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服装出口企业:拼抢“3美元”利润链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12-25 10:03:00

  服装出口行业有个著名的“3美元”理论:在1美元的出厂价和4美元的零售价之间存在3美元的差价。以往国内服装出口企业大多集聚在“1美元”的代工加工层面,但近期,张家港的企业正在集体转型。

  这两天,从江苏一家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走出来的小吴一头扎进了公司新设的打样间,欧洲客户刚刚把一套新图纸传送到公司设在张家港制造基地中,小吴的工作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服装设计图纸制作成鲜活的样品。就在一两年前,中国港台地区的设计师仍包揽了这类服装出口行业中的技术活,并从中分流了很大部分利润。相比公司支付给打样公司的成本,小吴近十万元的年薪只是零头。

  改变小吴命运的,是公司坚持高投入,在同行业中率先干起了“技术活”。比如服装打样单子发往港台公司,不仅费用动辄数万美元,来去时间也耽搁不少。小吴所在的公司索性一次性大投入,建立了自己的打样中心,专门聘请了数十位设计人才。

  小吴公司的转变,仅仅是张家港以出口为主的近1700家服装企业近两年转变贸易经济增长方式的缩影。在产能过剩、出口竞争加剧、人民币升值、反倾销调查等非贸易壁垒增加、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下,市场的普遍预测是出口利润率持续下跌。但实际情况是,今年前11个月张家港服装出口高达6.3亿美元,对美国和欧盟出口服装的平均单价增长26%%,特别是对美欧设限产品出口几乎都出现了量减价增的现象。“这意味着出口单价大幅提高,服装附加值、档次甚至利润率都上了一个技术台阶”,张家港海关统计科负责人分析说。

  出口一亿件衬衫才换一架波音757飞机。这是高速增长的苏南纺织外贸企业不得不面对的故事。由于缺乏品牌,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在一般贸易出口产品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使服装外贸对国民财富增长贡献相对有限。“外贸出口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自主出口品牌和营销网络,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上主要处于代工等低端环节。这两者是国内许多纺织外贸企业发展的两大软肋”,江苏国泰国贸股份公司的一位高层分析说。

  服装业著名的“3美元”论断现在在张家港业界很流行:“平均来讲,在1美元的出厂价和4美元的零售价之间存在3美元的差价,与其去拼抢已经少得可怜的1美元制造成本,不如集中精力去瓜分那3美元的蛋糕。”这两年,在“3美元”论断引导下,张家港服装外贸出口企业正在集体转型中。

  设计占据着服装价值链中利润高端。澳洋集团、国泰集团等张家港纺织服装业巨头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设立打样中心和设计中心。这些公司尝试在一些国际服装秀场上网罗有潜力的设计新人,逐步形成为国际贸易商提供最新潮流并融入了自己的设计元素的能力。“一件服装纯粹的加工利润仅有10%%,但渗入了设计元素后利润竟增长了一倍多。”类似的尝试让当地一家服装企业的高管触动很大,看得见的高利润让他作出了从OEM(贴牌生产)到ODM(设计生产)的战略转变。

  有些“不安分”的企业则闯入了风险更大但利润更高的营销市场。“波迪曼”,“沃尔芬”……这些当地企业在欧洲注册的服装品牌,频频出现在广交会等国际贸易的“秀场”,试水以国际品牌形象出击国外市场。“同一件成衣,在连锁店里可以卖出比出厂价高两到三倍的价格,放在精品店里可高出四五倍,而在高档商场里甚至要高出10倍。”

  国泰国贸股份公司高管分析说,“品牌营销是一项长期的投资,投入大风险更大,也许要等到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后才会看到收益,但却是破冰‘衬衫与飞机’不等式的最佳路径。”

信息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