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中国流行面料工程将推进创建面料时尚策源地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4-04-12 07:24:00
据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孙瑞哲介绍,经过近几年各方的共同努力,国产面料的质与量逐年提高,市场竞争力有所提升,
但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面料产品总体上仍然处于中低档市场位置,品牌面料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还微不足道,如果单凭某一家企业,很难扭转这一局面。因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决定实施中国流行面料工程,带动广大企业、遵照国际市场需求开发产品。
  近几年,我国纺织面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所提升,表现在国际市场上份额增加,出口数量稳步增长,抑制了价格下滑的势头;贸易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一般贸易比重上升,进口数量也得到平抑,但价格逐渐上升说明进口面料正逐渐转向中高端市场。2003年出口机织服装63亿件,比1997年增长79%,而机织面料进口51亿米,仅比1997年增加31%。出口服装面料自给率有所提高。
  孙瑞哲分析认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产面料在许多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一是产品设计落后;二是快速反应能力弱;三是技术含量不足,主要体现在印染后整理水平滞后于纺纱织造,在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改善天然纤维性能,推出适应新原料和新产品的染整配套工艺技术方面存在差距,对能提升面料附加值的各种新型差别化纤维、细旦纤维、复合纤维以及抗静电、防水透湿、阻燃等功能性纤维运用不够,原料采用、工艺处理过程的环保意识不足,缺乏能有效提高产品风格与品质的国产特种后整理设备与助剂;另外,质量稳定性差,纺织产品生产缺乏科学的质量管理控制系统,质量检测手段不完善,整个加工环节中人为不确定因素过多。由此可见,国产面料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我国面料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孙瑞哲介绍说,目前国内纺织业向两极集中:一方面一批以开拓国际市场、科技创新、资本运作、品牌推广、产业价值链整合为主的大中城市的纺织大企业集团;另一方面纺织产业的资源要素向一些县市及城镇集中,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特色明显、产业链体系完整、中小企业集聚效应显著、经济体制活力充沛的区域性产业集群,这些区域型产业集群已经占国内纺织产销的半壁江山。可见,产业集群经济已日趋成为一种“产业现象”。纺织面料方面的集群也很多,像浙江绍兴广东西樵、广东省新塘广东开平、江苏盛泽、江苏湖塘、山东昌邑……,其中最主要的是浙江绍兴和广东西樵。这两个地区过去都以化纤面料为主,现在广东西樵开始转向其它产品,如棉型休闲面料、牛仔布和装饰布等等。
  与其它纺织产业集群类似,面料产业集群以中小面料企业为主,专业化层次较低,技术熟练工人缺乏,技术水平不高,产品低质高量,开发创新能力弱,仿制现象突出,诚信水平不高;企业短期行为普遍,缺乏公益性产品开发服务和信息服务以及其它配套服务,金融担保体系尚未建立等较普遍。
  因此,中国纺织工业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加速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升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把纺织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作为今年工作重点之一。根据协会的统一部署,首先把广东西樵作为纺织产业集群产业升级的试点,重点围绕建设纺织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阶段的核心工作是在西樵建立纺织产业创新平台,包括产品研发体系、检测和质量认证体系、教育和培训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体系这五大支柱,推动西樵纺织业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西樵的试点工作对其他面料产业集群,甚至其它纺织产业集群都有重要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