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浙江召开全省大棚养蚕现场会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10-13 15:47:00
    最近,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农技推广基金会和浙江省蚕茧产业协会联合在桐乡市召开了大棚养蚕现场会,来自全省8个市23个重点蚕茧生产县(市、区)农业局(丝绸公司)的分管领导、业务负责人和省农技推广基金会4个市执行部以及4个2002年省农技推广基金会资助项目单位负责人共9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参观了桐乡市大棚养蚕示范基地和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小蚕共育中心、大棚养蚕基地等现场,听取了桐乡市、湖州市、杭州市、秀洲区等地的典型介绍。浙江省农业厅赵宗英厅长参加了会议并就当前茧丝绸形势和大棚养蚕工作作了重要讲话。
    大棚养蚕,是近年来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扩大经营规模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而开发的一项养蚕新技术,是推进养蚕设施化、高效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浙江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劳动力资源等十分紧缺,蚕茧生产成本高,要实现蚕桑产业向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生产从目前的家庭副业型向专业生产型转变,增长方式从低水平扩张向高效益提升转变,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传统落后的家庭式、分散的养蚕方式,推进现代大棚养蚕技术。浙江省的大棚养蚕试验是从去年正式开始的,经一年五期的饲养,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据2001年底统计,全省11个市县共建了各种类型的大棚239只(其中塑料大棚95只,占40%;临时大棚80只,占33%;稻草大棚26只,占11%;简易蚕室38只,占16%),面积49447㎡,全年饲养蚕种3565.7张,张产平均37.5㎏,单产水平与室内饲养相近。为了进一步探讨大面积饲养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今年该省在桐乡市、嘉兴市秀洲区分别进行了规模化大棚养蚕的试验示范。在桐乡市政府、浙江花神丝绸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于8月份在桐乡市同心村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的30只计7200㎡的标准化养蚕大棚,中秋蚕有56户农户饲养蚕种166张;同时在嘉兴市秀洲区农经局的支持下,在新塍镇建成了集中连片19只大棚,饲养中秋蚕38张。
    通过大棚养蚕现场会:一是认清了形势,明确了方向。茧丝绸行业出现目前的严峻形势,首先,是受到了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出口疲软,价格下降;其次,是近年来蚕桑生产发展的失控,造成蚕茧供需失衡,随着茧丝绸行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这种供需不平衡性将越来越明显,周期将变得越来越短,这也是市场调节的必然结果。第三,受到部分省市快速发展的挑战,受到有限资源和高生产成本的制约,同时还受到了现代农业规模化的挑战。因此,浙江的蚕桑生产必须从通过对传统产业的优化改造,提高产业层次,增强市场竞争力入手,走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产加销联合的发展之路。二是参观了现场,学习了经验。两个现场和四个典型,共同的经验就是为了促进蚕桑生产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首先要推进规模养蚕的发展,从目前起就要开展规模养蚕新技术研究与开发。三是解放了思想,消除了凝虑。蚕是对桑叶和饲养环境都要求较高的昆虫,因此,嘉湖蚕区历来把蚕称为“蚕宝宝”。浙江天气特点是春季高温多雨、潮湿闷热,夏秋季干旱时间长、台风多,在室外大棚饲养,尤其是塑料大棚养蚕,棚内温度大大高于蚕的生理适温,许多同志担心能否养好蚕,通过现场参观和典型介绍,实践证明,大棚养蚕是可行的。只要解放思想,大胆试验,就一定会克服所遇到的问题;只要根据气候特点灵活运用大棚养蚕技术,就一定能养好蚕,产好茧。
    大棚养蚕在浙江还处于试验阶段,技术还不够成熟,农民接受还需要有一个过程,有些问题还必须进一步进行摸索。下一步重点:一是加强示范研究。对示范性大棚,要求建立相对集中的示范基地,能够体现现代气息,体现一定规模,体现科技含量,做到“领导看了满意、专家看了肯定、农民看了高兴”。二是总结实用性大棚养蚕技术。对实用型大棚,可因地取材,因陋就简,百花齐放,不拘一格,尊重农民意愿,不搞行政命令,不搞强迫,只要农民欢迎,使用后能提高效益就行。三是完善技术。通过各方面的试验、示范和研究,努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摸索出一套符合当地实际的、群众乐意接受的、技术比较规范的模式,为下一步在全省大范围推广创造良好的条件。四是搞好配套服务。各级农业部门要通过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培训,宣传大棚养蚕的技术难点、关键环节,把技术教给农民,使其尽快熟悉、掌握大棚养蚕技术;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技110、农业网站等信息平台,开展大棚养蚕技术专家咨询服务,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和技术难题。要帮助农民出主意,想对策,指导农民科学养蚕。还要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特别是要争取政府的投资、投入,加强扶持,以加快全省大棚养蚕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摘自《蚕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