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即墨市服装业快速发展的奥秘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01-25 08:07:00
即墨,青岛服装业的雄风
即墨是青岛服装城,正酝酿和蓄发着重振青岛服装业的雄风。“即发”、“红领”、“一诺”、“好事中”、“雪达”等服装名牌不胜枚举,呈现出群星璀璨的“即墨现象”。而紧跟其后是如过江之鲫般的上千家民营中小服装企业。
解读即墨服装业的发展奥秘,市长李宽端有一个恰如其分的总结:“即墨服装企业已逐步走出单纯来料加工或贴牌生产的模式,开始步入与国际品牌合作或以自身品牌出口的道路。”
在今年的青岛国际时装周上,即墨市的服装业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彰显着“中国针织名城”的大家风范。即墨,一座名副其实的“服装名牌城”正在快速崛起……
初识品牌从给别人做嫁衣开始。国内外的知名品牌给即墨人上了生动的一课。即墨市的纺织服装行业起步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展于八十年代中后期及九十年代,是当地发展最快的一个行业。1983年前后,一些农民拿着自产的汗衫、童装、中山装、学生装商品,悄悄地到城南河摊上兜售。由于实行“不反对、不压制、看发展”政策,这个地摊市场越做越大。1989年,在鹤山路上新建了即墨服装批发市场。产品辐射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日均上市10万多人。在市场的带动下,即墨市涌现出120多个针织服装专业村和1000多家针织服装企业。同样的服装,为什么自己产的卖不上好价钱?品牌,品牌,还是品牌!怎么办?借船出海!雪达集团千方百计与韩国、日本、美国等的一些知名企业结成了合作伙伴,主动为“皮尔·卡丹”等10多个知名品牌作“嫁衣”,去年销售收入达1.5亿元。
贴牌生产,生财有道!圣达、绮华、红纺、红妮、瑞华、福思林等企业无不这样走过。然而,由于没有知识产权,生产加工方只能拿20%的利润,而80%的利润被品牌所有人收入囊中。近年来,即墨市一些靠来料加工的企业纷纷转型,打出了自己的服装品牌。
即发集团也曾为“阿迪达斯”、“鳄鱼”、“耐克”、“POLO”等国际知名品牌做加工贸易。从2000年开始培育自己的“即发”品牌,最终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针织品、高档手套、水洗服装等七大系列产品。去年,来自欧美和日本的3家企业还主动为即发跑起龙套来。做大做强服装业,需要一人唱来万人和。即墨市从工商登记、税费收缴、子女入学、土地征用等方面扶持鼓励;建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经济发展投诉中心,用硬手段改造软环境。即墨市的领导联系每个大中型服装企业,每当服装企业暂时资金紧张时,都会特别关注,最终帮企业渡过难关。青岛服装工业园是青岛市十大工业园之一,实行税外无费区政策。企业除缴税外,其他费用由管委会代交。5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纷纷前去建设“园中园”,拉长了服装产业链。国内外知名品牌给即墨人上了生动的一课。从此,即墨市服装业走上了自己的品牌之路。去年,全行业完成销售收入82亿元,出口创汇2.9亿美元,稳据当地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
品牌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瞅准时尚、品牌、竞争力,即墨开始了艰辛而又富有成效的品牌推广和营销之路。培育品牌、推广品牌、营销品牌,即墨市的服装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即墨,一个服装品牌群正异军突起!红领集团投资2.5亿元,从德国、意大利、瑞典引进了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年产高档西服50万套。去年初,又与欧洲享有盛誉的德国普德集团联手,设立精品生产基地,将其优秀的都市休闲品牌卡拉玛引入中国市场,开始多条腿走路。
科技创新无止境
即墨市从资金、政策、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品牌的科技含量。已培育出科技型企业5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即发集团投资上千万元建立了“鲁科即发技术创新中心”,与十几家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每年开发300多个新品种。其中“海洋生物甲壳质纤维及针织品”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设计是品牌服装的灵魂,是提高服装附加值的关键。好事中公司聘任世界五大西装设计师之一的原皮尔·卡丹总设计师罗索力诺·特拉那担任总设计师;一诺公司聘请意大利的FRANCORS长期担任服装设计师;红领公司聘用世界著名的服装工艺师FIMGRUND为技术总监。而青岛服装学校更是培养服装专业人才的摇篮。从1987年开设服装专业,先后为全省各地培训服装高级工300名和服装专业人才1.1万名。在他们的手下,诞生了一个又一个服装品牌。
品牌代言人是品牌形象和个性的最好诠释。红领聘请中国首席男模、影视歌红星胡兵作品牌代言人,一诺聘请意大利著名品牌VERSACER前形象男模REDIO作品牌代言人,好事中和亨达则分别牵手著名歌星江涛和孙悦。几乎在同一时间,红领集团全面导入了VI形象识别系统,赋予品牌标志以更新的意义和内涵。即墨市的服装品牌大多从单一的产品起家,逐渐“变脸”为综合性品牌。红领由西服扩展为休闲服装、皮包、皮件和女装等产品;好事中由衬衫向西服、西裤等多种产品方向拓展。一诺由高档服装服饰为主,向房地产、汽车销售、化妆品等众多领域拓展。从2000年开始,即墨市实施“品牌强市”战略。对获得国家驰名商标、山东名牌和青岛名牌的企业,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目前,全市已有73种服装服饰产品获省级以上名牌称号,其中即发获“国家驰名商标”称号,琴岛获“中国名牌”称号,红领获“中国公认名牌产品”称号,一诺和好事中等20多个产品获“山东名牌”和“青岛名牌”称号。
倾力打造国际名牌
即墨服装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开始了新的创业。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走向世界,才能更好的光大民族品牌。即墨服装业满身是活力,满身是干劲,正全力打造国际名牌,开始了新的创业。红领已被中国服装协会认定为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十大服装品牌之一。秉承“针线系友情,做衣先做人”的企业精神,红领的品牌价值猛增至6000万元。去年初,成为第28届奥运会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红领”西服被指定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礼仪西服。短短几年间,一诺何以从名不见经传到声名鹊起?一诺掌门人孙公俨说,我们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重信誉———“一诺千金”。目前,我们已编织起的“竖到底,横到边”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正全力争创中国服装名牌。
扬帆国际市场,首先要拿到通行证。即墨市不断加大质量规范力度,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目前,全市800多家企业上千种产品已完成标准化登记,21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和ISO14000体系认证。红妮公司通过ISO9000认证后,棉毛套服等上百种产品打入了香港及东南亚地区。市场份额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际品牌知名与否的晴雨表。即发集团在美国、罗马尼亚等国家设立了贸易公司,聘请了一批欧美专家担任“海外推销员”。好事中在意大利米兰注册了恩意堡斯西装,已批量投入欧盟市场。绮华公司生产的JACKET和SHUIT等梭织服装,年出口欧美市场800多万美元。
加入WTO后,美国和欧洲国家对我国的服装出口配额将全部取消。即墨市的服装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5年内完成投资50亿元,培育1个销售收入过50亿元、1个过10亿元、2个过5亿元、16个过亿元的重点企业,培育两个国家名牌(驰名商标)、3个山东省名牌和5个青岛市名牌。岁月流逝,时尚常在。而今,即墨市的纺织服装业已脱胎换骨,涌现出一大批名优企业和名牌产品。即墨,青岛服装名城,必将扮靓世界!
即墨是青岛服装城,正酝酿和蓄发着重振青岛服装业的雄风。“即发”、“红领”、“一诺”、“好事中”、“雪达”等服装名牌不胜枚举,呈现出群星璀璨的“即墨现象”。而紧跟其后是如过江之鲫般的上千家民营中小服装企业。
解读即墨服装业的发展奥秘,市长李宽端有一个恰如其分的总结:“即墨服装企业已逐步走出单纯来料加工或贴牌生产的模式,开始步入与国际品牌合作或以自身品牌出口的道路。”
在今年的青岛国际时装周上,即墨市的服装业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彰显着“中国针织名城”的大家风范。即墨,一座名副其实的“服装名牌城”正在快速崛起……
初识品牌从给别人做嫁衣开始。国内外的知名品牌给即墨人上了生动的一课。即墨市的纺织服装行业起步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展于八十年代中后期及九十年代,是当地发展最快的一个行业。1983年前后,一些农民拿着自产的汗衫、童装、中山装、学生装商品,悄悄地到城南河摊上兜售。由于实行“不反对、不压制、看发展”政策,这个地摊市场越做越大。1989年,在鹤山路上新建了即墨服装批发市场。产品辐射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日均上市10万多人。在市场的带动下,即墨市涌现出120多个针织服装专业村和1000多家针织服装企业。同样的服装,为什么自己产的卖不上好价钱?品牌,品牌,还是品牌!怎么办?借船出海!雪达集团千方百计与韩国、日本、美国等的一些知名企业结成了合作伙伴,主动为“皮尔·卡丹”等10多个知名品牌作“嫁衣”,去年销售收入达1.5亿元。
贴牌生产,生财有道!圣达、绮华、红纺、红妮、瑞华、福思林等企业无不这样走过。然而,由于没有知识产权,生产加工方只能拿20%的利润,而80%的利润被品牌所有人收入囊中。近年来,即墨市一些靠来料加工的企业纷纷转型,打出了自己的服装品牌。
即发集团也曾为“阿迪达斯”、“鳄鱼”、“耐克”、“POLO”等国际知名品牌做加工贸易。从2000年开始培育自己的“即发”品牌,最终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针织品、高档手套、水洗服装等七大系列产品。去年,来自欧美和日本的3家企业还主动为即发跑起龙套来。做大做强服装业,需要一人唱来万人和。即墨市从工商登记、税费收缴、子女入学、土地征用等方面扶持鼓励;建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经济发展投诉中心,用硬手段改造软环境。即墨市的领导联系每个大中型服装企业,每当服装企业暂时资金紧张时,都会特别关注,最终帮企业渡过难关。青岛服装工业园是青岛市十大工业园之一,实行税外无费区政策。企业除缴税外,其他费用由管委会代交。5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纷纷前去建设“园中园”,拉长了服装产业链。国内外知名品牌给即墨人上了生动的一课。从此,即墨市服装业走上了自己的品牌之路。去年,全行业完成销售收入82亿元,出口创汇2.9亿美元,稳据当地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
品牌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瞅准时尚、品牌、竞争力,即墨开始了艰辛而又富有成效的品牌推广和营销之路。培育品牌、推广品牌、营销品牌,即墨市的服装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即墨,一个服装品牌群正异军突起!红领集团投资2.5亿元,从德国、意大利、瑞典引进了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年产高档西服50万套。去年初,又与欧洲享有盛誉的德国普德集团联手,设立精品生产基地,将其优秀的都市休闲品牌卡拉玛引入中国市场,开始多条腿走路。
科技创新无止境
即墨市从资金、政策、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品牌的科技含量。已培育出科技型企业5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即发集团投资上千万元建立了“鲁科即发技术创新中心”,与十几家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每年开发300多个新品种。其中“海洋生物甲壳质纤维及针织品”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设计是品牌服装的灵魂,是提高服装附加值的关键。好事中公司聘任世界五大西装设计师之一的原皮尔·卡丹总设计师罗索力诺·特拉那担任总设计师;一诺公司聘请意大利的FRANCORS长期担任服装设计师;红领公司聘用世界著名的服装工艺师FIMGRUND为技术总监。而青岛服装学校更是培养服装专业人才的摇篮。从1987年开设服装专业,先后为全省各地培训服装高级工300名和服装专业人才1.1万名。在他们的手下,诞生了一个又一个服装品牌。
品牌代言人是品牌形象和个性的最好诠释。红领聘请中国首席男模、影视歌红星胡兵作品牌代言人,一诺聘请意大利著名品牌VERSACER前形象男模REDIO作品牌代言人,好事中和亨达则分别牵手著名歌星江涛和孙悦。几乎在同一时间,红领集团全面导入了VI形象识别系统,赋予品牌标志以更新的意义和内涵。即墨市的服装品牌大多从单一的产品起家,逐渐“变脸”为综合性品牌。红领由西服扩展为休闲服装、皮包、皮件和女装等产品;好事中由衬衫向西服、西裤等多种产品方向拓展。一诺由高档服装服饰为主,向房地产、汽车销售、化妆品等众多领域拓展。从2000年开始,即墨市实施“品牌强市”战略。对获得国家驰名商标、山东名牌和青岛名牌的企业,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目前,全市已有73种服装服饰产品获省级以上名牌称号,其中即发获“国家驰名商标”称号,琴岛获“中国名牌”称号,红领获“中国公认名牌产品”称号,一诺和好事中等20多个产品获“山东名牌”和“青岛名牌”称号。
倾力打造国际名牌
即墨服装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开始了新的创业。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走向世界,才能更好的光大民族品牌。即墨服装业满身是活力,满身是干劲,正全力打造国际名牌,开始了新的创业。红领已被中国服装协会认定为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十大服装品牌之一。秉承“针线系友情,做衣先做人”的企业精神,红领的品牌价值猛增至6000万元。去年初,成为第28届奥运会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红领”西服被指定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礼仪西服。短短几年间,一诺何以从名不见经传到声名鹊起?一诺掌门人孙公俨说,我们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重信誉———“一诺千金”。目前,我们已编织起的“竖到底,横到边”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正全力争创中国服装名牌。
扬帆国际市场,首先要拿到通行证。即墨市不断加大质量规范力度,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目前,全市800多家企业上千种产品已完成标准化登记,21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和ISO14000体系认证。红妮公司通过ISO9000认证后,棉毛套服等上百种产品打入了香港及东南亚地区。市场份额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际品牌知名与否的晴雨表。即发集团在美国、罗马尼亚等国家设立了贸易公司,聘请了一批欧美专家担任“海外推销员”。好事中在意大利米兰注册了恩意堡斯西装,已批量投入欧盟市场。绮华公司生产的JACKET和SHUIT等梭织服装,年出口欧美市场800多万美元。
加入WTO后,美国和欧洲国家对我国的服装出口配额将全部取消。即墨市的服装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5年内完成投资50亿元,培育1个销售收入过50亿元、1个过10亿元、2个过5亿元、16个过亿元的重点企业,培育两个国家名牌(驰名商标)、3个山东省名牌和5个青岛市名牌。岁月流逝,时尚常在。而今,即墨市的纺织服装业已脱胎换骨,涌现出一大批名优企业和名牌产品。即墨,青岛服装名城,必将扮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