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纺织品配额“僧多粥少” 出口小企业四处寻找救命草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5-07-28 08:01:00
连日来,喜忧参半成为纺织业界对配额分配的主流感受。不少企业抱怨自己分到的配额微乎其微,以至毫无价值可言。业内人士指出,在分得配额的5718家企业中,约65%的企业分得配额数量仅1000件,不到20000美元,难于接单;30%的企业分得配额不到500件;11%的企业分得配额不到100件,这些企业分到了配额,但却无法使用
《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暂行)》开始实施几天来,一些曾热盼《办法》出台的企业却由于配额太少而无法顺利出口。据估算,在全国分得配额的5718家企业中,约65%的企业将难于接单,而30%获得500件以下配额的企业根本无法使用。
到手的配额 难于派用场
由于商务部给出的配额很少,很多小企业都想“借船出海”问大公司要配额,但分得较多配额的企业依旧感到配额紧张。业内人士指出,“通常,客户下单最少也有两三千件,1000件以下的配额根本没法用。那些拿到几件、几十件配额的企业很可能放弃,上百件的则可考虑和别人拼一个集装箱出口。
据记者了解,全国分到毛衫配额的1796家企业中,1126家的配额不满1000件,有310家的配额还不满100件。
另据权威人士分析指出,在此次配额分配过程中,1%的企业获得了25%的配额,5%的企业获得了50%的配额,10%的企业获得了65%的配额。长三角地区分得了52%以上的配额,而江、浙、沪、鲁、粤之外的其他省份仅分得不到15%的配额,中西部地区就更少了,完全按照出口业绩来分配必然导致中西部地区的纺织发展资源变得更为缺乏,地区间的不平衡越拉越大,不利于全国纺织产业的总体发展和结构调整。
出口大比拼 争过独木桥
尽管许多公司已在7月20日之前的“真空期”内对欧出运了大量产品,但这种突击出口对于众多出口企业来说依然于事无补。
据记者了解,自6月11日中欧达成纺织品贸易协定起至《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暂行)》实施,中国的出口纺织企业经历了一场心惊肉跳的“出口大比拼”,一来为了提高出口基数给自己增加配额,二来想在美国封关前把下半年订单全部完成。然而,美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7月15日,美国已对来自中国的四类纺织品封关,要求立即停止出运的分别是棉制针织衬衫、棉制及人纤制内衣裤、棉制裤子和人纤制针织衬衫。
另据中国海关的监测,截止到7月12日,对美出口的4类产品中已有大量的在途货物或已到港货物无法进入美国市场。
日前,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已一再发出相关通知让企业配合,但众多纺织企业还是争先恐后地挤在欧美这座“独木桥上,这样必会导致超负荷,最终受损失的还是企业自身。“虽然此前已多次发出类似预警,但这次是我们第一次发出最高级别的预警。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据介绍,目前,棉制裤等产品的出运量已超出美方限额三成,但中方企业的出口仍源源不断。商会担心的是美方要等到封关时才会对出口亮出红灯,所以企业不该抱着抢占剩余数量的侥幸心理。
四面巧突围 熬过困难期
“我们集团下边有6家生产型企业,现在不是在寻找国内外的注资,就是在寻找合作方进行股权转让,再不抓紧时间行动,恐怕企业难以维持!沈阳某集团公司的负责人如是说。虽然有些市场没有政策限制,但由于企业对欧美的订单已经提前签订了,改变目前的出口结构难度会很大。为此,企业寻找合作伙伴将是一个折中的选择。
与此同时,大部分出口企业都在调整目标市场、整合产品结构。主要是积极寻找欧美以外的其它地区客户,增加纺织品对非欧美市场的出口份额;一些企业则通过各种渠道开源节流,为其他出口企业代加工,熬过“困难时期。
业内人士认为,一些进口国对中国部分纺织品设限已是现实问题。如果商务部不采取措施,任凭企业抢运出关直至受限数量出完为止,不仅使得贸易环境更加不稳定,而且我国出口企业的议价能力将有所降低。如果采取措施,商务部必须按照一个合理的、可操作的方式让各个企业知道应该出多少量。可以想像的是,对企业而言,任何标准的出台必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但是,商务部必须统筹考虑整个纺织业的整体利益。
现在中国的纺织品对外贸易结构中,低附加值的制成品所占比重过大,高新科技产品对外出口虽然增长迅速,但比重仍然较小。面对出口的数量限制,纺织品出口不能再走“以量取胜”的道路。国内纺织企业应当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增加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出口,走以质取胜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