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我国为重塑丝绸强国上下求索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5-08-18 08:33:00


  中国丝绸协会8月15日在京授予江苏省东台市“中国丝绸基地”称号,全国首家茧丝绸基地由此产生。
  
  从去年我国正式推出高档丝绸标志、并在国外主要市场注册,到《茧丝绸业特色生产基地评定办法》的制定,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市(县)或镇(乡)授予特色生产基地称号,今年,中国丝绸已经授予了四川省南充市“中国绸都”称号、浙江省桐乡市“中国蚕丝被、真丝毯生产基地”称号等系列措施和行动,我国为重塑丝绸强国上下求索。
  
  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弋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我国茧丝绸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国家统计局对2370家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统计,1~6月份丝绸工业完成总产值589亿元,同比增长18.7%;实现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9.9%。海关统计,今年1至6月,我国丝绸全商品(真丝产品,下同)出口17.55亿美元,同比增长22.06%,丝绸各大类产品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均有较好的增长,平均单价也有提高。尤其是桑蚕丝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增长33.94%和48.86%,坯绸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增长36.79%和44.28%,出现了出口价格增长明显高于数量增长的良好局面。尤其是最近几个月,丝绸出口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提振了我国多年来低迷的丝绸出口价格,有利于持续发展我国丝绸产业。

  茧丝绸产业集群化发展

  弋辉认为,近两年我国茧丝绸业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一个重要因素是茧丝绸生产区域结构的调整,使资金、技术及人才开始向具有优势的地区流动,出现了茧丝绸产业集群化的趋势,是现代茧丝绸业有效组织形式之一。
  
  东台市市长王光文向记者介绍,东台市茧丝绸产业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近年来,东台市利用全国和江苏省茧丝绸业区域调整机遇,以两家大茧丝绸龙头企业???江苏富安茧丝绸公司和江苏民星茧丝绸公司为主导,创立了“公司+工厂+农户”的经营模式。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茧丝和生丝总产连续三年递增15%以上。

  产业布局形成东丝西桑

  东丝西桑,即继续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丝绸和纺织品出口产品生产基地,而把种桑养蚕等原料生产向地域广阔的中西部内陆省区推广。
  
  “东丝西桑”产业链的形成给中西部农民增加了收入,同时降低了东部企业的生产成本。
  
  富安丝绸公司总经理卢克松介绍说,种桑养蚕具有明显的比较效益,能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减少农药对土地造成的危害。我国的东桑西移政策对发展茧丝绸行业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广东、广西都扩大了桑树种植面积,两广地区气候也很适宜桑树的生长,只是由于种养水平的限制,两广地区的蚕茧质量与东部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江苏中部厂丝质量普遍达到5A级甚至6A级,而两广地区目前只能生产4A级的厂丝。但随着蚕农技术水平的提高,蚕茧质量能够逐步提高。
  
  卢克松表示,目前,苏、浙、鲁桑树种植面积都呈现减少的趋势,富安丝绸公司今后主要朝丝绸深加工的方向发展,生产品牌服装,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也是东部传统种桑养蚕区的产业转型方向。随着东桑西移的实现,我国的茧丝绸行业有望形成东丝西桑的格局。

  明晰高档品牌之路

  2004年8月,中国丝绸协会高档丝绸标志出台,十几家丝绸企业成为第一批高档丝绸面料的挂牌者,中国丝绸走高档品牌之路的战略开始明晰。
  
  一批年销售5亿元以上的大型丝绸企业,“达利”、“凯喜雅”、“喜得宝”、“万事利”等一大批品牌开始崭露头角,“万事利”商标还成了全国丝绸行业惟一的“全国驰名商标”。
  
  近年来,我国丝绸科研领域也取得重大成果,破译了家蚕基因组,生产出彩茧,丝绸产品后整理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等等。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