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CEPA后,香港服装业对内地的影响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01-06 08:19:00
“香港与内地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有关措施于2004年1月1日起生效。CEPA大幅 度地消除内地与香港之间的贸易及投资障碍,这将对两地服装产业的产业格局和产业结构提升与优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香港服装业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是香港制造业中最大和最重要的行业。目前,香港有制衣厂近4500家,占香港工厂总数的15%,从业人员11万人左右,占制造业总人数的29%。 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香港服装业将部分加工项目移出香港,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建立加工厂,利用香港在信息、人才、贸易等方面的优势,将香港发展成为服装业 的采购与控制中心,同时致力于本港时装品牌的培育、重视时装设计师的培养,保证了服装业的持续发展。现在,香港服装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先进的技术、工艺、设计,以及知名 的品牌上。
内地的服装产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主要优势在于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低廉的运营成本。香港与内地,两地服装业发展的阶段不相同,赖以发展的基础也不相同;香港服 装业更接近于现代都市时装业,而内地服装业大部分是传统的服装加工业。
CEPA实施后,原产香港的服装可能对内地高档服装造成一定的冲击,主要涉及一些高附加值、 高技术含量,价格千元以上的高档品牌。但近年来,由于众多国外知名品牌已在内地设 厂生产,内地服装行业也积累了与外来品牌竞争的经验, 因此,港产服装带来的冲击还是有限的。但要注意到有可能出现原本意欲进军大陆市场的美国、意大利、法国等高档时装公 司,利用外国的高档纺织面料进口到香港不用缴纳进口税和香港较先进的工艺技术优势,在香港投资设厂,产品取得香港原产地的资格,零关税进入内地,实现他们进军内地市场的计划。
内地服装业应以此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格局,尽快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加强技术和资金的投入,促进服装产品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使 我国从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转变。
香港服装业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是香港制造业中最大和最重要的行业。目前,香港有制衣厂近4500家,占香港工厂总数的15%,从业人员11万人左右,占制造业总人数的29%。 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香港服装业将部分加工项目移出香港,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建立加工厂,利用香港在信息、人才、贸易等方面的优势,将香港发展成为服装业 的采购与控制中心,同时致力于本港时装品牌的培育、重视时装设计师的培养,保证了服装业的持续发展。现在,香港服装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先进的技术、工艺、设计,以及知名 的品牌上。
内地的服装产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主要优势在于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低廉的运营成本。香港与内地,两地服装业发展的阶段不相同,赖以发展的基础也不相同;香港服 装业更接近于现代都市时装业,而内地服装业大部分是传统的服装加工业。
CEPA实施后,原产香港的服装可能对内地高档服装造成一定的冲击,主要涉及一些高附加值、 高技术含量,价格千元以上的高档品牌。但近年来,由于众多国外知名品牌已在内地设 厂生产,内地服装行业也积累了与外来品牌竞争的经验, 因此,港产服装带来的冲击还是有限的。但要注意到有可能出现原本意欲进军大陆市场的美国、意大利、法国等高档时装公 司,利用外国的高档纺织面料进口到香港不用缴纳进口税和香港较先进的工艺技术优势,在香港投资设厂,产品取得香港原产地的资格,零关税进入内地,实现他们进军内地市场的计划。
内地服装业应以此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格局,尽快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加强技术和资金的投入,促进服装产品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使 我国从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