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纺织品出口市场的差异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08-16 10:03:00
上海海关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受欧美纺织服装重新设限的影响,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幅度呈下降趋势。
在中国第一纺织网“小马视线”看来,进入2006年以来,受输欧美纺织品配额限制、原材料、劳动力价格、汇率上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被成本上升等诸多问题所困扰。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纺织品出口形势更是不容乐观:一、国家有可能将下调出口退税税率,这将直接影响到纺织品出口企业微薄的利润率;二、对欧美国家(地区)的纺织品配额限制将直接影响我国出口数量与金额的进一步持续增长,目前已经有很多定单滑落到巴基斯坦、印度、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令中国制造“雪上加霜”。
应该说,纺织品配额的因素对我国纺织出口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的《上半年纺织行业运行分析与展望》中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对欧盟出口增幅回落了45个百分点,设限的10类产品出口下降了29.69%;对美国出口增幅回落了70个百分点,设限的21类产品出口下降了31.71%。而在前几年,我国纺织品对上述地区的出口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而对非设限地区的出口则达到453.57亿美元,增长34.18%,增幅上升了29个百分点。这一强劲的增长使我国纺织品的整体出口仍然保持平稳势头。上半年,纺织品服装共出口640.32亿美元,增幅仍达24.49%。
在“小马视线”看来,尽管纺织品配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纺织出口的增长,但从我国整体的出口规模和出口市场的变化趋势来说,还不足以严重影响到我国纺织出口的增长趋势。如其主要原因如下:
随着欧美配额的取消,我国纺织产品对欧美出口的大幅增长,使欧美市场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之一。同时,我国对原非设限地区的出口仍保持着较大幅度的增长,如2006年1-6月的纺织出口,罗马尼亚在我国出口市场中的地位也在短短的半年中从第22位迅速升至第6位,甚至超过了俄罗斯。对其他几个欧美周边国家的出口增幅也都在一倍以上,对保加利亚增长6倍;现我国对日、澳两个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我国占其比例已达到70%以上,在此基础上扩大市场份额极其有限,唯一的办法是促进贸易的增长。港、韩两个纺织服装出口市场,有相当一部分是转口贸易,随着部分输欧美产品的重新设限,对港、韩的出口会出现了一定的增长,但其增长的空间还是有限。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东欧、东盟、非洲和俄罗斯等新型出口市场。东欧、东盟、非洲和俄罗斯等出口市场原不被大家所关注,但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统计来分析,这是一个新型的市场,“十五”期间年均增长幅度达到29.68%、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37.12%,出口比重提高7个多百分点,接近三分之一,不得不令人关注。
不过从长远发展看,国内市场将是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依托。毕竟,任何长期依赖国际市场的国家都很难维持长久的出口增长率。据海关统计,2006年1-7月,我国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491.7亿美元,增长27.1%;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270.5亿美元,增长18.7%;出口鞋类122.3亿美元,增长15.5%。不论是绝对额还是相对比例,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依赖度都已经超过50%,再想通过大比例提高出口额来带动行业增长将日益困难。企业不得不面对两个选择,一是生产产品在国内消化,二是将新增设备低价转让,自主淘汰新增产能。然而,这对企业来说都是两难的抉择。因此,对中国纺织企业而言,现阶段继续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附加值,提高国际竞争力,彻底摒弃低价竞争策略也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重要工作,毕竟,在国际市场上,“实力”才是决定自身话语权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