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纤与原料进口关税倒挂不利于产业发展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12-14 08:30:00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4年我国合成纤维进口关税的减让幅度明显大于其对应的原料。这种产品与原料进口关税倒挂的现象不仅将严重影响我国合纤工业的良性发展,而且会伤及下游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上游合纤原料工业的正常运行。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4年涤纶的进口关税降至5%,而其原料对苯二甲酸(PTA)进口关税仅降到10.7%,倒挂高达5.7个百分点;锦纶降至5%,其原料己内酰胺(CPL)为9%,倒挂4个百分点;丙纶也降到5%,其原料聚丙烯(PP)则为9.3%,倒挂4.3个百分点。而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专家介绍,这种产业链上的进口关税倒挂明显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不符合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要求。目前,世贸组织成员原料和纤维的进口关税比例均是由低到高,关税结构体现从原材料、中间产品、制成品由低到高的梯形税率,并有一定税率差。应该说,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这几年化纤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其合理的关税比例不无关系。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介绍,目前化纤已经成为我国纺织工业最主要的生产原料,在全部纺织原料中所占比例超过65%,其中仅涤纶一类在纺织行业的使用比例就已超过棉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郑俊林认为,这种产品与原料进口关税倒挂的现象不但十分不利于我国合纤工业的良性发展,而且还会向下影响我国纺织工业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向上波及合纤原料工业的发展,最终将是整个产业链的利益受损。
合纤原料高关税并且与合纤进口关税倒挂意味着限制原料进口,这将对我国合纤工业造成重大打击。目前,我国合成纤维原料进口依存度极高,其中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己内酰胺(CPL)等主要原料的依存度都在65%以上,今后几年还将呈继续上升趋势。以占我国化纤产量77%涤纶为例,2003年1-9月,涤纶主要原料PTA进口356万吨,估计全年的进口量会超过470万吨,比去年高出40万吨,并创出历史新高。2004年,我国涤纶进口关税比PTA低5.7个百分点。合成纤维进口关税相对较低等于鼓励其进口,合纤的大量进口必定会加剧国内化纤市场竞争,无疑将严重影响到我国化纤工业的市场竞争力。原料的高关税会增加合成纤维的生产成本,而这种成本的增加会继续向下游转嫁给纺织、服装行业,从而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从长远看,合纤工业的发展受阻和运行艰难同样会向上波及原料行业,从而影响国内合成纤维原料工业的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分析认为,合纤原料进口关税的下调有利于理顺产业链市场价格体系,缓解合纤原料严重短缺矛盾,不仅可以稳定化纤产品价格,而且也将对纺织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合纤原料进口关税下调有利于降低合纤产品价格。因为涤纶短纤等合纤产品可部分替代棉花,在棉纺业中使用比例近40%,所以合纤价格下降可以抑制棉花价格的上涨,这对于棉花明显短缺的2004年我国纺织工业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其次,合纤原料进口关税下降有利于缓解中美纺织贸易摩擦。由于美国是合纤原料生产大国,中国进口关税的下降会增加美国的出口,有利于减少中美贸易顺差,缓和中美贸易争端。
第三,合纤原料进口关税下调会降低合成纤维生产成本,部分弥补由于出口退税税率下调带来的纺织品服装国际竞争力下降,有利于促进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有关人士称,按照国际惯例,合纤与原料进口关税应该予以调整,这样更加有利于整个产业链的协调发展。据悉,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已开会讨论此事,其中对PTA进口税率调整的可能性很大。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4年涤纶的进口关税降至5%,而其原料对苯二甲酸(PTA)进口关税仅降到10.7%,倒挂高达5.7个百分点;锦纶降至5%,其原料己内酰胺(CPL)为9%,倒挂4个百分点;丙纶也降到5%,其原料聚丙烯(PP)则为9.3%,倒挂4.3个百分点。而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专家介绍,这种产业链上的进口关税倒挂明显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不符合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要求。目前,世贸组织成员原料和纤维的进口关税比例均是由低到高,关税结构体现从原材料、中间产品、制成品由低到高的梯形税率,并有一定税率差。应该说,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这几年化纤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其合理的关税比例不无关系。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介绍,目前化纤已经成为我国纺织工业最主要的生产原料,在全部纺织原料中所占比例超过65%,其中仅涤纶一类在纺织行业的使用比例就已超过棉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郑俊林认为,这种产品与原料进口关税倒挂的现象不但十分不利于我国合纤工业的良性发展,而且还会向下影响我国纺织工业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向上波及合纤原料工业的发展,最终将是整个产业链的利益受损。
合纤原料高关税并且与合纤进口关税倒挂意味着限制原料进口,这将对我国合纤工业造成重大打击。目前,我国合成纤维原料进口依存度极高,其中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己内酰胺(CPL)等主要原料的依存度都在65%以上,今后几年还将呈继续上升趋势。以占我国化纤产量77%涤纶为例,2003年1-9月,涤纶主要原料PTA进口356万吨,估计全年的进口量会超过470万吨,比去年高出40万吨,并创出历史新高。2004年,我国涤纶进口关税比PTA低5.7个百分点。合成纤维进口关税相对较低等于鼓励其进口,合纤的大量进口必定会加剧国内化纤市场竞争,无疑将严重影响到我国化纤工业的市场竞争力。原料的高关税会增加合成纤维的生产成本,而这种成本的增加会继续向下游转嫁给纺织、服装行业,从而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从长远看,合纤工业的发展受阻和运行艰难同样会向上波及原料行业,从而影响国内合成纤维原料工业的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分析认为,合纤原料进口关税的下调有利于理顺产业链市场价格体系,缓解合纤原料严重短缺矛盾,不仅可以稳定化纤产品价格,而且也将对纺织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合纤原料进口关税下调有利于降低合纤产品价格。因为涤纶短纤等合纤产品可部分替代棉花,在棉纺业中使用比例近40%,所以合纤价格下降可以抑制棉花价格的上涨,这对于棉花明显短缺的2004年我国纺织工业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其次,合纤原料进口关税下降有利于缓解中美纺织贸易摩擦。由于美国是合纤原料生产大国,中国进口关税的下降会增加美国的出口,有利于减少中美贸易顺差,缓和中美贸易争端。
第三,合纤原料进口关税下调会降低合成纤维生产成本,部分弥补由于出口退税税率下调带来的纺织品服装国际竞争力下降,有利于促进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有关人士称,按照国际惯例,合纤与原料进口关税应该予以调整,这样更加有利于整个产业链的协调发展。据悉,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已开会讨论此事,其中对PTA进口税率调整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