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风暴会重临吗?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12-20 11:19:00
据香港商报报道,各种金融政策都有其利弊,没有一种制度是适用于所有时期的。要避免金融风暴再次发生,各国应留意市场的最新动态,继而作出适当的调整。纵使有不利的征兆出现,再次爆发金融风暴的机会亦会大大降低。
经过了1997年金融风暴后,亚洲经济已开始复苏,一切似是回到应有的轨道上。然而,近日对冲基金的活动越见增多,不少金融风暴爆发前的征兆又再度浮现。可是,征兆相若就等同于危机吗?不少学者都认同现在的征兆和1997年金融风暴很相似,但亚洲的经济环境已和1997年大为不同。究竟亚洲再次爆发金融风暴的机会有多大呢?
存在类金融风暴前征兆
1997年金融风暴距今已有九年,经过多年休养生息后,现时东亚各国的经常帐已没有出现庞大赤字,出口开始有上升的趋势,短期利率亦没有大幅上升。1997年金融风暴的成因之一是各国的外债严重,随着经济转好,各地的债务已得到改善。然而,部分地区的债务情况仍然令人担心,现时菲律宾的外债录得超过九百亿美元,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另外,印尼的外债亦超过一千三百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百分之五十。
不过,外债高不一定会酿成金融风暴,当中还要视乎国家的储备是否足以偿还外债。在1997年金融风暴后,各国的储备水平都有所提高,只有菲律宾和印尼的外债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超过其外汇储备,假若当地政府不能好好控制此比率,令投资者信心动摇,资金的抽离随时会引发新的金融危机。然而,现在东南亚各国的外债对外汇储备比率其实是较1997年金融风暴时的为低,表示各国的经济状况并没有当时般恶劣,菲律宾现时的比率无疑是比较高,但重要的是能汲取之前的经验,避免相同的事件再次发生。
最近热钱流向对亚洲金融市场的影响,饱受投资界关注。现在市场憧憬人民币会继续升值,亚洲的发展被外间看好而有大量资金流入。
假若这笔资金被抽走或于短时间内流出亚洲,各国汇率及货币会受到另一次的冲击,抵受不了的话,随时会爆发另一次的金融危机。
东南亚的经济危机决非暂时性的景气循环结果,而是一个长期性、结构性的问题的爆发,若要了解爆发金融风暴的机率,除了要留意各项征兆外,最重要是了解出现这些征兆的原因。任何时候都有机会出现金融风暴的征兆,但导致这些征兆出现的原因却因时、因地而异。
视乎市场及政府的应对
现在亚洲各地的债务已有改善,经济逐步复苏,外汇储备亦有所增加,经济状况比1997年的时候好。即使现在出现与1997年金融风暴前相若的征兆,但因为外围经济环境的不同,征兆的出现并不代表金融风暴爆发。然而,我们要有危机意识。我们在享受经济复苏所带来的各项经济利益的时候,也要小心分析各项危机出现的机会。
其实,任何一项金融问题都有机会演变成金融风暴,关键在于市场及政府如何应对。就以1997年金融风暴为例,泰国爆发汇率危机前的潜伏期其实是不短的,可是泰国政府一直相信推行了十多年的快速经济成长是成功的政策,迟迟不愿修正经济政策。另一方面,又怕中产阶级会因政制改变而受到打击,起而反抗政府,结果蹉跎了不少时间,错过了扭转劣势的时机。正因为泰国政府一直没能应对局势而作出适当的决定,当泰铢被大幅抛售时,才会那样不堪一击,应声下挫。
假如政府能对应经济环境而作出适当的制度调整,危机是可以化解的。
各种金融政策都有其利弊,没有一种制度是适用于所有时期的。要避免金融风暴再次发生,各国应留意市场的最新动态,继而作出适当的调整。纵使有不利的征兆出现,再次爆发金融风暴的机会亦会大大降低。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