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南充丝绸业的“技术危机”——“中国绸都”路在何方(三)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08-08 14:33:00

在沿海丝绸发展区基本普及的无梭剑杆织机目前在南充丝绸企业中仅有48台,占行业织机总台数的1.6%
 

  南充丝绸业正面临着一场越来越严重的“技术危机”。这一危机正制约着南充丝绸在同行业中的竞争与发展,制约着“中国绸都”的影响力。
  
  设备落伍20年
  
  南充六合集团是一家生产丝绸服装的“一条龙”企业。但严格地讲,六合集团的“一条龙”生产并未真正实现,因为它的丝厂生产的丝外销了,绸厂生产绸需要的丝原料却是从外地采购;绸厂生产的绸也外销了,服装厂大量用绸还得从外地购进。“自己生产的原料供自己集团下一个厂用,都难以达到要求,这是技术和设备落后的原因。”六合集团董事长任立荣说,由于茧的质量差和技术设备差,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基本上用于印巴市场消费,比外地的先进企业1吨丝要少卖一两万元。技术和机器设备落后,已成为制约南充丝绸业发展的第一障碍。南充丝绸企业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技术危机”。
  
  “技术危机”中最突出的是硬件——机器设备的落后。目前南充丝绸企业共有各类型织机3000多台,而最先进的要数“六合”、“美亚”两家总数为48台、仅占总织机数的1.6%的无梭剑杆织机。记者了解到,目前江浙等丝绸基地已基本普及剑杆织机,而且开始引进最先进的喷水织机。“南充的丝绸生产设备与别人相比,起码落后了20年。”行内人士普遍认为。
  
  人才流失严重
  
  人才,是“技术危机”中的又一关键要素。“我们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是在进步,而是在退步。”美亚丝绸公司总经理林家平说到技术创新,毫不掩饰企业存在的问题。
  
  林家平记得,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美亚丝绸”闻名国内外时,“美亚”的人才技术队伍发展到了巅峰。然而,就是这样的技术人才群体今天已经流失、缩减,一些人退休了,一些人被省内外优秀企业“挖”走了,剩下留在企业的寥寥无几,人才青黄不接。
  
  南充大量优秀的丝绸技术人才流失,南充的企业不着急吗?“着急是着急,但有什么办法呢?”一位丝绸企业的负责人说,由于这些年南充丝绸企业刚走出困境,条件不是很好,引人才出不起高价,别人不愿来;自己培养,又舍不得投入。
  
  谁来重视技术
  
  7月30日,南充一家丝绸企业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对于企业的技术投资你是如何对待的?”这位负责人坦率地答道:“企业以赚钱为目的,我是承包这家企业进行经营,合同期满了还不知道谁来经营呢。所以我不会把钱花在技术创新上,因为那方面的投入需求是长期的、大量的。目前只要有钱赚,我就知足了。”
  
  这位负责人的话或许代表着南充部分丝绸企业负责人的心声。技术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急待二次崛起的南充丝绸业来说,谁来重视技术?谁来投资技术创新呢?
  
  “首先肯定是企业该重视技术创新,企业该增大技术创新投入。”任立荣说,目前南充丝绸业的负责人一部分的确存在立志不高远、目光短浅等问题。这除了需要我们的企业负责人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外,还需政府、行业部门进行引导、培养。使他们树立起企业家应有的理想与报负,认识到在事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技术创新方面,企业自身要舍得投入。同时,政府在一些专项技改资金争取、安排等方面,也应积极给企业以帮助。

信息:南充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