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2003年和2004年中国投资发展分析和预测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01-15 08:28:00
一 2003年经济发展预测
2003年前8个月,中国的经济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与2002年同期相比,工业增加值增长16.5%,不包括集体和个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4%,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5%, 进口增长40.6%, 出口增长32.5%,进出口顺差88.6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366.74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18.42%。考虑到2002年同期的基数和“非典”时期的滞后影响,在2003年最后4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速将有所放慢,而消费的增幅会增加。
根据有关的数学模型推算和定性分析,预计2003年GDP会达到8%以上,在8.1%~8.5%之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在20%左右,居民消费增长达到9.0%左右;外贸进出口则会在2002年最后一个季度高增长的基础上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全年增长在25%左右,其中出口增长在20%~25%之间,进出口顺差比2002年有所下降。
二 2003年投资增长分析
2003年前8个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改变了1995年以来缓慢增长的态势,一直以超过30%以上的速度增长,虽然受到“非典”的滞后影响,在最后4个月的增速有所下降,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2003年仍可增长20%左右,超过5万亿元,增速达到1995年以来的新高。
1.投资快速增长的原因
2003年前8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工业在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的效益普遍较好,自我积累能力增加,银行也愿意为其贷款,因此新开工了许多项目,导致2003年前8个月的工业投资比2002年同期增长达到51.5%,其中,出口大幅度增长的纺织工业、轻工业、机械工业的投资分别比2002年同期增长100.6%、70.4%、69.2%;产品供应紧俏的冶金、有色金属和化工行业的投资分别比2002年同期增长125.7%、73.6%和73.8%;供应紧张、经营效益较好的煤炭和电力行业投资分别增长了59.4%和26.8%。工业项目投资的高速增长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建筑业的投资比2002年同期增长51.7%。整个第二产业比2002年同期增长51.5%, 而第一产业的投资增长仅为10.8%,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长为24.4%。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绝大部分地区政府在2002年底和2003年初更换了领导人,许多经济发展快的地区领导都得到了晋升。
2.投资是否过热
2003年上半年投资的快速增长,引起了对投资过热的忧虑。判断投资是否过热主要看两个方面。
一是从总体上看投资增长是否引起投资要素的供应紧缺,即看资金、物资和建设队伍的供求情况。
二是看目前建设的项目对未来市场的冲击情况,即目前的投资是否会使未来的市场发生较为严重的供大于求。
根据经验判断:关于冶金工业的发展。2002年中国钢的产量在1.8亿吨左右,消费超过2亿吨,目前在建的生产能力超过5000万吨甚至更多。因此有人认为在目前钢比较紧俏时大上钢铁,可能没有几年又会出现20世纪90年代后期钢铁生产能力大量闲置的现象,需要对目前大上钢铁项目的现象予以约束。我们则认为,中国经济近几年的调整和加入WTO,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一方面大量消耗钢的汽车工业和房地产业正在成为支柱产业,今后一个时期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在加入WTO之后,也是耗钢大户的机械工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出口的重要产业,出口量达到中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并仍处于增长趋势,对钢的消耗也将不断增加。美国和日本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每年的人均钢产量和消耗量都曾达到1吨左右,中国即使人均耗钢量是他们的1/3,钢的需要量也得在4亿吨以上,因此,在3~5年内钢的产量达到3亿吨左右也不一定完全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汽车和房地产业也面临和钢铁工业类似的发展需求。
从物价水平上看,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比2002年同期上升0.6%, 商品零售价格比2002年同期下降0.7%,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虽然上升了2.4%, 但呈现了下降的趋势(第一季度是上升5.5%,第二季度是上升4.6%),如果考虑到前几年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一直下降,目前只能算恢复性增长。从这个角度上讲,也还不能说投资过热。
虽然经济总体“不过热”,但一些地区大上开发区,饥不择食的大上项目的行为会使局部地区出现过热的可能。目前国家限制开发区的设立等措施对防止局部地区过热有一定的作用。
3.投资率问题
2002年中国的投资率达到42%左右,是历年以来最高的。按2003年的发展趋势,投资率还要上升,因此,有人担心投资率过高会挤消费,影响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们认为,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的重要手段,投资越多,未来的增长潜力越大,对目前GDP增长的贡献越大,提供的就业岗位越多。当然,投资多是有限制的,要根据未来需要和现时的资源能力。如前所述,按目前的资源能力,我们承担目前的投资规模是不成问题的,而未来的需要虽然难以准确预测,但从翻两番的发展来看,空间是很大的,更不用说就业对我们的要求了。
中国目前的投资率达到40%以上,是世界各国中最高的,这与中国老百姓的消费和储蓄习惯有关,也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有关。据我们掌握的材料,新加坡在20世纪70年代快速增长时,投资率曾多年在40%以上,对经济的发展并没有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 2004年投资增长的条件分析
2004年,中国将遵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届人大确定的方针,继续推行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各行业盈利能力和实际盈利的增长;加入WTO之后外贸和引资条件的改善,对民间投资的鼓励和引导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完善,提高居民收入的各项措施,投资体制和资本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等等,都将促使200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在2003年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
促使2004年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如下:
①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继续改善; ②投资发展的硬环境继续改善; ③企业整体效益大大提高;④各地政府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大; ⑤2003年开工项目奠定的基础
四 2004年的经济增长预测
2004年将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年。如果没有大的干扰,经济将比2003年获得更快的发展。预计GDP的增长将在9%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到25%左右,消费增长在10%左右, 外贸进出口在连续两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增幅将有所回落, 进、出口的增长幅度都将在20%左右;受2003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滞后影响,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将达到2%左右,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将摆脱负增长的状况,达到1%左右的增长。
(作者张汉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