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远古到未来——开县蚕业破茧成蝶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12-24 08:10:00
远古到未来——开县蚕业破茧成蝶
一根悠长光润的闪闪银丝,一条拥抱世界的丝绸之路,一部博大浑厚的华夏文明史,在巴山峡江明月的辉映下,从7000年前的远古积淀到繁荣的今朝。暗香飘渺的滴翠桑园,染绿了帅乡村落的沃野山岗;灿若云霞的绫罗锦缎,飞扬着金开县每个人的激情与畅想……
历史篇:丝光耀千年
神奇的自然,勤劳的巴人,缔造出物华文丰的开州大地。开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境内低山、岭谷、浅丘、平坝相间一体,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壤酸碱适中,加上独特的亚热带立体湿润季风气候,为栽桑养蚕提供了最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是重庆市重要的蚕业基地,茧丝品质闻名遐迩,外商赞誉有加。
开县是刘伯承元帅的故乡,建县1800年,设州760载,特产丰饶,山川秀美,人才辈出,素有“举子之乡”、“帅乡”、“金开县”的美誉。
开县蚕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唐志》记载表明至迟在距今1382年前的开州已盛产绸绢并作为贡品;元丰《九域志》录有“开州俱出丝、袖、绢”;咸丰3年县志“三门城廓双江上,百里农桑千岭中”更描绘了当时开县蚕业的盛况。
特点篇:浑身都是宝
蚕丝业生产在开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青春焕发。作为重要的创汇产业、脱贫产业、致富产业,在增加就业和蚕农经济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丝绸工业提供充足优质原料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符合循环经济的时代特征,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绿色产业、优势产业,并为国防、化工、交电、医药、保健、食品工业、工艺装饰等方面提供重要基础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尤其在对外贸易中占世界垄断地位;蚕丝业是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产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的产业,利用蚕体作“生物工厂”生产基因工程疫苗、药品和杀虫剂等将形成价值更高的非丝产业。蚕丝业的主要产品天然丝蛋白与基因工程重组蛋白不仅积累了现代化建设资金,而且美化了人类生活,增进了人类健康,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是与时俱进、朝气蓬勃、极富发展潜力的重要产业。
产销篇:丝绸连五洲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开县古老的蚕桑丝绸业展现出时代新风采。目前,开县涉及栽桑养蚕的有23个乡镇,283个村,2458个社,29916户,桑树总量2268万株;最高年养蚕76566张,收茧3万担,蚕农收入茧款1336万元,制蚕种3万张,两家制丝企业缫丝能力7200绪,织机260台,缫制生丝161.2T,织绸137.4万米,编织丝毯2400平方英尺,丝绸工业年产值6000万元,创外汇195万美元,上缴税金358万元。初步统计,自1983年组建县丝绸公司以来,仅蚕农收入茧款就达1.5亿元,茧、丝、绸、绢、丝毯在国内畅销不衰,并远销欧美印巴,丝绸架起了通向五湖四海的桥梁。
前景篇:明天更辉煌
发展的洪流追逐奋进的步伐,瑰丽的宏图昭示美好未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国家“东桑西移”政策的推行、加入WTO后出口配额的最终取消、重庆市“百万担优质茧工程”的实施、三峡经济区“提速提档”的落实、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率先绘制完成、丝绸“防缩免烫抗皱”难题的破解、“公司+蚕桑专业合作社+蚕农”的机制创新,使独具自然生态优势和茧丝品质优势的开县蚕丝业站立在新世纪的高端起点上,开县蚕业“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使蚕农增收找到了新的着力点,使适应市场的优质蚕丝产业链条效益倍增,使新体制构架下的蚕丝业有了新的载体,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是县域经济的重要骨干产业。我们深信,不久的将来,绿色环保的生态蚕业年养蚕10万张、收茧3000T、蚕农收入茧款3000万元、缫丝350T、织绸460万米、丝绸工业实现总产值超亿元、创税收1000万元的规划蓝图将实现,成为渝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支撑产业;我们深信,以现代科技为核心,以基因组研究为平台的蚕业技术突破之路将构筑;人类对鳞翅目类农林害虫的根治之路将在蚕业路上铺平;开发生物药品和防控人类疾病的健康之路将拓展出新天地;我们更深信,重庆市开县“21世纪新丝绸之路”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