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02年蚕种生产简况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12-01 11:23:00
一.蚕种生产和蚕桑生产情况
1.蚕种生产量与去年持平,蚕种发放量持续增长
据估计2002年全省生产蚕种120万张,与去年基本持平。全省发放蚕种100万张,比去年增长22.8%。至10月25日止,全省已检验一代杂交蚕种约80万张,因微病淘汰蚕种在1%左右。全省平均50KG种茧制种175张。
2.蚕茧生产和收购比去年增加,茧价下降幅度大
全省现有桑地面积33万亩,比去年增加15.8%。估计全年生产蚕茧2.7万吨,比去年增长22%。收购鲜茧1.8万吨,比去年增加30%左右。鲜茧收购全年平均价格9.39元/KG,比去年下降30%以上。
3.春季雨水少,光照足,蚕种生产、发放增长势头猛
今年春行秋令,春大雨水少,光照足,桑树长势好,蚕茧生产开造早。华东地区新茧上市前,广东省鲜茧收购价接近12元/KG,农民种养积极性较高。2—5月份全省发种量比去年增加50%以上。随着华东地区新茧上市,广东省蚕茧收购价格逐步下降,很多专业户种桑养蚕积极性受挫,不少桑园失管,发种量明显下降。
4.质量管理意识增强,提昌以质取胜、服务竞争
在市场经济中,蚕种销售的地域封锁必然被打破,蚕种质量、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蚕种场的生存。广东省各蚕种场非常重视蚕种产前、产中、产后的质量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建立。广州天勤有限公司(由省蚕种所和英德场组成)10月下旬已通过ISO:2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二.存在问题
1.部分干部群众对国家蚕种业政策认识不足
随着国发办[2001]44号文和农业部相关政策的出台,部分干部群众误认为蚕种生产和销售已完全放开,从省丝绸公司取得授权经营资格至今,广东省政府还未明确省级蚕种主管部门,有个别地区出现蚕种生产和经营秩序混乱,蚕种、蚕茧价格起伏较大。
2.蚕种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广东省现在生产一代杂交种蚕种场13家,年生产一代杂交种能力150万张以上。而近3年来广东省用种量都是100万张左右,减少1/3现有蚕种场也能满足广东省生产所需蚕种。
3.现有蚕种场生产设施落后,生产规模过小
广东省蚕种场现有生产房舍多为70、80年代改建的,配套设施陈旧,没有原蚕专用桑园,全省只有一个较大规模的蚕种冷库。大多数蚕种场年生产蚕种不过10万张,有的场1年生产蚕种才2、3万张,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较低。
转自《蚕丝在线》网
1.蚕种生产量与去年持平,蚕种发放量持续增长
据估计2002年全省生产蚕种120万张,与去年基本持平。全省发放蚕种100万张,比去年增长22.8%。至10月25日止,全省已检验一代杂交蚕种约80万张,因微病淘汰蚕种在1%左右。全省平均50KG种茧制种175张。
2.蚕茧生产和收购比去年增加,茧价下降幅度大
全省现有桑地面积33万亩,比去年增加15.8%。估计全年生产蚕茧2.7万吨,比去年增长22%。收购鲜茧1.8万吨,比去年增加30%左右。鲜茧收购全年平均价格9.39元/KG,比去年下降30%以上。
3.春季雨水少,光照足,蚕种生产、发放增长势头猛
今年春行秋令,春大雨水少,光照足,桑树长势好,蚕茧生产开造早。华东地区新茧上市前,广东省鲜茧收购价接近12元/KG,农民种养积极性较高。2—5月份全省发种量比去年增加50%以上。随着华东地区新茧上市,广东省蚕茧收购价格逐步下降,很多专业户种桑养蚕积极性受挫,不少桑园失管,发种量明显下降。
4.质量管理意识增强,提昌以质取胜、服务竞争
在市场经济中,蚕种销售的地域封锁必然被打破,蚕种质量、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蚕种场的生存。广东省各蚕种场非常重视蚕种产前、产中、产后的质量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建立。广州天勤有限公司(由省蚕种所和英德场组成)10月下旬已通过ISO:2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二.存在问题
1.部分干部群众对国家蚕种业政策认识不足
随着国发办[2001]44号文和农业部相关政策的出台,部分干部群众误认为蚕种生产和销售已完全放开,从省丝绸公司取得授权经营资格至今,广东省政府还未明确省级蚕种主管部门,有个别地区出现蚕种生产和经营秩序混乱,蚕种、蚕茧价格起伏较大。
2.蚕种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广东省现在生产一代杂交种蚕种场13家,年生产一代杂交种能力150万张以上。而近3年来广东省用种量都是100万张左右,减少1/3现有蚕种场也能满足广东省生产所需蚕种。
3.现有蚕种场生产设施落后,生产规模过小
广东省蚕种场现有生产房舍多为70、80年代改建的,配套设施陈旧,没有原蚕专用桑园,全省只有一个较大规模的蚕种冷库。大多数蚕种场年生产蚕种不过10万张,有的场1年生产蚕种才2、3万张,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较低。
转自《蚕丝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