对日本、韩国的贸易逆差转移到了中国。而且中国贸易顺差中的半数以上还是由在华外资企业实现的。

  当谈到美国有人要求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全部产品征收27.5%的关税时,薄熙来表示,这完全不符合世贸组织的原则。真要实行这样的政策,对中美贸易将是破坏性的,那就不仅是贸易保护主义,而且是贸易霸权主义了。

  不能设想在短期内仅通过贸易措施解决顺差问题

  薄熙来在谈到中国同贸易伙伴的贸易顺差时表示,顺差的形成并不仅仅缘于贸易,它是国内产业结构以及国际经济的总体形势所决定的,因此,不能设想在短期内,仅通过贸易措施就解决顺差问题。

  他说,中国已采取措施力求增加进口,降低出口增幅,对加工贸易、出口退税以及进口政策等也进行了仔细研究。中国政府并不追求大额的贸易顺差,始终希望有一个国际收支平衡的局面。

  与此同时,薄熙来表示,对于中国同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和争端,中国政府一直希望通过磋商来加以解决。对于欧美和其他贸易伙伴通过磋商解决问题的意愿表示赞赏。但对一些国家将同中国在汽车整车、零部件方面的贸易争端诉诸世贸组织的做法,他表示遗憾。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