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业全员破阵壁垒挡不住丝绸之路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11-26 08:07:00
喜也配额忧也配额
全球纺织品贸易的“后配额时代”即将到来,作为纺织品服装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这一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将会得到更充分地释放———这样一种充满喜悦的憧憬目前已经伴随着接二连三的国际贸易事件而加入了浓重的担忧气氛。中国的纺织业看到,WTO协议的贸易保障措施成为美国纺织业者更常用的武器,而另一个武器———反倾销诉讼也正在被他们打磨得雪亮。
据美国的国际贸易法专家Matthewj.McCcnkey向媒体透露,“美国纺织业者组织对中国主要出口的各类服装产品都提出了申诉。”这几乎是一个全面阻击的设想。这些申请涉及到美国每年大约19.6亿美元的进口纺织品和服装,相当于每年从中国进口总额的14%。
在今年的广交会上,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的接单行为普遍谨慎。“取消配额对那些没有准备的企业来讲并非是件好事。”绍兴彩虹庄集团董事长马建新相信自己的判断。作为“既得利益者”,他对明年纺织品出口欧美配额的放开并不乐观:“打个比方,配额是座山,现在移走了这座山,但你看到山后出现了沼泽、森林。本来你已经习惯了翻山,但现在要穿越沼泽和森林却一点经验也没有。”他说:“明年绝对不会是一片坦途,而是十面埋伏。”
专家指出,纺织品的设限与反设限斗争是中美贸易的首个热点问题。美国对华纺织品“势在必限”,而中国是“志在必争”,在配额时代如此,在无配额时代依然。而在无配额时代,美国将只针对中国采取如特保、反倾销、技术壁垒等限制,许多其他国家的同行却坐收渔利。
这里正在备战
近期以来,有关这一话题的研讨接续在各大媒体、各个纺织企业聚集的城市交错进行,政府官员、行业协会、业内专家、企业人士、新闻媒体对于所面临形势的判断空前一致。由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主办的“纺织服装企业对美洲国家开展投资合作高级研讨会”,专门探讨“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业如何面对美洲市场的问题。亚洲最大的纺织品市场———中国轻纺城所在地浙江绍兴则借召开2004中国(绍兴)国际纺织品博览会的机会,向应邀而来的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借智,专攻当地纺织产业的升级。11月10日,拥有较大规模纺织产业集群的福建省石狮市组织一些著名专家和有关企业,重点讨论了“石狮服装城在全球性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如何发挥载体作用”的问题,就重要国际贸易规则、应对贸易保护措施向纺织品出口企业紧急补课。据悉,这个讨论还以大篇幅涉及到石狮纺织服装业与珠三角、长三角纺织服装业的优劣势比较,体现出“狮子来了,先系紧自家鞋带”的机智与务实。
一系列探讨逐渐归结出两方面的担忧:首先,不少企业担心打破计划和垄断后,会出现“出口无序”的局面;第二,中国纺织品蜂拥而出,将招致进口国的反倾销和“特保”两只大棒,美国国会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纺织品进入门槛,设置更多的贸易壁垒。中国纺织品商会副会长曹新宇前不久在深圳出席有关研讨会时表达了作为业界资深人士的强烈忧虑:行业内互相压价的恶性竞争在所难免,可能导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出现量增价跌的局面。这将替欧美提供制造贸易壁垒的口实。
对应以上两种担忧,中国各方未雨绸缪的思路也逐渐清晰:内部调整出口秩序,加强行业自律,防止无序竞争;针对可能遇到的多重贸易壁垒策略,学会巧妙应用国际贸易准则,随时准备直接应对;增强国际贸易中的抗风险能力,从产业容量和市场容量两方面入手,积极进行贸易渠道拓展。这已成为业界的广泛共识。
“后配额时代”将带来什么
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纺织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低廉的劳动成本,技术含量较低,纺织品出口以量取胜,但目前这种优势正在被其他发展中国家迎头赶上。因此,中国要应对配额取消后发达国家更严格的非贸易壁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目前,在企业自发市场行为中,这种产业升级的端倪已经初现。
在近日举行的上海面料展上,宁波维科集团与英国公司合作开发的新产品———天丝面料,虽然比一般面料贵了25%,但深受客商的欢迎。这一运用生物技术开发的新产品,有望成为维科集团明年开拓国际市场的主要产品之一。此外,维科集团目前正在开发大豆纤维面料产品,其出口附加值将提高35%左右。它的宁波同行雅戈尔集团最近也把新近开发出的VP纳米面料服装产品向美国、日本等地的高端市场试销。开发新产品、提高附加值是许多企业避开“后配额时代”价格竞争风险所采取的一条重要措施。除了产品附加值上的提升外,品牌、服务、营销、环保等多方面的提升,也成为纺织企业适应“后配额时代”的重要筹码。
值得注意的是,在绍兴、义乌、宁波等地有很多纺织企业都在申请SA8000,这是一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考核,是最易被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所忽视的一项指标。由此可见,“后配额时代”所激励的企业的提升几乎达到了实质的层面,这是一份意外的“礼物”,对于习惯了用行政手段追求社会利益的人们来说,不能不感到惊喜。
“后配额时代”为我们带来的另一个“礼物”是,我们因此可能得到一份有效规范出口秩序的蓝本。
配额的放开会否导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量增价跌,引发遭遇壁垒的风险?如何规范出口,避免无序低价的内耗?以其他行业低价竞争造成的出口败绩为鉴,这成为我国许多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目前最为关心的问题,行业自律已在业界形成强烈呼声。因此,中国纺织服装业得以“天时、地利、人和”,正在着手整理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保证出口的队列从容不迫。
一位纺织企业老总的看法是,配额放开后,必须设立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相关标准,通过市场准入门槛的设置来迫使企业把好品质价格关,而不是一味地靠低价取胜。这个标准应该是综合性的,涵盖品质、价格及环保、社会责任等指标。另一家服装企业的负责人表示,行业协会应在协调行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组织会员企业在价格、数量控制等方面统一思路,规范各自经营行为,维护行业的最大利益。宁波雅戈尔进出口有限公司高级销售主管严万红表示,“与其别人管,不如自己管。”建议政府设立配额,由中央有关部门将配额发放到地方,各地商务局再对企业的规模、产品质量等进行考核,对评定合格的企业发放配额。还有一些企业则建议实施“纺织品服装出口最低价格”政策。
记者了解到,中国纺织品商会已向商务部提交了规范配额取消后纺织服装出口秩序的方案,其重点正是针对如何避免低价无序竞争情况的出现。目前,商务部正在对相关方案进行研究。
对于国际贸易这个庞大的领域来说,作为刚出道的新手,中国人无论是坐镇的政府、运筹的商会,还是第一线上的企业,无不面对着无法预期的重重考验。但有一点可以预料,就是这一过程将磨练筋骨、强健体魄,促使我们“走出去”的步伐由疾行升格为“跨栏跑”,古老的丝绸之路有可能因此得以继续向世界延伸。
全球纺织品贸易的“后配额时代”即将到来,作为纺织品服装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这一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将会得到更充分地释放———这样一种充满喜悦的憧憬目前已经伴随着接二连三的国际贸易事件而加入了浓重的担忧气氛。中国的纺织业看到,WTO协议的贸易保障措施成为美国纺织业者更常用的武器,而另一个武器———反倾销诉讼也正在被他们打磨得雪亮。
据美国的国际贸易法专家Matthewj.McCcnkey向媒体透露,“美国纺织业者组织对中国主要出口的各类服装产品都提出了申诉。”这几乎是一个全面阻击的设想。这些申请涉及到美国每年大约19.6亿美元的进口纺织品和服装,相当于每年从中国进口总额的14%。
在今年的广交会上,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的接单行为普遍谨慎。“取消配额对那些没有准备的企业来讲并非是件好事。”绍兴彩虹庄集团董事长马建新相信自己的判断。作为“既得利益者”,他对明年纺织品出口欧美配额的放开并不乐观:“打个比方,配额是座山,现在移走了这座山,但你看到山后出现了沼泽、森林。本来你已经习惯了翻山,但现在要穿越沼泽和森林却一点经验也没有。”他说:“明年绝对不会是一片坦途,而是十面埋伏。”
专家指出,纺织品的设限与反设限斗争是中美贸易的首个热点问题。美国对华纺织品“势在必限”,而中国是“志在必争”,在配额时代如此,在无配额时代依然。而在无配额时代,美国将只针对中国采取如特保、反倾销、技术壁垒等限制,许多其他国家的同行却坐收渔利。
这里正在备战
近期以来,有关这一话题的研讨接续在各大媒体、各个纺织企业聚集的城市交错进行,政府官员、行业协会、业内专家、企业人士、新闻媒体对于所面临形势的判断空前一致。由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主办的“纺织服装企业对美洲国家开展投资合作高级研讨会”,专门探讨“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业如何面对美洲市场的问题。亚洲最大的纺织品市场———中国轻纺城所在地浙江绍兴则借召开2004中国(绍兴)国际纺织品博览会的机会,向应邀而来的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借智,专攻当地纺织产业的升级。11月10日,拥有较大规模纺织产业集群的福建省石狮市组织一些著名专家和有关企业,重点讨论了“石狮服装城在全球性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如何发挥载体作用”的问题,就重要国际贸易规则、应对贸易保护措施向纺织品出口企业紧急补课。据悉,这个讨论还以大篇幅涉及到石狮纺织服装业与珠三角、长三角纺织服装业的优劣势比较,体现出“狮子来了,先系紧自家鞋带”的机智与务实。
一系列探讨逐渐归结出两方面的担忧:首先,不少企业担心打破计划和垄断后,会出现“出口无序”的局面;第二,中国纺织品蜂拥而出,将招致进口国的反倾销和“特保”两只大棒,美国国会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纺织品进入门槛,设置更多的贸易壁垒。中国纺织品商会副会长曹新宇前不久在深圳出席有关研讨会时表达了作为业界资深人士的强烈忧虑:行业内互相压价的恶性竞争在所难免,可能导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出现量增价跌的局面。这将替欧美提供制造贸易壁垒的口实。
对应以上两种担忧,中国各方未雨绸缪的思路也逐渐清晰:内部调整出口秩序,加强行业自律,防止无序竞争;针对可能遇到的多重贸易壁垒策略,学会巧妙应用国际贸易准则,随时准备直接应对;增强国际贸易中的抗风险能力,从产业容量和市场容量两方面入手,积极进行贸易渠道拓展。这已成为业界的广泛共识。
“后配额时代”将带来什么
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纺织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低廉的劳动成本,技术含量较低,纺织品出口以量取胜,但目前这种优势正在被其他发展中国家迎头赶上。因此,中国要应对配额取消后发达国家更严格的非贸易壁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目前,在企业自发市场行为中,这种产业升级的端倪已经初现。
在近日举行的上海面料展上,宁波维科集团与英国公司合作开发的新产品———天丝面料,虽然比一般面料贵了25%,但深受客商的欢迎。这一运用生物技术开发的新产品,有望成为维科集团明年开拓国际市场的主要产品之一。此外,维科集团目前正在开发大豆纤维面料产品,其出口附加值将提高35%左右。它的宁波同行雅戈尔集团最近也把新近开发出的VP纳米面料服装产品向美国、日本等地的高端市场试销。开发新产品、提高附加值是许多企业避开“后配额时代”价格竞争风险所采取的一条重要措施。除了产品附加值上的提升外,品牌、服务、营销、环保等多方面的提升,也成为纺织企业适应“后配额时代”的重要筹码。
值得注意的是,在绍兴、义乌、宁波等地有很多纺织企业都在申请SA8000,这是一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考核,是最易被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所忽视的一项指标。由此可见,“后配额时代”所激励的企业的提升几乎达到了实质的层面,这是一份意外的“礼物”,对于习惯了用行政手段追求社会利益的人们来说,不能不感到惊喜。
“后配额时代”为我们带来的另一个“礼物”是,我们因此可能得到一份有效规范出口秩序的蓝本。
配额的放开会否导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量增价跌,引发遭遇壁垒的风险?如何规范出口,避免无序低价的内耗?以其他行业低价竞争造成的出口败绩为鉴,这成为我国许多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目前最为关心的问题,行业自律已在业界形成强烈呼声。因此,中国纺织服装业得以“天时、地利、人和”,正在着手整理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保证出口的队列从容不迫。
一位纺织企业老总的看法是,配额放开后,必须设立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相关标准,通过市场准入门槛的设置来迫使企业把好品质价格关,而不是一味地靠低价取胜。这个标准应该是综合性的,涵盖品质、价格及环保、社会责任等指标。另一家服装企业的负责人表示,行业协会应在协调行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组织会员企业在价格、数量控制等方面统一思路,规范各自经营行为,维护行业的最大利益。宁波雅戈尔进出口有限公司高级销售主管严万红表示,“与其别人管,不如自己管。”建议政府设立配额,由中央有关部门将配额发放到地方,各地商务局再对企业的规模、产品质量等进行考核,对评定合格的企业发放配额。还有一些企业则建议实施“纺织品服装出口最低价格”政策。
记者了解到,中国纺织品商会已向商务部提交了规范配额取消后纺织服装出口秩序的方案,其重点正是针对如何避免低价无序竞争情况的出现。目前,商务部正在对相关方案进行研究。
对于国际贸易这个庞大的领域来说,作为刚出道的新手,中国人无论是坐镇的政府、运筹的商会,还是第一线上的企业,无不面对着无法预期的重重考验。但有一点可以预料,就是这一过程将磨练筋骨、强健体魄,促使我们“走出去”的步伐由疾行升格为“跨栏跑”,古老的丝绸之路有可能因此得以继续向世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