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纺织品加征出口税是个大意外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12-17 08:14:00
中国出人意料地决定对某些纺织品加征出口税,这种做法与其说是为了规范国内迅猛增长的纺织品行业的发展,还不如说是一种公关手段,旨在缓解一些国家对中国纺织品汹涌而入的担心,以博得国际社会的好感。
上周日晚间,中国商务部(Ministry of Commerce)宣布将提高部分纺织品的出口关税,但没有具体说明是哪些纺织品。商务部在网站上中刊载了一份包括八项措施的公告,这些举措旨在提高纺织品行业的发展水平,并防范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及成衣在全球市场上蜂拥而至。明年1月1日起,延续了长达30年之久的配额制度就将告别历史舞台,预计中国出口的纺织品将犹如潮水一般地涌入全球各国市场。
2003年,中国在全球纺织品及服装市场上的占有率仅为17%,但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预计,到2007年年底中国纺织品的市场占有率将超过50%。
中国将成为纺织品及服装行业的世界工厂,这已在众人的意料之中,但这种迅猛发展的势头令孟加拉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商惶恐不安,他们担心中国纺织业在全球市场上攻城掠地,将不可避免地侵蚀他们的市场占有率。
即使是中国纺织品及服装业的部分业内人士也对政府的上述举动感到意外,这也表明中国政府是在最后时刻才做出这项决策,并以此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全球贸易大国。还有不到3周的时间,全球贸易配额体制就将宣告结束。因此,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可能作出的任何让步也不会在1月1日前开始实施。
中国政府尚未公布加征纺织品出口税的具体细节。财政部政策法规处处长王化雪表示,如果得到国务院(State Council)批准,加征纺织品出口税的决定将从明年1月1日起生效。据多位官员介绍,出口税是根据出口数量而不是金额来决定的,这将鼓励制造商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并有助于减少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
行业管理人士表示,这些措施的商业影响会较为有限。几家纺织品制造企业的管理人士表示,他们听说每件商品加征的出口税在人民币0.5元-1元(合6-12美分)之间,征收对象可能局限于裤子、衬衫等引起最多贸易保护呼声的纺织品。这些管理人士认为,这的确会损害那些廉价纺织品制造商的利益,不过还在他们承受的范围之内。
国有纺织品生产兼贸易公司、江苏国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Jiangsu Guotai International Group)的副总经理陈晓东认为,(加征出口税)不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只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已。
欧盟(European Union)上周在中欧领导人峰会期间要求中国限制自己的纺织品出口。欧盟负责贸易问题的发言人克劳德·韦龙-雷维尔(Claude Veron-Reville)表示,欧盟正在研究中国上述决定的细节。
她表示,“我们正在评估中国政府的上述举措,判断这些措施能否解决问题,特别是能否消除发展中国家的后顾之忧。但这绝对是朝著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我们对此深感欣慰。”
亚洲国家对中国的崛起尤其感到忧心忡忡。世界银行(World Bank)在11月份的报告中预计说,柬埔寨2005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从今年预计的4.3%迅速滑落到2.4%,主要就是因为预计柬埔寨服装业出现滑坡。
中国政府的上述举动凸现出:规范全球纺织品跨国贸易数十年的配额体制临近终结,全球纺织品贸易也逐渐呈现出更加动荡的局面。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在国内外不遗余力地发起最后关头声势浩大的游说活动,希望至少要推迟废除配额体制的日期。有迹象表示,布什(George W. Bush)政府可能会此做出积极回应。
这几天,美国商务部(Commerce Department)决定从明年1月1日起采取短期措施,对进口自中国的某些商品加以限制。商务部还发出一项指令,限制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某些服装产品。新规定在防范明年年初中国纺织品进口激增方面可能会起到保护作用。美国还在受理国内某些团体要求对中国生产的几种纺织品实施保护性配额制度的诉求。
在决定对某些纺织品加征出口税之前的几个月里,中国政府始终拒绝做出让步。直到上周中国政府官员还表示,中国不会屈服于外界的压力、作出有违自由贸易原则的决策。他们担心一旦做出如此将向外界发出这样一个信号——中国可能在调整人民币汇率等方面也会向国际压力屈服。
但中国正面临著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原因是美国的纺织业和争斗了持续数十年之久的发展中国家纺织业如今捐弃前嫌、携起手来共同对抗来自中国的威胁。
今年3月,美国和土耳其的纺织品制造商共同呼吁推迟废除配额体制。此后,斯里兰卡、南非、孟加拉等国的数十个纺织业团体一致同意游说各自的政府以及WTO限制中国的纺织品出口。
除了加征出口税之外,中国政府还表示将密切关注出口信息,并要求纺织品企业披露他们的扩张计划。
但行业观察家表示,在市场经济的改革大潮中,政府意愿能否得到企业界的积极回应值得怀疑。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共有约3万家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商。虽然国有企业的出口额占纺织品及服装出口总额的36%,但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及纯外资企业的出口增长却最为迅速。外资企业出口额达到210亿美元,占行业出口总额的35%。许多民营企业都认为配额制度终结后他们的订单将大幅增加,因此纷纷添置设备,目前正面临著寻找订单的压力。
家族式牛仔装企业New Yu Feng Garment Ltd.的经理费尔德·塔姆(Felder Tam)表示,“如果我们不主动出击,别人就会抢走我们的生意。“该公司今年新建了厂房,并新招了600名壮劳力,以便迎接美国订单大量涌来的局面。
取消配额也让纺织企业可以在承受一定程度关税的前提下继续生存下去。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中国纺织企业承担的配额成本往往相当于服装出厂价的15%-20%。
配额体制的终结意味著企业不再用承受这个负担了,因此就有了支付关税及在今后生存发展的空间。红豆集团(Hongdou Group)一位姓杨的出口业务主管表示,“只要关税不是定得过高,我们就可以接受。获得出口配额给我们增添了不小的成本负担,但我们也承受下来了。”
许多中国企业称短期之内他们不准备接受长期订单。一些企业为了避免引起反倾销调查还上调了产品价格。这些举动将减缓纺织品价格的下滑趋势。一些分析师们原先认为,配额体制终结后,全球的纺织品价格将普遍下跌。
江苏国泰国际集团已经停止从欧美企业接受棉质长裤等纺热销织品的订单,因为它们都有可能受到类似配额制度的限制。陈晓东表示,“我们不敢接受这几类纺织品的订单,因为这些商品我们出口得越多,也就越容易惹祸上身。”
上周日晚间,中国商务部(Ministry of Commerce)宣布将提高部分纺织品的出口关税,但没有具体说明是哪些纺织品。商务部在网站上中刊载了一份包括八项措施的公告,这些举措旨在提高纺织品行业的发展水平,并防范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及成衣在全球市场上蜂拥而至。明年1月1日起,延续了长达30年之久的配额制度就将告别历史舞台,预计中国出口的纺织品将犹如潮水一般地涌入全球各国市场。
2003年,中国在全球纺织品及服装市场上的占有率仅为17%,但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预计,到2007年年底中国纺织品的市场占有率将超过50%。
中国将成为纺织品及服装行业的世界工厂,这已在众人的意料之中,但这种迅猛发展的势头令孟加拉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商惶恐不安,他们担心中国纺织业在全球市场上攻城掠地,将不可避免地侵蚀他们的市场占有率。
即使是中国纺织品及服装业的部分业内人士也对政府的上述举动感到意外,这也表明中国政府是在最后时刻才做出这项决策,并以此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全球贸易大国。还有不到3周的时间,全球贸易配额体制就将宣告结束。因此,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可能作出的任何让步也不会在1月1日前开始实施。
中国政府尚未公布加征纺织品出口税的具体细节。财政部政策法规处处长王化雪表示,如果得到国务院(State Council)批准,加征纺织品出口税的决定将从明年1月1日起生效。据多位官员介绍,出口税是根据出口数量而不是金额来决定的,这将鼓励制造商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并有助于减少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
行业管理人士表示,这些措施的商业影响会较为有限。几家纺织品制造企业的管理人士表示,他们听说每件商品加征的出口税在人民币0.5元-1元(合6-12美分)之间,征收对象可能局限于裤子、衬衫等引起最多贸易保护呼声的纺织品。这些管理人士认为,这的确会损害那些廉价纺织品制造商的利益,不过还在他们承受的范围之内。
国有纺织品生产兼贸易公司、江苏国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Jiangsu Guotai International Group)的副总经理陈晓东认为,(加征出口税)不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只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已。
欧盟(European Union)上周在中欧领导人峰会期间要求中国限制自己的纺织品出口。欧盟负责贸易问题的发言人克劳德·韦龙-雷维尔(Claude Veron-Reville)表示,欧盟正在研究中国上述决定的细节。
她表示,“我们正在评估中国政府的上述举措,判断这些措施能否解决问题,特别是能否消除发展中国家的后顾之忧。但这绝对是朝著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我们对此深感欣慰。”
亚洲国家对中国的崛起尤其感到忧心忡忡。世界银行(World Bank)在11月份的报告中预计说,柬埔寨2005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从今年预计的4.3%迅速滑落到2.4%,主要就是因为预计柬埔寨服装业出现滑坡。
中国政府的上述举动凸现出:规范全球纺织品跨国贸易数十年的配额体制临近终结,全球纺织品贸易也逐渐呈现出更加动荡的局面。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在国内外不遗余力地发起最后关头声势浩大的游说活动,希望至少要推迟废除配额体制的日期。有迹象表示,布什(George W. Bush)政府可能会此做出积极回应。
这几天,美国商务部(Commerce Department)决定从明年1月1日起采取短期措施,对进口自中国的某些商品加以限制。商务部还发出一项指令,限制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某些服装产品。新规定在防范明年年初中国纺织品进口激增方面可能会起到保护作用。美国还在受理国内某些团体要求对中国生产的几种纺织品实施保护性配额制度的诉求。
在决定对某些纺织品加征出口税之前的几个月里,中国政府始终拒绝做出让步。直到上周中国政府官员还表示,中国不会屈服于外界的压力、作出有违自由贸易原则的决策。他们担心一旦做出如此将向外界发出这样一个信号——中国可能在调整人民币汇率等方面也会向国际压力屈服。
但中国正面临著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原因是美国的纺织业和争斗了持续数十年之久的发展中国家纺织业如今捐弃前嫌、携起手来共同对抗来自中国的威胁。
今年3月,美国和土耳其的纺织品制造商共同呼吁推迟废除配额体制。此后,斯里兰卡、南非、孟加拉等国的数十个纺织业团体一致同意游说各自的政府以及WTO限制中国的纺织品出口。
除了加征出口税之外,中国政府还表示将密切关注出口信息,并要求纺织品企业披露他们的扩张计划。
但行业观察家表示,在市场经济的改革大潮中,政府意愿能否得到企业界的积极回应值得怀疑。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共有约3万家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商。虽然国有企业的出口额占纺织品及服装出口总额的36%,但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及纯外资企业的出口增长却最为迅速。外资企业出口额达到210亿美元,占行业出口总额的35%。许多民营企业都认为配额制度终结后他们的订单将大幅增加,因此纷纷添置设备,目前正面临著寻找订单的压力。
家族式牛仔装企业New Yu Feng Garment Ltd.的经理费尔德·塔姆(Felder Tam)表示,“如果我们不主动出击,别人就会抢走我们的生意。“该公司今年新建了厂房,并新招了600名壮劳力,以便迎接美国订单大量涌来的局面。
取消配额也让纺织企业可以在承受一定程度关税的前提下继续生存下去。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中国纺织企业承担的配额成本往往相当于服装出厂价的15%-20%。
配额体制的终结意味著企业不再用承受这个负担了,因此就有了支付关税及在今后生存发展的空间。红豆集团(Hongdou Group)一位姓杨的出口业务主管表示,“只要关税不是定得过高,我们就可以接受。获得出口配额给我们增添了不小的成本负担,但我们也承受下来了。”
许多中国企业称短期之内他们不准备接受长期订单。一些企业为了避免引起反倾销调查还上调了产品价格。这些举动将减缓纺织品价格的下滑趋势。一些分析师们原先认为,配额体制终结后,全球的纺织品价格将普遍下跌。
江苏国泰国际集团已经停止从欧美企业接受棉质长裤等纺热销织品的订单,因为它们都有可能受到类似配额制度的限制。陈晓东表示,“我们不敢接受这几类纺织品的订单,因为这些商品我们出口得越多,也就越容易惹祸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