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8000成订单条件 “道德认证”危及长三角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03-31 07:43:00
这几天,浙江杉杉集团进出口部的负责人方迅正为SA8000标准认证而烦恼。预计今年5月1日前,美国、欧盟一些国家将开始强制推广这个标准认证。该认证将劳工权利与订单挂钩,主要约束出口企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方迅说:“SA8000标准认证的强制推行,对杉杉集团的出口肯定有影响。该认证无疑将使服装出口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SA8000成订单附加条件
作为全球第一个“社会道德责任认证标准”,SA8000标准认证要求企业在赚钱的同时也要承担社会责任。在对工作环境、员工健康与安全、员工培训、薪酬、工会权利等具体问题上,该标准都有最低要求。近年来,该认证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
有报道说,现在有超过50%的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表示,如果该标准实施,将重新与中国企业签订采购合同。
大部分企业将陷认证危机
目前,全球已获SA8000标准认证证书的259家企业组织中,我国仅42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法律部律师王涛说:“如果现在就严格执行SA8000认证制度,将使我国大部分企业陷入认证危机。”
SA8000标准认证高昂的成本让珠三角企业头痛不已。有报道说,东莞一家鞋厂请专业人士对照该标准为他们的企业做了一个初步预算,结果发现仅最低工资标准一项就要增加支出300万元,“这个企业根本做不到”。
王涛表示,SA8000标准认证遵循的首要法律依据是所在国法律,而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这对一些劳动力密集的行业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事”。
安踏(中国)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林云霞认为,对中国的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延长劳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长三角企业普遍缺乏认知
记者近日致电长三角一些企业管理层人士发现,他们对SA8000标准认证普遍缺乏认知。
上海服装纺织协会秘书长徐秀清说,目前还没有对有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苏州天河纺织品有限公司经理钱林江表示,他对SA8000标准认证非常感兴趣,希望记者能传真一些资料给他,“以期尽快了解”。另外还有很多企业表示,暂时没有接到出口商对他们提出有关这一认证标准的要求。
同时,也有少数企业就此表达看法。浙江杰克工业缝纫机有限公司总经理阮吉祥说:“我们较早知道了这个标准,目前已做好应对准备。我们没有用童工,也有条件完善的员工宿舍,我们还有与其他国内企业一样建立了工会。”
长期关注长三角企业劳资关系的华东政法学院教授董保华认为,目前珠三角部分企业已经陷入“认证危机”,但长三角企业也同样面临这一问题。
贸易壁垒还是国际通行证?
对于美国、欧盟一些国家将强制推广SA8000标准认证一事,有报道说,国家认监委有关人士表示,该消息是否属实从政府层面上还未能确定,但认监委将密切关注与跟踪,并在适当时候推出相应措施。
中国企业家联合会有关人士认为,SA8000标准认证并非国际通行标准,对中国并不适用。人大劳动关系学院教授常凯则表示,这个认证并非为所有跨国公司使用,比如NIKE公司在亚洲区使用的就是由美国公平劳工协会制定的FLA标准。
广东省社科院专家黎友焕指出,该标准认证是美国方面根据欧美国家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制定的,一些条款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适宜。一些专家认为,“这很可能是美国以‘人权’为幌子为遏制中国出口设置的贸易壁垒”。
但也有专家指出,该标准本质没错,成为企业产品的“国际通行证”将是大势所趋。从长远看,SA8000标准认证将促进出口企业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这是好事。企业及政府部门不应有抵触情绪,而应该积极应对,及早通过认证。
SA8000标准认证最低要求
社会道德责任标准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或简称SA8000。它在下列领域指定了最低要求:
童工:企业必须按照法律控制最低年龄、工作时间和安全工作范围。
强制雇佣:企业不得进行或支持使用强制劳工或在雇佣中使用诱饵或要求抵押金,企业必须允许雇员轮班后离开并允许雇员辞职。
健康安全:企业须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对事故伤害的防护,健康安全教育,卫生清洁维持设备和常备饮用水。
工人结社的自由和集体谈判权:企业尊重全体人员组成和参加所选工会并集体谈判的权利。
工作时间:公司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经常要求员工一周工作超过48小时,并且每7天至少应有一天休假;每周加班时间不超过12小时,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及短期业务需要时不得要求加班;且应保证加班能获得额外津贴。
工资:公司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不应低于法律或行业的最低标准,并且必须足以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并以员工方便的形式如现金或支票支付;对工资的扣除不能是惩罚性的;应保证不采取纯劳务性质的合约安排或虚假的学徒工制度以规避有关法律所规定的对员工应尽的义务。(东方早报/吴鹏)
相关报道:SA8000标准主要内容
1.有关核心劳工标准
(1)童工。公司不应使用或者支持使用童工,应与其他人员或利益团体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儿童和应受当地义务教育的青少年的教育,不得将其置于不安全或不健康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下。
(2)强迫性劳动。公司不得使用或支持使用强迫性劳动,也不得要求员工在受雇起始时交纳“押金”或寄存身份证件。
(3)自由权。公司应尊重所有员工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
(4)歧视。公司不得因种族、社会阶层、国籍、宗教、残疾、性别、性取向、工会会员或政治归属等而对员工在聘用、报酬、训练、升职、退休等方面有歧视行为;公司不能允许强迫性、虐待性或剥削性的性侵扰行为,包括姿势、语言和身体的接触。
(5)惩戒性措施。公司不得从事或支持体罚、精神或肉体胁迫以及言语侮辱。
2.工时与工资
(1)公司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经常要求员工一周工作超过48小时,并且每7天至少应有一天休假;每周加班时间不超过12小时,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及短期业务需要时不得要求加班;且应保证加班能获得额外津贴。
(2)公司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不应低于法律或行业的最低标准,并且必须足以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并以员工方便的形式如现金或支票支付;对工资的扣除不能是惩罚性的;应保证不采取纯劳务性质的合约安排或虚假的学徒工制度以规避有关法律所规定的对员工应尽的义务。
3.健康与安全:公司应具备避免各种工业与特定危害的知识,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采取足够的措施,降低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尽量防止意外或健康伤害的发生;为所有员工提供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包括干净的浴室、洁净安全的宿舍、卫生的食品存储设备等。
4.管理系统:公司高管层应根据本标准制定符合社会责任与劳工条件的公司政策,并对此定期审核;委派专职的资深管理代表具体负责,同时让非管理阶层自选一名代表与其沟通;建立适当的程序,证明所选择的供应商与分包商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SA8000于1997年8月出台。截至今年8月,全世界36个国家共259家企业组织获得认证,其中我国42家企业组织获得认证。
SA8000成订单附加条件
作为全球第一个“社会道德责任认证标准”,SA8000标准认证要求企业在赚钱的同时也要承担社会责任。在对工作环境、员工健康与安全、员工培训、薪酬、工会权利等具体问题上,该标准都有最低要求。近年来,该认证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
有报道说,现在有超过50%的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表示,如果该标准实施,将重新与中国企业签订采购合同。
大部分企业将陷认证危机
目前,全球已获SA8000标准认证证书的259家企业组织中,我国仅42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法律部律师王涛说:“如果现在就严格执行SA8000认证制度,将使我国大部分企业陷入认证危机。”
SA8000标准认证高昂的成本让珠三角企业头痛不已。有报道说,东莞一家鞋厂请专业人士对照该标准为他们的企业做了一个初步预算,结果发现仅最低工资标准一项就要增加支出300万元,“这个企业根本做不到”。
王涛表示,SA8000标准认证遵循的首要法律依据是所在国法律,而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这对一些劳动力密集的行业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事”。
安踏(中国)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林云霞认为,对中国的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延长劳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长三角企业普遍缺乏认知
记者近日致电长三角一些企业管理层人士发现,他们对SA8000标准认证普遍缺乏认知。
上海服装纺织协会秘书长徐秀清说,目前还没有对有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苏州天河纺织品有限公司经理钱林江表示,他对SA8000标准认证非常感兴趣,希望记者能传真一些资料给他,“以期尽快了解”。另外还有很多企业表示,暂时没有接到出口商对他们提出有关这一认证标准的要求。
同时,也有少数企业就此表达看法。浙江杰克工业缝纫机有限公司总经理阮吉祥说:“我们较早知道了这个标准,目前已做好应对准备。我们没有用童工,也有条件完善的员工宿舍,我们还有与其他国内企业一样建立了工会。”
长期关注长三角企业劳资关系的华东政法学院教授董保华认为,目前珠三角部分企业已经陷入“认证危机”,但长三角企业也同样面临这一问题。
贸易壁垒还是国际通行证?
对于美国、欧盟一些国家将强制推广SA8000标准认证一事,有报道说,国家认监委有关人士表示,该消息是否属实从政府层面上还未能确定,但认监委将密切关注与跟踪,并在适当时候推出相应措施。
中国企业家联合会有关人士认为,SA8000标准认证并非国际通行标准,对中国并不适用。人大劳动关系学院教授常凯则表示,这个认证并非为所有跨国公司使用,比如NIKE公司在亚洲区使用的就是由美国公平劳工协会制定的FLA标准。
广东省社科院专家黎友焕指出,该标准认证是美国方面根据欧美国家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制定的,一些条款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适宜。一些专家认为,“这很可能是美国以‘人权’为幌子为遏制中国出口设置的贸易壁垒”。
但也有专家指出,该标准本质没错,成为企业产品的“国际通行证”将是大势所趋。从长远看,SA8000标准认证将促进出口企业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这是好事。企业及政府部门不应有抵触情绪,而应该积极应对,及早通过认证。
SA8000标准认证最低要求
社会道德责任标准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或简称SA8000。它在下列领域指定了最低要求:
童工:企业必须按照法律控制最低年龄、工作时间和安全工作范围。
强制雇佣:企业不得进行或支持使用强制劳工或在雇佣中使用诱饵或要求抵押金,企业必须允许雇员轮班后离开并允许雇员辞职。
健康安全:企业须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对事故伤害的防护,健康安全教育,卫生清洁维持设备和常备饮用水。
工人结社的自由和集体谈判权:企业尊重全体人员组成和参加所选工会并集体谈判的权利。
工作时间:公司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经常要求员工一周工作超过48小时,并且每7天至少应有一天休假;每周加班时间不超过12小时,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及短期业务需要时不得要求加班;且应保证加班能获得额外津贴。
工资:公司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不应低于法律或行业的最低标准,并且必须足以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并以员工方便的形式如现金或支票支付;对工资的扣除不能是惩罚性的;应保证不采取纯劳务性质的合约安排或虚假的学徒工制度以规避有关法律所规定的对员工应尽的义务。(东方早报/吴鹏)
相关报道:SA8000标准主要内容
1.有关核心劳工标准
(1)童工。公司不应使用或者支持使用童工,应与其他人员或利益团体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儿童和应受当地义务教育的青少年的教育,不得将其置于不安全或不健康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下。
(2)强迫性劳动。公司不得使用或支持使用强迫性劳动,也不得要求员工在受雇起始时交纳“押金”或寄存身份证件。
(3)自由权。公司应尊重所有员工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
(4)歧视。公司不得因种族、社会阶层、国籍、宗教、残疾、性别、性取向、工会会员或政治归属等而对员工在聘用、报酬、训练、升职、退休等方面有歧视行为;公司不能允许强迫性、虐待性或剥削性的性侵扰行为,包括姿势、语言和身体的接触。
(5)惩戒性措施。公司不得从事或支持体罚、精神或肉体胁迫以及言语侮辱。
2.工时与工资
(1)公司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经常要求员工一周工作超过48小时,并且每7天至少应有一天休假;每周加班时间不超过12小时,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及短期业务需要时不得要求加班;且应保证加班能获得额外津贴。
(2)公司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不应低于法律或行业的最低标准,并且必须足以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并以员工方便的形式如现金或支票支付;对工资的扣除不能是惩罚性的;应保证不采取纯劳务性质的合约安排或虚假的学徒工制度以规避有关法律所规定的对员工应尽的义务。
3.健康与安全:公司应具备避免各种工业与特定危害的知识,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采取足够的措施,降低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尽量防止意外或健康伤害的发生;为所有员工提供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包括干净的浴室、洁净安全的宿舍、卫生的食品存储设备等。
4.管理系统:公司高管层应根据本标准制定符合社会责任与劳工条件的公司政策,并对此定期审核;委派专职的资深管理代表具体负责,同时让非管理阶层自选一名代表与其沟通;建立适当的程序,证明所选择的供应商与分包商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SA8000于1997年8月出台。截至今年8月,全世界36个国家共259家企业组织获得认证,其中我国42家企业组织获得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