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欧盟国家的环境标准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影响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11-03 21:58:00


   我国与欧盟有着密切的贸易关系,从1995年开始,欧盟已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我国向欧盟出口的产品中有60%为纺织品、服装类产品,出口总额达33.45亿美元,占全国纺织品及服装出口总额的9%。

纺织行业作为一个高污染行业,产品生产中的印花、染色及后整理等工艺造成的污染问题以及成品中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引起了广泛关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国家通过不同方式出台了许多针对纺织及服装产品的环境标准和要求,对纺织和服装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和限量作出了具体规定。这些环境要求的出台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对外贸易及相关领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欧盟出台的各项纺织品环境标准和要求中,有一些国家颁布了强制性法令、法规,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1994年颁布的针对偶氮染料的禁令-《德国消费品法令第二修正案》;另外一些是生态标志标准。颁布这些标准的目的是促使企业通过自愿性的措施来减少污染。目前针对纺织品的生态标志种类很多,比较有影响的有荷兰的Milieukeur、Eko,德国的Oeko-Tex Standard 100、Toxproof等。对此,有关专家认为,欧盟生态标准的实施将对我国纺织行业对外贸易产生以下影响:

一、对我国部分纺织品对外贸易的市场准入形成阻碍。

目前,我国市场上70%左右的合成染料以偶氮化合物为基础,广泛应用的直接、活性、分散、阳离子、金属络合等染料都含有偶氮结构。德国及其它欧盟国家的偶氮染料禁令对我国染料行业造成极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遇到很大阻力。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销往欧洲的10余吨棉纱因检测出含有德国禁用偶氮染料而停止出口,造成损失44万元;浙江省丝绸进出口公司有两单业务因不符合进口国的环保要求(主要为含有禁用染料)而被迫停止出口,价值为25万美元。

二、导致我国部分纺织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下降。

为了应对欧盟国家的禁令,防止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受到损失,印染行业提出了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一些主要的纺织印染企业,如江、浙、沪等地的苏州丝绸印染厂、苏州第二印染厂、上海第七纺织印染厂、绍兴丝绸印染厂以及湖州丝绸印染厂等全部被要求使用德国拜耳和瑞士汽巴、山德士等公司生产的进口染料,由这些公司出具其染料非禁用偶氮染料的保证书,并由客户负责对样品进行测试认可后,产品方可投入生产,但这些进口染料的价格一般要比国产染料高出3-5倍左右。尽管这种方法可以起到避免出口产品遭到退货、罚款、乃至就地销毁等损失,但由于进口染料价格昂贵使产品价格提高,影响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在使用德国进口染料的过程中发现,有些虽然可以达到环保要求,但在染色性能方面却达不到原来的要求。1995年底出口意大利和塞浦路斯的两单业务中,因使用德国环保型染料后真丝绸色牢度(干磨擦)达不到原来的要求,因此只成交了业务总额的52%。

三、造成我国染料进口量逐年增加,大量耗用国家外汇。

欧盟国家关于纺织品的环境标准,对我国染料的生产、进出口贸易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德国禁用偶氮染料法令颁布后,经与德国禁用染料清单查对,发现国内有104种正在使用的染料属于禁用范围,生产量也很大,仅分散黄RGFL一种染料,全国年产量就有6000多吨。为避免损失,国家要求对出口欧洲的纺织产品全部使用进口染料,1989年,我国染料进口量约为1.3万吨,耗汇5500万美元,到1996年染料进口量增加至近3万吨,耗汇1.34亿美元,分别增加了131%和144%。其中直接染料的进口量在1995年、1996年连续两年超过出口量。

为减少我国纺织产品受国际市场中绿色壁垒的影响,专家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如下建议:一些管理部门和企业应加强环境与贸易问题的了解和对生态纺织品基本知识掌握;积极开发国产环保型替代染料,提高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环境标准;建立纺织产品国外环境要求的信息跟踪及发布机制,密切关注国外动态,包括纺织品在内的各类产品的环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