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浙江要重振丝路雄风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11-21 08:07:00
品牌缺失,不仅让中国丝绸业尝到了终端产品国际竞争乏力的痛楚,同时还波及低端产品生存空间。为此,明年高档丝绸标志将应运而生——
  国际纯羊毛标志将不再“孤单”。
从明年起,一个能与之比肩的标识——高档丝绸认证标志,将被广泛使用在高档真丝围巾、领带、丝绸服装这类丝绸制品上。
来自中国丝绸协会的权威消息说,目前围绕丝绸标志认证相关准备工作已就绪,正在上报国家商标局审核。
消息一经披露,当即在行业内外激起阵阵涟漪,连国外丝绸商都投来了关注的目光——不久前在“世界绸都”意大利科莫举办的第24届国际丝绸协会大会上,不少国外代表都向中国代表询问起此事。
确实,丝绸标志的应运而生,绝非只是为了给产品发放一张“身份证”,便于消费者区分真丝与非真丝那般简单。其背后可谓大有深意。
丝绸大国的尴尬:品牌缺失
头顶“丝绸故乡”光环的中国,单就茧丝绸产量及所占国际贸易份额而言,无疑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丝绸第一大生产和贸易国。但身为“丝绸大国”一直来却有一个隐痛难以排解: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在国际上叫得响的丝绸品牌。
刚刚从欧洲考察归来的浙江丝绸科技有限公司专家周颖对此感触颇深:在意大利,一条真丝乔其纱围巾,售价数十欧元,品牌好的可卖到200多欧元,丝绸领带的价格也在一条几十欧元到100多欧元不等。相比之下,我们领带的“身价”要低得多,“领带之乡”嵊州每年出口的领带多达1.5亿条,占世界领带销售量的1/3左右,但平均每条的售价只有20元人民币多一点。更让人尴尬的是,那些“高身价”的领带有不少就是用中国丝绸生产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我们国内贴牌生产的!
这固然可以折射出品牌的巨大影响力,但它所蕴含的痛楚也格外尖锐。日前来杭参加西博会国际丝绸展的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樊迅说,浙江丝绸服装的质地在全国属拔尖,但外销出口的价格只有意大利、法国产品的1/6,韩国的1/2,我们拿不出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只能赚点加工费、原料费,眼睁睁地看着高额的品牌利润被外商拿走。
没有响当当的品牌支撑,丝绸大国只能怅然地徘徊在“丝绸强国”这道门槛前。
低端生存空间受挤压
对国内丝绸行业而言,由于品牌的缺失,终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始终难成大气候,更多只能在产业链中端即向国外提供生丝之类的原料性产品等环节上下功夫。即便如此,眼下的情势也不容乐观,可以用“强敌环伺”来形容。
“我国在国际上占优势地位的茧丝绸原料产品正面临着周边国家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省茧丝绸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施慧萍不无担忧地说。
目前我国茧丝年出口量占到世界茧丝贸易总量的80%以上,一些发达国家和经济组织为打破我国的主导地位,正处心积虑地竭力扶持一些竞争对手来“争食”。特别是印度、泰国近年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印度绸、泰绸与我国争夺欧美市场,对我国的丝绸出口构成了不小的压力。加上今年茧丝价格大幅非理性波动及国家调整退税政策,生丝价格一路走高,从每吨12万元飙升至18万元,过高的价格已影响到我国丝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竞争对手集群的羽翼渐丰,我国丝绸业自有品牌尤其是自有知名品牌的匮乏,又使我们暴露在国外反倾销强大火力之下。省外经贸厅一位人士透露说,最近印度开始对我国2A级及以下生丝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对白绸进行海关等级复验,浙江作为产量、出口量均占据全行业一半的丝绸大省,首当其冲受到“阻击”,对印度市场出口压力骤增。
产业链终端积弱已久,前端优势又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两头夹击,让业界上下感受到了创立推广自有品牌的紧迫性。
丝绸标志:品牌战略的“试金石”
国际纯羊毛标志的成功推广与使用,不仅有效遏制了假冒伪劣产品在全球的蔓延,同时也确立、巩固了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两个羊毛生产大国在国际羊毛市场上的地位。这对我国丝绸业的借鉴与触动是巨大的。业界人士一个普遍的观点是,高档丝绸标志的创立、推行,标志着我国丝绸业开始真正发力切入产业链的高端,由原料性产品竞争转向终端产品、品牌竞争。
事实上,意大利的丝绸产品之所以闻名世界,固然与它领先世界的印染后整理加工技术有关,但其出众的品牌战略也是有目共睹。据省经贸委专家介绍,意大利丝绸工业目前所统一使用的Seri.co商标,涵盖了主业1000家公司和相关的400家其他公司,用于围巾、披肩、家具织物、泳衣等丝织物,对原料制成品的质量和可信性起到权威的保证作用,大大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浙江省丝绸协会会长王伟认为,意大利同行已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但我们的丝绸产品质量、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而在丝绸标志正式出台后,应选择一批有知名度、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组成丝绸标志推广使用的核心层,主要在那些获得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称号,或已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市场信誉过硬的优质产品上推行。
在浙江凯喜雅丝绸公司总经理胡金根看来,丝绸标志的推行无疑是品牌战略的一种强化方式,但品牌战略的根基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产品身上。国产丝绸终端产品之所以长期以来无法在国际市场上昂起头来,除了丝绸印染后整理水平确实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外,产品是否符合国际潮流的时尚节拍,也值得企业深思。鉴于真丝产品过于“娇贵”的特性,现在国外消费者开始崇尚天然蚕丝与其他纤维混织的丝绸产品,既抗皱又可机洗,如何适时调整我们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样十分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