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纱线市场还能旺起来吗?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6-03-17 10:07:00
一周来,国内棉花市场持续弱市,山东魏桥连续下调棉花采购价格更是让地产棉市场出现恐慌性下跌,棉商“亏本甩卖”的不在少数,山东、河北地区棉价跌幅平均在200元/吨左右,其他地区国产棉量价也均有走低。涤纶短纤弱市盘整,部分市场直纺短纤价格仍不断下调。粘胶短纤销售平稳,由于下游产品走势偏弱,粘短厂家的联合提价行为并未得到下游人棉纱市场的积极反应。
由于棉价下跌,下游坯布面料市场也没有明显改观,目前棉纱销售转冷。虽然商家普遍认为棉价、纱价跌幅不会太大,但对后市信心不足,目前以加大推销力度为主。
政策方面,中国棉花进口贸易规则??《中棉协条款》于3月7日修订完成。中国输欧、美受限纺织品第二轮招标将于4月3日进行。
以下跌为开局的3月棉纺市场,让商家始料不及,在进口棉大量危及国内棉市、纺织品出口接单不利,人民币升值压力有增无减的3月里,传统的旺季是否还能旺起来?
一、纱线行情评述
纯棉纱行情转弱。由于国内棉价近日下跌明显,山东、河北等地3级棉价格已经降至14000-14200元/吨,个别企业毛重提货价格仅为13950元/吨,部分地区棉价累计跌幅甚至达到500元/吨。棉纱产品行情也开始下滑,专业市场上棉纱销售困难,部分产品价格也出现下调。目前C32s市场中心价格在19700元/吨左右,比前期有100-200元/吨下跌,往年同期销售比较好的普梳C60s今年行情也提前转淡。目前市场销售主体以OE7s、10s、C32s、C40s等常规品种为主,C16s、C21s下游需求略有上升,主要用与纯棉纱卡的织制。
纯涤纱量价两低。纯涤纱销势不佳,部分商家反映当前销售量甚至不如去年同期的1/4,主要由于目前织厂手中定单不多,原有面料库存尚未销售完毕,对涤纱需求非常有限制。T32s、T50s市场中心价格分别在13700元/吨、15800元/吨左右,较前期有200元/吨左右下跌。上游涤纶短纤中心价格保持稳定,约在10500元/吨,但不少市场成交价格仅为10200元左右,江苏市场1.4D×38mm直纺涤纶短纤维成交低端价位仅在10000-10100元/吨。预计短期内纯涤纱仍然难以脱离原料行情的牵连。
人棉纱弱市盘整。本周人棉纱持续弱市盘整,部分市场价格有100-200元/吨下跌。如盛泽R30s有16700元/吨跌至16500元/吨,其他规格产品也有百元左右的下跌。本周粘胶短纤维行业的联合提价并未给人棉纱市场带来明显影响。目前粘短报价有100元/吨的上提,中心价格在12900元/吨,高端价位涨至13200-13300元/吨,低端价格在12700元/吨。人棉纱价格基本保持不变,由于人棉纱季节性需求并未到来,估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棉纱价格将保持平稳。
二、纱市现象讨论:3月市场能否转旺?
目前棉纺市场弥漫悲观气氛,棉商亏本甩卖自不必说,由于原料行情低迷,纱价不涨反跌,销售形势也比较差,纱线厂家和经销商对3月市场能否如期转旺也普遍信心不足。后市棉纺市场是否会有好转,笔者将从影响市场的多空因素进行讨论。
一、利空因素:
棉价持续下跌,但销售形势并没有明显好转。在低价外棉的巨大诱惑下,棉纺企业对国产棉采购积极性不高。棉花企业的“大甩卖”并未激发纺织企业足够的购买兴趣。即使有成交,棉纺企业乘机压价、赊购的现象也比较多。
反而,由于棉价盘整,纱线价格难以提升,纺织企业为增大利润空间、降低成本,对使用外棉兴趣有增无减。据统计,在春节后的五周里,中国平均装运美棉4.6万吨。占美棉总出口装运量的比重由节前的39%上升至节后的51%。
纺织企业的“厚此薄彼”影响了国产棉顺利向下流通,国内棉花市场即使能够有所企稳,棉市仍可能进入棉企不卖、纺企不买的僵局。
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自从外汇市场春节后重新开市以来,人民币汇率几乎天天升值,且升值步伐逐步加快,美国加息进程也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3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表示,温家宝总理今年改善汇率体制的保证意味着政府将使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活。在一些纺织品外贸行业中,已经出现“两会”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骤然升至1:7.8的传言。由于国内纺织行业利润率仅在2%-5%,升值产生的影响相当于抹平行业利润,不少纺织企业特别是以外销为主的企业,在接单时显得格外小心,也造成了不少外贸定单的流失。可以说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存在,对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可能大大高于出口配额成本过高造成的定单流失影响。
利多因素
下游坯布面料市场渐有起色。目前坯布市场虽然启动缓慢,但市场成交量逐渐放大,已经基本接近正常水平。据统计,目前织里棉布城市场日均成交量达300万米左右,常规品种整体价位平稳,全棉帆布、全棉牛仔布面料的销售已日益走动之势。整个市场交易以“春装”面料为主体,虽然产品价格没有提升,但品种交易量增幅明显。预计后市坯布市场季节性需求将拉动纱线市场产品需求。
另外,3月是国内纺织市场传统的出口旺季。在高配额成本的影响下,虽然纺织企业接单会受到影响,但以受限产品的数量和范围来看,还不足以改变出口旺季的传统。另外,2006年度输欧、输美纺织品出口第二次招标即将在4月初开始进行,企业在获得出口配额的同时也将加大相关产品的出口。棉纺原料及纱布产品的需求都将有所增加。
信息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