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下半年茧价可能回落到正常水平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03-22 09:22:00
自2003年以来,由于国内外市场上丝绸需求量不断增加,丝绸销路一直看好,内外销的走旺拉动了蚕茧的交易价。在广东,去年全年平均茧价为18.82元/公斤,最高时达到36元/公斤,大幅攀升到二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业内人士预测,根据当前形势分析,今年蚕茧价格上升的空间较小,在上半年仍保持在高位运行的缓冲期,下半年茧价可能将回落至正常水平。
始兴茧价全省最高
“去年,茧价就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市场根本无法控制!”始兴县金兴茧丝绸公司副总经理龙毅强这样形容去年蚕茧行情,去年5月14日,当地首批春茧上市,价格达16元/公斤;一个星期后,茧价升至16元/公斤;进入6月,茧价飙升到24元/公斤;下半年后,价格还是一路暴涨,26元/公斤、30元/公斤、32元/公斤……至1月中旬,最后一批茧创下了36元/公斤的全省最高记录。就始兴而言,去年的当地保护收购价是13元/公斤,而实际市场收购均价已达26元/公斤。
其实,不仅是质量较高的始兴蚕茧价格暴涨,阳春、化州、遂溪、徐闻等产桑主产区的价格也是大幅飙升。据省丝绸集团公司总经理柯惠琪透露,去年广东茧价创近20年新高,全年平均茧价18.82元/公斤。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省桑园面积60万亩,新增扩种17万亩,生产蚕种106万张,蚕茧70万担。预计,今年全省桑园面积将增至80万亩,增长20%,生产蚕种130万张,生产蚕茧100万担,增长30%以上。
去年茧丝缺口25%
业内人士透露,由于去年国内一些蚕桑产区遭灾害性气候和病虫害等的影响,全国总体上增加不多。特别是秋茧生产,因灾害性气候、环境污染、农药中毒等,暴发了大面积的桑蚕病虫害,产量和质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由于中西部产区生产的增加,使全国秋茧生产估计减产不到5%。据统计,去年全国桑蚕茧总产量为58.42万吨,比去年增加约6.78%。
去年茧价格走高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丝绸需求量在增加。去年,我国全年出口折丝量9.7万吨左右,同比增长约8%。加上前年“寅吃卯粮”转到去年来的缺口,多数企业的干茧库存已严重不足。按正常的原料消费进度,全年茧丝供应总的缺口估计在25%左右。因此,明年上半年缫丝厂预计将有3个月左右的原料供应短缺期。
因此,去年以来,茧丝交易市场的现货价一般都高于合同订购价,并有推着合同订购价走的现象,说明行情是有其供求关系的实质基础支持的。当然,不排除11月初以后,价格投机炒作成分在加大。
经营风险比往年大
不过,龙毅强等业内人士对于今年我国的丝绸行业,尤其是蚕丝、蚕茧的交易价并不乐观。他们普遍认为,如今丝绸需求量不断增加的现象只是去年需求量增加的一个滞后期。由于往年增加的基数大,今年市场的需求不大可能持续往年的增长量,上半年以至全年的出口量增幅可能有所回落。同时,增幅回落也就意味着蚕丝、蚕茧的交易价继续走高的可能性不大。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今年高质量、高品位的茧丝需求量将不断增加,目前我国的茧丝生产跟不上需求的发展,今年将出现优质茧、高档丝难求的普遍现象。从全国的蚕茧生产和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看,在今年上半年内要填补近年积累的供应缺口是困难的。因此,预计今年上半年的茧丝行情总体上仍将看好。但在利空因素的作用下,价格将可能逐步回归。
同时,今年春茧生产虽然会因某些主产区蚕种供应紧张和其它种种制约,但由于去年创纪录的茧价刺激,很多地区种桑养蚕的积极性高涨,春茧生产将有大幅度增加。
信息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