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我国经济运行出现的新特征新问题和新趋势 (2)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11-28 11:11:00

  资产价格的影响日益加大

  自去年以来,资产价格对我国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影响开始加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房屋销售价格对消费价格的影响日益明显。受房屋销售价格高位持续上涨的影响,今年租房价格也呈现出逐月上涨的态势,从1月份的0.6%上涨到9月份的3.8%,并带动居住价格上涨。

  二是财富效应。房屋私有化比例的提高,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股市的大幅回升,使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有大幅增长。据全国5.6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79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其中,财产性收入增长27.7%,增幅大大高于其它各类来源收入。实际上,房屋出租收入已成为城市很多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财产性收入的增长,进一步推动了消费需求的增长,尤其是高端消费。

  三是资产价格对宏观调控、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影响在加大。2006年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从近几年的数据看,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总会伴随着实体经济价格上涨,或资产价格上涨,或货币市场利率下降,或者是三者的某种组合。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往往在控制实体经济价格上涨的同时,却推高了资产价格。但是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现象,将资产价格稳定纳入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既有必要性,也有挑战性。

  投资反弹的压力较大

  三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2%,比二季度回落7.7个百分点,但9月当月增速比8月份反弹了2.1个百分点,说明宏观调控的基础仍不稳固。

  投资增长的动因,从需求角度看,非生产性投资主要是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拉动,生产性投资增长主要是出口增加的拉动;从供给角度看,一方面是土地、环保、能耗等调控措施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企业投资成本依然较低,另一方面是企业利润大幅增加,投资意愿和能力普遍增强。后两个因素是投资反弹的主要动力。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等八部门联合督查组最近对12个省区的检查结果,今年新开工项目违规比例依然较大。其中,河北省违规率达到28%,河南省违规率达到27.4%,山东省违规率为26%,浙江为22%,安徽为11.4%。产能过剩行业的违规建设尤为突出,其中,焦炭项目违规率近50%,煤炭项目为42%,铁合金项目为39%,水泥项目为35%,电力和钢铁项目均为26%,纺织项目为22%。市场化改革滞后和社会性监管不力导致的低成本对投资的诱导作用依然很强。

  2006年1-9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超过工业增长率的现象非常明显,而且差距呈越来越大的趋势。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9.6%,增速差达到12.4个百分点,而2月份的增速差只有5.6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尤其私营企业利润的持续高速增长,成为投资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前三季度,城镇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9.6%,其中,国内贷款增长28.7%,利用外资增长17.0%,而自筹资金增长了32.1%。自2005年以来,企业自筹资金增长速度一直远高于其他资金来源。

  贸易顺差的虚增因素不容忽视

  2006年1-9月份,我国外贸顺差已达到创记录的1098.5亿美元,并且基本呈逐月增长的势头。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出口增速快于进口增速。尤其是8月份当月,出口增长32.8%,比上月猛增10.2个百分点;进口增长24.6%,只比上月增加4.9个百分点,二者的增速差扩大到了8.2个百分点。到9月份,出口-进口增速差又进一步扩大到8.6个百分点。这种当月增速激增10个百分点的现象,在历史上还是少有的。

  出口的快速增长,从周期性因素来看,主要有两个原因:外需较快增长和国内产能过剩。但需要关注的是,巨额外贸顺差里面可能隐藏着伪装成贸易的资本流入。从理论上分析,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数据应该大致相当,但事实上,我国的进口数大大高于其他国家的对华出口数,而我国的出口数则小于其他国家从中国的进口数。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夸大实际出口额,从而把高于实际货值的外汇转移到国内。根据面向企业的调查,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和房地产市场升温等因素的影响,为了回避短期资本流动的严格监管,一些企业在贸易项下采取“高报低出”方式将境外资本转移到境内,使部分资本项目顺差转化成为贸易顺差。

  这一现象也可从有关统计数据上看出来。从海关公布的数据来看,前8个月,我国大部分出口商品的数量增速小于金额增速,如电视机出口数量增长了32.9%,出口金额增长了50.2%;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数量增长了11.5%,出口金额增长了21.6%;游戏机出口数量下降了19.6%,但出口金额却增长了61%。出口金额增长快于出口数量增长,意味着出口价格的上升。由于我国出口商品种类很多,规模庞大,我国出口商品价格的大规模上涨,必须以世界市场商品价格上涨为前提。但不论是从路透社商品价格指数、道琼斯商品价格现货指数还是日经指数来看,2006年世界市场商品价格都呈现出平稳波动的态势,而不是直线上升。可以认为,我国出口商品有企业夸大货值的因素,贸易顺差确实有虚增的成分,但不同机构对虚增额大小的判断则有较大差异,总体在贸易顺差的2/3-1/5之间。

  虚增的顺差实际上是流入的“热钱”,因此,8、9月份出口的激增,主要是央行8月份加息吸引了更多的热钱流入,而实际上的出口增速没有那么高。

  贸易顺差的虚增成分不仅夸大了我国经常项目的收支差额,而且还会使经济增长速度虚增,并影响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观察和判断,对此需要深入调查。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三林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