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蚕茧大战”没有赢家——“中国绸都”路在何方(一)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08-08 14:27:00
一年一季的春茧收烘工作已经结束,但“蚕茧大战”后的阵痛依然缠绕着南充的从业者们。一面是春茧质量急剧下滑,一面是茧价屡创历史新高;一面是外地企业来南充抢购春茧,一面是本地企业赴外地大量购茧。南充的蚕茧怎么了?南充的丝绸企业怎么了? 我们急需找到答案。
  
  本地丝厂看不起“南充茧”
  
  7月25日,记者在南充六合集团丝厂党支部书记严忠国的带领下,察看了该厂的仓库:仓库里堆放着刚购回来不久的春茧800袋、共20吨。从货物标识牌可以看出,这批春茧是从重庆江津的吴滩、仁佗等地购进。据严忠国介绍,春茧上市期间,厂里共从外地采购蚕茧180多吨,占全年总需求量的30%左右,到夏茧、秋茧、晚秋茧上市时,他们还将去外地购茧。“外地茧要便宜些吗?”记者不解地问。“不,外地茧每吨比本地茧还高四五千元。”“那为什么不买本地茧呢?”“本地茧质量差,买来根本没法生产。”严忠国说,由于“蚕茧大战”中茧贩子相互抬价、哄抢,使得南充很多蚕农的春茧过早上市,“毛脚茧”等劣质茧比例越来越重。
  
  记者随后在南充都京丝厂、嘉兴丝绸公司、嘉陵丝厂、承德丝厂等企业采访发现,这些丝厂里也很难见到“南充茧”。嘉兴丝绸公司负责人林嘉胜透露:“据我了解,本地企业90%以上在外地调茧。因为南充本地的劣质茧只能加工低附加值的粗丝和绢纺产品等,所以这些劣质茧一部分被本地小企业消化,大部分流向外地。”
  
  谁是“蚕茧大战”受益者
  
  一方面供给不足,一方面质差价高,这都是“蚕茧大战”惹的祸。有调查显示,今年“南充茧”的毛脚茧(劣质茧)率比去年增高36.4个百分点,茧价却一路飙升,每公斤均价在19元以上,创下历史新高。
  
  到底谁是“蚕茧大战”的受益者?丝厂?显然不是。蚕农?也不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把茧子卖给茧贩子的蚕农,每公斤鲜茧卖价在19元左右;而南部罗先锋所带领的蚕业合作社的蚕农,按规程采摘的优质茧,每公斤价格却在22元左右。可见想借“蚕茧大战”多卖几个钱的蚕农也没有真正受益。要说受益的可能要算茧贩子了,但一位知情人士介绍,茧贩子们同样存在风险,大量高价收购的蚕茧囤积后如果遭遇市场跌价,也会亏得一塌糊涂。
  
  由此可见,“蚕茧大战”中并没有真正的赢家,反而只会扰乱蚕茧流通秩序,使蚕茧质量逐年下滑。本地丝厂不用“南充茧”,丝厂的茧原料会显得更没保证,甚至导致企业停产。今年初,本地丝厂就普遍遭遇了一场货源紧缺而停产的“寒流”。

信息来源:南充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