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后期我国茧丝产销形势有望明显好转[陈亦庆]--ESILK.NET专稿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12-19 09:15:00
2003年后期我国茧丝产销形势有望明显好转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 陈亦庆
一、 2002年丝绸出口总体上仍显疲软,但出口量逐渐增加
据海关统计,今年1-10月我国丝绸全商品(真丝产品)出口累计18.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1.32%。与去年同期相比,蚕丝类、蚕丝织物类、蚕丝制成品类商品的出口额都有下降。其中,丝类出口20,562吨、3.39亿美元,同比出口数量增加4.99%、出口额减少18.01%(蚕茧出口数量同比减少44.16%、金额同比减少55.03%;桑蚕丝出口数量增长9.48%、金额减少15.34%);绸缎出口2.77亿美元(含真丝针织部份,下同),同比减少5.16%(坯绸出口数量增加17.71%、金额减少7.51%);服装及制成品出口12.19亿美元,同比减少10.61%(服装出口12,299万件套,10.40亿美元,同比数量减少16.46%,金额减少13.96%)。
根据海关统计分析,今年丝绸出口大致有以下几个情况:
(一)量增价降。出口折丝量1-6月累计同比增长0.8%,1-10月累计增长5.25%。出口总金额呈现较大的减幅,但减幅逐渐下降。1-6月累计出口金额同比减少16%,1-10月累计出口金额同比减少11.32%。从今年以来每月出口环比看,出现了4月和7月的两个出口高峰。
(二)丝绸原料性商品出口量的增长显示较早、较快,增幅有逐月上升的趋势。如,桑蚕丝从1-3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长8.72%,1-10月累计同比增长9.48%;坯绸1-3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长0.66%,1-10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长17.71%。
丝绸服装出口量和出口金额一直呈现较大的减幅,但减幅也在逐渐下降,显示好转。
(三)由于大家知道的原因,桑蚕丝中的厂丝出口量在海关统计中显示大幅度减少,而其它品种的出口量大幅度增加。如,1-10月厂丝出口累计1,182吨,同比减少52.6%,而双宫丝出口累计4,893吨,同比增长34.9%,其它桑蚕丝出口累计2,213吨,同比增长67.1%
(四)从我国丝绸商品的主销市场看,1-10月(下同)丝绸全商品或其主要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增长较为明显的主要是对印度、日本的出口,其次是对韩国、阿联酋、伊朗等国的出口。而对美国、欧洲、香港的出口仍很不理想,但对美国、欧洲的坯绸和印染绸的出口量增长较为明显。具体情况如下:
1.美国:前10个月美国仍保持我国丝绸出口第一大市场的地位。对美国出口的主要是丝绸服装,其出口额为6.71亿美元,同比减少15.79%。坯绸出口142万米,印染绸出口231万米,分别同比增加21.47%和14.5%。
2.香港:对其出口的主要丝绸产品都呈现较大的减幅。如,丝类出口654吨(其中:绢纺纱线出口562吨,同比减少55.85%),1,448万美元,分别同比减少53.6%和55.27%;坯绸出口1,398万米,3,749万美元,分别同比减少9.13%和18.74%;印染绸出口743万米,3,227万美元,分别同比减少15.71%和6.65%;丝绸服装出口1,473万件套,9,001万美元,分别同比减少13.32%和4.51%。
3.日本:对其丝类出口2,933吨,5,164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7.27%和减少10.6%。丝类中的绢纺纱线出口645吨,1,322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3.57%和减少1.32%;捻丝出口733吨,1,491万米,分别同比增长17.31%和减少7.04%。坯绸出口1,284万米,2,276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2.16%和10.29%。丝绸服装出口1,227万件套,1.23亿美元,分别同比减少15.88%和13.66%。
4.欧洲:主要是对意大利和德国的出口。对意大利丝类出口3,009吨,5,457万美元,分别同比减少7.06%和24.81%(其中:捻丝出口907吨,1,973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5.42%和减少17.81%);坯绸出口950万米,2,342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6.26%和减少10.37%;印染绸出口49万米,266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0.4%和2.1%;丝绸服装出口227万件套,2,587万美元,分别同比减少7.16%和增长4.8%。
对德国的丝类出口1,360吨,1,854万美元,分别同比减少14.57%和39.47%(其中:捻丝出口528吨,1,134万美元,分别同比减少40%和52.01%);坯绸出口143万米,322万美元,分别同比减少32.14%和42.41%;丝绸服装出口311万件套,3,074万美元,分别同比减少30.06%和29.21%。
5.韩国:对其丝类出口1,602吨,2,755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5.2%和4.27%(其中:其它桑蚕丝出口838吨,1,434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68.68%和27.09%;捻丝出口107吨,244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92.9%和76.64%;绢纺纱线出口172吨,322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9.15%和11.33%)。坯绸出口1,934万米,4,643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57%和减少13.7%。丝绸服装出口138万件套,432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40.62%和减少9.71%。
6.印度:对其丝类出口8,053吨,1.29亿美元.,分别同比增加21.62%和减少5.94%(其中:双宫丝出口4,130吨,6,850万美元,分别同比增加48.59%和18.94%;柞丝出口674吨,1,138万美元,分别同比增加38.19%和8.45%;绢纺纱线出口848吨,940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2.2%和减少18.17%)。坯 绸出口2,346万米,3,566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57.68%和234.94%。印染绸出口52万米,170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8.44%和4.12%。
7.阿联酋:对其真丝绸出口1,228万美元,同比增长16.65%(其中:印染绸出口247万米,同比增长184.94%);丝类出口297吨(其中:捻丝出口122吨,其它桑蚕丝出口104吨)同比增长45.51%。
8.伊朗:对其真丝绸出口652万美元,同比增长317.02%,(其中:坯绸出口393万米,547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299.03%和674.56%);丝类出口116吨,141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69.6%和65.1%(其中:双宫丝出口46吨,绢纺纱线出口62吨)。
综上分析,今年国际丝绸市场总体上仍显疲软,对美国的丝绸服装出口和对欧洲的丝类出口还未见大的起色,尤其是出口价格持续低迷,全国丝绸出口总金额一直处于负增长中。但是,从整个出口情况分析,市场的需求量正在逐步增加,特别是丝绸原料性产品的出口量及其某些主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较为明显。
二、 2002年的蚕茧生产比上年略有下降
今年,全国春茧生产遇灾害性气候影响的地区较广,江、浙、川、渝、陕、皖遇较长期的低温多雨,山东遇到倒春寒。各地通过艰苦努力,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性气候的影响,有些地区春茧单产、质量还有所提高,全国春茧产量达到24万吨,同比增长11.74%。
秋茧生产,由于茧丝价格持续低迷,一些地区调整了生产,减少了发种量,有些地方还遇到持续干旱及病害,秋茧生产减产、减收,有的下降10-20%。
从全国全年的情况看,大部份主产区呈现不同幅度的减产,但由于广东、广西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分别增长24.44%和24.86%),缩小了全国的减产幅度。据初步统计,全国桑蚕茧产量约51万吨,与去年相比略有下降。
此外,由于受灾害性气候和病害的影响,使一些地区的产量、质量也有较大的下降,影响了出丝率,从而也影响了有效供丝量。据反映,柞蚕茧生产也有类似的情况。
三、 2002年的茧丝产销、供求矛盾有所缓解
根据去年和今年的桑蚕茧、柞蚕茧的生产,以及去年过剩转到今年的茧丝,我们匡算今年上半年的丝(长短纤维,下同)的供应量约4.38万吨,下半年约5.29万吨。全年桑、柞丝供应量约9.67万吨。
从内外销需求量来看,今年上半年约需要3.93万吨,下半年约需4.32万吨,全年共需约8.25万吨。
这样,全年产销相抵约过剩丝1.42万吨。考虑到今年一些主产省蚕茧质量下降而出丝率减少的因素,估计今年过剩长短纤维丝约1万吨。
根据海关出口统计和对茧丝产销、供求的匡算,可以看出,今年尤其是下半年,情况好于今年8月哈尔滨春茧收烘工作总结座谈会上分析预计的形势。其主要原因是:
(一)丝绸产品的出口量有所增加
1.据今年1-10月丝绸全商品累计出口折丝量约5.11万吨,比去年同期约增长5.25%,尤其是今年下半年出口增长较好,其出口折丝量估计约3.24万吨,比去年下半年(2.9万吨)约增长11.03%。估计今年全年的出口折丝量约6.19万吨,比去年增长约6%。
2.今年丝绸原料性产品的丝类和绸缎出口增长显现得早,增幅也较大。
3.某些丝绸产品对其主销市场增幅较大。例如:丝类对印度、日本、韩国、阿联酋的出口量增长较大。尤其是对印度的丝类出口,从海关统计看出,并没有受印度反倾销调查的影响,下半年丝类出口势头有增无减,1-10月累计出口量约占我国丝类出口总量的40%左右。坯绸对韩国、印度、意大利、日本、新加坡、伊朗出口增幅较大。印染绸对美国、阿联酋、意大利、印度、沙特出口增幅较大。
(二)蚕茧生产略有下降,茧丝供大于求的问题有所缓解
今年全国蚕茧生产略有下降,各地区在生产和质量方面呈现较大的不平衡性。有些主产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成本的差异,受行情低迷的影响,及时调整了生产,产量减幅较大,个别地方还出现了挖桑现象;有些主产区受灾害性气候影响严重,茧丝质量下降,有效供丝量减少。
总而言之,今年,一方面内外销需丝量有所增加,另一方面蚕茧生产受到了一定抑制,加上不少产区蚕茧质量下降,供丝量减少,导致了供求矛盾有所缓解。
然而,我们同时还必须看到,目前丝绸行业供大于求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根据上述匡算,到年底在行业流通领域里还有长短纤维的丝约1万吨的过剩量。因此,为什么自去年4月以来,国内茧丝价格一路下跌,今年又一直徘徊在很低的水平上,原因就在这里。丝价从去年4月的21.6万元/吨,到今年11月、12月跌至十多年以来最低点的11.3万元/吨左右,干茧价也从6万多元/吨跌至3万元/吨左右,一年半以来跌幅近50%。这期间受到国家某些政策性因素或其它人为因素而出现了某些波动,但最终还是供求关系在起主导作用。今年3月底在青岛和8月下旬在哈尔滨的收烘工作会议都曾预计,今年茧丝价格风险最大的时段可能在秋茧前后,11月以来的茧丝价格应该说已基本在谷底了。
四、预计茧丝产销形势于2003年上半年会继续缓解,下半年至年底有望明显好转
据匡算,如果明年全年的丝绸出口量(或出口折丝量)比今年增长10%左右(即全年须出口约6.8万吨长短纤维的丝),明年的蚕茧生产控制在今年的水平上(或更少些),那么目前仍较严峻的产销形势就有可能进一步得以缓解,或者说供大于求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我们预计:
(一)明年全年出口量有可能比今年增长10%左右
1.世界经济将好于今年,国际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回升
一些世界权威经济机构分析认为,虽然世界经济困难,但由于各国都采取了推动经济复苏的有力措施,其效果将逐步显现,再次衰退的可能性不大,并预计明年能保持平稳增长,其经济增长率约2.5%。
充当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最近公布的主要经济数据都显示出大幅度改善的迹象,尤其是个人收入增长和消费者信心强劲,意味着未来消费者支出仍将旺盛,投资者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已稳定下来,预计明年经济复苏加速,特别是下半年,全年经济增长约2.6%。这无疑将增强我们对美国丝绸出口的信心。因为美国丝绸市场占我真丝产品出口总量的1/4以上。
2.经过连续两年多的出口低迷,国外库存已消耗所剩无几,一旦市场好转,价格回升,出口将迅速升温(买涨不买落)。另一方面,我国内各环节的库存积压已久,一旦遇有机会,也将大量释放,冲向国外。
3.据报道,今年印度丝绸产品的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是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出口,明年有可能维持这种出口势头;因国际市场价格低迷和干旱,印度今年的蚕茧生产下降,丝绸生产减少。因此,预计印度明年对我国丝类和坯绸需求量将不会减少。
4.入世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出口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尤其在跨越纺织丝绸产品“非关税壁垒”等方面(如产品内在品质和安全标准),通过努力,将不断减少贸易磨擦和纠纷,有利于出口增长。
(二)明年蚕茧生产有可能与今年基本持平
1.由于茧丝价格长期持续低迷,今年秋茧后个别地方出现了砍桑,明年各地的春茧生产弃养、弃管或管理粗放等现象将较为普遍,饲养量有可能减少,全国蚕茧产量难有增长。同时受目前持续低价的影响,明年春茧价格不会很高,对秋茧价格的推动作用也将较弱。
2.据气象预报,明年北方地区将有干旱,遇旱主产区的蚕茧生产将会受不同程度的影响。
3.今年以来,棉花、油菜籽价格有走高迹象;此外,随着世界粮食减产,国际粮价上涨,以及我国小麦出口增加,国内粮价也有可能上涨。这有可能导致因种桑养蚕与这类农产品间的比较效益下降而影响农民蚕茧生产的积极性。
4.不少地方的城镇建设和工业发展,其桑园面积将进一步缩小。
综上所述,明年我国丝绸出口的增长将可能逐步明显,预计全年增幅有可能达到10%左右,与此同时我国蚕茧生产若无突变情况出现,全年生产量不会再出现较快增长,估计全年与今年基本持平的可能性较大。这样,预计到明年下半年或年底,我国茧丝产销、供求有可能出现新的相对平衡,从而改变持续近两年的产大于销、供求失衡局面,使形势有较为明显的好转。
但是,要使上述可能性变为现实,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不能盲目乐观。因为不论国际经济环境,还是国内生产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尤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对茧丝产销、供求的影响:
(1)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和权威经济机构都认为,明年世界经济复苏总体上仍然乏力,经济全面复苏不可能出现。因为世界经济某些重要的不确定因素明年还不可能消除。例如,日复一日的反恐战争,剑拔弩张的中东形势,以及动荡不定的拉美金融,等等,将对世界和地区经济造成多大的影响,难以预料。
(2)据报道,今年印度的丝绸库存较大,明年对我丝类和绸缎的实际需求有多大,对我生丝反倾销案如何解决,会不会提出其它新的限制措施,等等,需要密切注意。
(3)入世给我国外贸出口带来了很多机遇,纺织丝绸产品的出口也从中受益。但也应看到,这同时也引起了某些进口国的注意,可能引发种种新的限制。例如,今年9月,美国提出由于上半年自中国进口的纺织品激增119%,导致美国纺织业116家工厂关闭,6.7万人失业,要求根据世贸组织《纺织品服装协议》规定的“特殊保障措施”对我实施新的限制。
(4)我国内丝绸企业困难,尤其是缫丝企业,亏损面扩大;不少企业出口退税长期滞后,资金周转极度困难,加之出口价格长期低落,经营亏损严重。
(5)我国的蚕茧生产近年的正常年景呈现上升趋势,现有桑园基础也未出现大的变化,明年及以后要控制生产量也还存在困难。例如,今年尽管价格很低,不少地区收入大幅度下降,但目前农村经济作物间的比较效益,总体上还不足以让农民下决心砍桑。中西部“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产成本同时也较低,客观上帮助了他们增强风险的承受力。东部“老区”,种桑养蚕的条件较好,基础较稳固,虽然也受行情持续低迷的冲击,但依靠科技进步,经济效益有优势,而且有较多的承受风险的经验,善于抓住机遇从中获利,心态较稳定,一般也不会轻易砍桑。特别要提出的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可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为中西部地区发展蚕茧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2002年12月20日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 陈亦庆
一、 2002年丝绸出口总体上仍显疲软,但出口量逐渐增加
据海关统计,今年1-10月我国丝绸全商品(真丝产品)出口累计18.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1.32%。与去年同期相比,蚕丝类、蚕丝织物类、蚕丝制成品类商品的出口额都有下降。其中,丝类出口20,562吨、3.39亿美元,同比出口数量增加4.99%、出口额减少18.01%(蚕茧出口数量同比减少44.16%、金额同比减少55.03%;桑蚕丝出口数量增长9.48%、金额减少15.34%);绸缎出口2.77亿美元(含真丝针织部份,下同),同比减少5.16%(坯绸出口数量增加17.71%、金额减少7.51%);服装及制成品出口12.19亿美元,同比减少10.61%(服装出口12,299万件套,10.40亿美元,同比数量减少16.46%,金额减少13.96%)。
根据海关统计分析,今年丝绸出口大致有以下几个情况:
(一)量增价降。出口折丝量1-6月累计同比增长0.8%,1-10月累计增长5.25%。出口总金额呈现较大的减幅,但减幅逐渐下降。1-6月累计出口金额同比减少16%,1-10月累计出口金额同比减少11.32%。从今年以来每月出口环比看,出现了4月和7月的两个出口高峰。
(二)丝绸原料性商品出口量的增长显示较早、较快,增幅有逐月上升的趋势。如,桑蚕丝从1-3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长8.72%,1-10月累计同比增长9.48%;坯绸1-3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长0.66%,1-10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长17.71%。
丝绸服装出口量和出口金额一直呈现较大的减幅,但减幅也在逐渐下降,显示好转。
(三)由于大家知道的原因,桑蚕丝中的厂丝出口量在海关统计中显示大幅度减少,而其它品种的出口量大幅度增加。如,1-10月厂丝出口累计1,182吨,同比减少52.6%,而双宫丝出口累计4,893吨,同比增长34.9%,其它桑蚕丝出口累计2,213吨,同比增长67.1%
(四)从我国丝绸商品的主销市场看,1-10月(下同)丝绸全商品或其主要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增长较为明显的主要是对印度、日本的出口,其次是对韩国、阿联酋、伊朗等国的出口。而对美国、欧洲、香港的出口仍很不理想,但对美国、欧洲的坯绸和印染绸的出口量增长较为明显。具体情况如下:
1.美国:前10个月美国仍保持我国丝绸出口第一大市场的地位。对美国出口的主要是丝绸服装,其出口额为6.71亿美元,同比减少15.79%。坯绸出口142万米,印染绸出口231万米,分别同比增加21.47%和14.5%。
2.香港:对其出口的主要丝绸产品都呈现较大的减幅。如,丝类出口654吨(其中:绢纺纱线出口562吨,同比减少55.85%),1,448万美元,分别同比减少53.6%和55.27%;坯绸出口1,398万米,3,749万美元,分别同比减少9.13%和18.74%;印染绸出口743万米,3,227万美元,分别同比减少15.71%和6.65%;丝绸服装出口1,473万件套,9,001万美元,分别同比减少13.32%和4.51%。
3.日本:对其丝类出口2,933吨,5,164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7.27%和减少10.6%。丝类中的绢纺纱线出口645吨,1,322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3.57%和减少1.32%;捻丝出口733吨,1,491万米,分别同比增长17.31%和减少7.04%。坯绸出口1,284万米,2,276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2.16%和10.29%。丝绸服装出口1,227万件套,1.23亿美元,分别同比减少15.88%和13.66%。
4.欧洲:主要是对意大利和德国的出口。对意大利丝类出口3,009吨,5,457万美元,分别同比减少7.06%和24.81%(其中:捻丝出口907吨,1,973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5.42%和减少17.81%);坯绸出口950万米,2,342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6.26%和减少10.37%;印染绸出口49万米,266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0.4%和2.1%;丝绸服装出口227万件套,2,587万美元,分别同比减少7.16%和增长4.8%。
对德国的丝类出口1,360吨,1,854万美元,分别同比减少14.57%和39.47%(其中:捻丝出口528吨,1,134万美元,分别同比减少40%和52.01%);坯绸出口143万米,322万美元,分别同比减少32.14%和42.41%;丝绸服装出口311万件套,3,074万美元,分别同比减少30.06%和29.21%。
5.韩国:对其丝类出口1,602吨,2,755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5.2%和4.27%(其中:其它桑蚕丝出口838吨,1,434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68.68%和27.09%;捻丝出口107吨,244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92.9%和76.64%;绢纺纱线出口172吨,322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9.15%和11.33%)。坯绸出口1,934万米,4,643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57%和减少13.7%。丝绸服装出口138万件套,432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40.62%和减少9.71%。
6.印度:对其丝类出口8,053吨,1.29亿美元.,分别同比增加21.62%和减少5.94%(其中:双宫丝出口4,130吨,6,850万美元,分别同比增加48.59%和18.94%;柞丝出口674吨,1,138万美元,分别同比增加38.19%和8.45%;绢纺纱线出口848吨,940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2.2%和减少18.17%)。坯 绸出口2,346万米,3,566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57.68%和234.94%。印染绸出口52万米,170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8.44%和4.12%。
7.阿联酋:对其真丝绸出口1,228万美元,同比增长16.65%(其中:印染绸出口247万米,同比增长184.94%);丝类出口297吨(其中:捻丝出口122吨,其它桑蚕丝出口104吨)同比增长45.51%。
8.伊朗:对其真丝绸出口652万美元,同比增长317.02%,(其中:坯绸出口393万米,547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299.03%和674.56%);丝类出口116吨,141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69.6%和65.1%(其中:双宫丝出口46吨,绢纺纱线出口62吨)。
综上分析,今年国际丝绸市场总体上仍显疲软,对美国的丝绸服装出口和对欧洲的丝类出口还未见大的起色,尤其是出口价格持续低迷,全国丝绸出口总金额一直处于负增长中。但是,从整个出口情况分析,市场的需求量正在逐步增加,特别是丝绸原料性产品的出口量及其某些主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较为明显。
二、 2002年的蚕茧生产比上年略有下降
今年,全国春茧生产遇灾害性气候影响的地区较广,江、浙、川、渝、陕、皖遇较长期的低温多雨,山东遇到倒春寒。各地通过艰苦努力,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性气候的影响,有些地区春茧单产、质量还有所提高,全国春茧产量达到24万吨,同比增长11.74%。
秋茧生产,由于茧丝价格持续低迷,一些地区调整了生产,减少了发种量,有些地方还遇到持续干旱及病害,秋茧生产减产、减收,有的下降10-20%。
从全国全年的情况看,大部份主产区呈现不同幅度的减产,但由于广东、广西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分别增长24.44%和24.86%),缩小了全国的减产幅度。据初步统计,全国桑蚕茧产量约51万吨,与去年相比略有下降。
此外,由于受灾害性气候和病害的影响,使一些地区的产量、质量也有较大的下降,影响了出丝率,从而也影响了有效供丝量。据反映,柞蚕茧生产也有类似的情况。
三、 2002年的茧丝产销、供求矛盾有所缓解
根据去年和今年的桑蚕茧、柞蚕茧的生产,以及去年过剩转到今年的茧丝,我们匡算今年上半年的丝(长短纤维,下同)的供应量约4.38万吨,下半年约5.29万吨。全年桑、柞丝供应量约9.67万吨。
从内外销需求量来看,今年上半年约需要3.93万吨,下半年约需4.32万吨,全年共需约8.25万吨。
这样,全年产销相抵约过剩丝1.42万吨。考虑到今年一些主产省蚕茧质量下降而出丝率减少的因素,估计今年过剩长短纤维丝约1万吨。
根据海关出口统计和对茧丝产销、供求的匡算,可以看出,今年尤其是下半年,情况好于今年8月哈尔滨春茧收烘工作总结座谈会上分析预计的形势。其主要原因是:
(一)丝绸产品的出口量有所增加
1.据今年1-10月丝绸全商品累计出口折丝量约5.11万吨,比去年同期约增长5.25%,尤其是今年下半年出口增长较好,其出口折丝量估计约3.24万吨,比去年下半年(2.9万吨)约增长11.03%。估计今年全年的出口折丝量约6.19万吨,比去年增长约6%。
2.今年丝绸原料性产品的丝类和绸缎出口增长显现得早,增幅也较大。
3.某些丝绸产品对其主销市场增幅较大。例如:丝类对印度、日本、韩国、阿联酋的出口量增长较大。尤其是对印度的丝类出口,从海关统计看出,并没有受印度反倾销调查的影响,下半年丝类出口势头有增无减,1-10月累计出口量约占我国丝类出口总量的40%左右。坯绸对韩国、印度、意大利、日本、新加坡、伊朗出口增幅较大。印染绸对美国、阿联酋、意大利、印度、沙特出口增幅较大。
(二)蚕茧生产略有下降,茧丝供大于求的问题有所缓解
今年全国蚕茧生产略有下降,各地区在生产和质量方面呈现较大的不平衡性。有些主产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成本的差异,受行情低迷的影响,及时调整了生产,产量减幅较大,个别地方还出现了挖桑现象;有些主产区受灾害性气候影响严重,茧丝质量下降,有效供丝量减少。
总而言之,今年,一方面内外销需丝量有所增加,另一方面蚕茧生产受到了一定抑制,加上不少产区蚕茧质量下降,供丝量减少,导致了供求矛盾有所缓解。
然而,我们同时还必须看到,目前丝绸行业供大于求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根据上述匡算,到年底在行业流通领域里还有长短纤维的丝约1万吨的过剩量。因此,为什么自去年4月以来,国内茧丝价格一路下跌,今年又一直徘徊在很低的水平上,原因就在这里。丝价从去年4月的21.6万元/吨,到今年11月、12月跌至十多年以来最低点的11.3万元/吨左右,干茧价也从6万多元/吨跌至3万元/吨左右,一年半以来跌幅近50%。这期间受到国家某些政策性因素或其它人为因素而出现了某些波动,但最终还是供求关系在起主导作用。今年3月底在青岛和8月下旬在哈尔滨的收烘工作会议都曾预计,今年茧丝价格风险最大的时段可能在秋茧前后,11月以来的茧丝价格应该说已基本在谷底了。
四、预计茧丝产销形势于2003年上半年会继续缓解,下半年至年底有望明显好转
据匡算,如果明年全年的丝绸出口量(或出口折丝量)比今年增长10%左右(即全年须出口约6.8万吨长短纤维的丝),明年的蚕茧生产控制在今年的水平上(或更少些),那么目前仍较严峻的产销形势就有可能进一步得以缓解,或者说供大于求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我们预计:
(一)明年全年出口量有可能比今年增长10%左右
1.世界经济将好于今年,国际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回升
一些世界权威经济机构分析认为,虽然世界经济困难,但由于各国都采取了推动经济复苏的有力措施,其效果将逐步显现,再次衰退的可能性不大,并预计明年能保持平稳增长,其经济增长率约2.5%。
充当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最近公布的主要经济数据都显示出大幅度改善的迹象,尤其是个人收入增长和消费者信心强劲,意味着未来消费者支出仍将旺盛,投资者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已稳定下来,预计明年经济复苏加速,特别是下半年,全年经济增长约2.6%。这无疑将增强我们对美国丝绸出口的信心。因为美国丝绸市场占我真丝产品出口总量的1/4以上。
2.经过连续两年多的出口低迷,国外库存已消耗所剩无几,一旦市场好转,价格回升,出口将迅速升温(买涨不买落)。另一方面,我国内各环节的库存积压已久,一旦遇有机会,也将大量释放,冲向国外。
3.据报道,今年印度丝绸产品的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是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出口,明年有可能维持这种出口势头;因国际市场价格低迷和干旱,印度今年的蚕茧生产下降,丝绸生产减少。因此,预计印度明年对我国丝类和坯绸需求量将不会减少。
4.入世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出口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尤其在跨越纺织丝绸产品“非关税壁垒”等方面(如产品内在品质和安全标准),通过努力,将不断减少贸易磨擦和纠纷,有利于出口增长。
(二)明年蚕茧生产有可能与今年基本持平
1.由于茧丝价格长期持续低迷,今年秋茧后个别地方出现了砍桑,明年各地的春茧生产弃养、弃管或管理粗放等现象将较为普遍,饲养量有可能减少,全国蚕茧产量难有增长。同时受目前持续低价的影响,明年春茧价格不会很高,对秋茧价格的推动作用也将较弱。
2.据气象预报,明年北方地区将有干旱,遇旱主产区的蚕茧生产将会受不同程度的影响。
3.今年以来,棉花、油菜籽价格有走高迹象;此外,随着世界粮食减产,国际粮价上涨,以及我国小麦出口增加,国内粮价也有可能上涨。这有可能导致因种桑养蚕与这类农产品间的比较效益下降而影响农民蚕茧生产的积极性。
4.不少地方的城镇建设和工业发展,其桑园面积将进一步缩小。
综上所述,明年我国丝绸出口的增长将可能逐步明显,预计全年增幅有可能达到10%左右,与此同时我国蚕茧生产若无突变情况出现,全年生产量不会再出现较快增长,估计全年与今年基本持平的可能性较大。这样,预计到明年下半年或年底,我国茧丝产销、供求有可能出现新的相对平衡,从而改变持续近两年的产大于销、供求失衡局面,使形势有较为明显的好转。
但是,要使上述可能性变为现实,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不能盲目乐观。因为不论国际经济环境,还是国内生产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尤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对茧丝产销、供求的影响:
(1)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和权威经济机构都认为,明年世界经济复苏总体上仍然乏力,经济全面复苏不可能出现。因为世界经济某些重要的不确定因素明年还不可能消除。例如,日复一日的反恐战争,剑拔弩张的中东形势,以及动荡不定的拉美金融,等等,将对世界和地区经济造成多大的影响,难以预料。
(2)据报道,今年印度的丝绸库存较大,明年对我丝类和绸缎的实际需求有多大,对我生丝反倾销案如何解决,会不会提出其它新的限制措施,等等,需要密切注意。
(3)入世给我国外贸出口带来了很多机遇,纺织丝绸产品的出口也从中受益。但也应看到,这同时也引起了某些进口国的注意,可能引发种种新的限制。例如,今年9月,美国提出由于上半年自中国进口的纺织品激增119%,导致美国纺织业116家工厂关闭,6.7万人失业,要求根据世贸组织《纺织品服装协议》规定的“特殊保障措施”对我实施新的限制。
(4)我国内丝绸企业困难,尤其是缫丝企业,亏损面扩大;不少企业出口退税长期滞后,资金周转极度困难,加之出口价格长期低落,经营亏损严重。
(5)我国的蚕茧生产近年的正常年景呈现上升趋势,现有桑园基础也未出现大的变化,明年及以后要控制生产量也还存在困难。例如,今年尽管价格很低,不少地区收入大幅度下降,但目前农村经济作物间的比较效益,总体上还不足以让农民下决心砍桑。中西部“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产成本同时也较低,客观上帮助了他们增强风险的承受力。东部“老区”,种桑养蚕的条件较好,基础较稳固,虽然也受行情持续低迷的冲击,但依靠科技进步,经济效益有优势,而且有较多的承受风险的经验,善于抓住机遇从中获利,心态较稳定,一般也不会轻易砍桑。特别要提出的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可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为中西部地区发展蚕茧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2002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