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8-13 07:15:00
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绿廊·时尚坊”第三届中国国际女装论坛侧记
“中国女装业已经走进了一个新时代!”,如果说这个论断在较早的时候还是远处传来的隐隐雷音,那么它在2003年7月25日“绿廊·时尚坊”第三届中国国际女装论坛举办的时刻,则是滚滚的春雷了。本届论坛以高远的立意、崭新的阵容和深刻的内涵,雄辩地昭示着中国女装业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
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的中国国际女装论坛以其立意之新、层次之高和操作之实,在业内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成为观照当年女装行业发展脉络的“晴雨表”,更成为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的“精品曲目”。诚如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所言:每年的7月,许多女装业内人士就像奔赴一个美丽的约会,前往深圳参加中国国际女装论坛。“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的中国国际女装论坛又该以怎样的面目出现呢?经过论坛主办方之一的《服装时报》决策层的缜密思考和深入分析,决定把论坛主题定位为“品牌文化与竞争优势”,理由在于———
当前女装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生产、管理、设计、营销等某个环节或局部的竞争,而是一种文化力的竞争。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品牌文化的竞争,真正有竞争优势的品牌,必定有深刻的文化。这里所说的“品牌文化”,指的是包括鲜明的品牌诉求、独特的设计内涵、稳健的营销理念以及切实的战略规划等方面的系统整合。品牌的背后是一种文化,强势品牌的背后是一种强势文化,中国女装业大众品牌多而强势品牌少,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品牌文化构建的孱弱。
选好题就好比搭好台,那么由谁来唱戏呢?《服装时报》决策层把目光对准了那些有着较高的学历背景、独到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经营业绩的服装新人,试图让他们结合各自的操作实践,现身说法,探索打造中国女装文化型品牌的实现途径。于是,谢锋(“吉芬”)来了、毛继鸿(“例外”)来了、夏国新(“歌力思”)来了……
来自全国各地的听众,显然对这个由新锐品牌唱主角的论坛充满了兴趣———业内象样的论坛,大抵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大牌坐镇,台下的听众以一种仰视的姿态耳提面命,但时间久了,那些新瓶装旧酒的谈经布道不免让人闻之索然———这些新锐品牌的身上凝聚着这样一个焦点问题:在“英雄不问出处”的年代挖得第一桶金,完成原始积累的老品牌风光难在的今天,新锐品牌究竟靠什么笑傲江湖?
广州状态时装公司董事长毛继鸿认为,品牌的竞争力最终要靠核心价值观来体现———服装设计可以COPY,而组织的力量却是无法COPY的,他认为“例外”的成功核心在于把握了这样的“道”,即追求“四个一致”:设计师和经营者的理念一致;品牌团队的理念一致;品牌与代理商的理念一致;品牌与顾客的理念一致。其他的便是“术”。北京吉芬时装公司董事长谢锋则认为,品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引起女装企业的高度关注,由当前中国女装业正由自然品牌转型,要经历一个沉淀和整合的过程,品牌多元化是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深圳歌力思时装公司董事长夏国新认为,服装品牌要追求附加值,而不单是靠产品来获取利润,靠价格竞争无异于慢性自杀,顾客的消费心理需要不单单决定于价格。价格竞争的核心在于品牌的差异化,具有文化优势的品牌的抗风险能力更强。他强调品牌要坚持一种个性文化,而且只有和顾客相通,才能延续……
几位嘉宾都把成功的基本前提归结为对“女装这个行业的热爱”,而毛继鸿“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衣服”的表白,更是激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一位嘉宾的话耐人寻味:我们所建设的品牌放在前几年可能不受欢迎,由衷地感谢这个时代,赋予了我们成就自我的机会。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当这些新生代、学院派在这样的场合,以成功者的姿态发出这样的感叹,其象征意义是十分深远的———当有理性和创造力的一代服装新人的出现并当之无愧地走上历史的前台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属于中国女装业的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来临。
——“绿廊·时尚坊”第三届中国国际女装论坛侧记
“中国女装业已经走进了一个新时代!”,如果说这个论断在较早的时候还是远处传来的隐隐雷音,那么它在2003年7月25日“绿廊·时尚坊”第三届中国国际女装论坛举办的时刻,则是滚滚的春雷了。本届论坛以高远的立意、崭新的阵容和深刻的内涵,雄辩地昭示着中国女装业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
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的中国国际女装论坛以其立意之新、层次之高和操作之实,在业内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成为观照当年女装行业发展脉络的“晴雨表”,更成为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的“精品曲目”。诚如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所言:每年的7月,许多女装业内人士就像奔赴一个美丽的约会,前往深圳参加中国国际女装论坛。“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的中国国际女装论坛又该以怎样的面目出现呢?经过论坛主办方之一的《服装时报》决策层的缜密思考和深入分析,决定把论坛主题定位为“品牌文化与竞争优势”,理由在于———
当前女装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生产、管理、设计、营销等某个环节或局部的竞争,而是一种文化力的竞争。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品牌文化的竞争,真正有竞争优势的品牌,必定有深刻的文化。这里所说的“品牌文化”,指的是包括鲜明的品牌诉求、独特的设计内涵、稳健的营销理念以及切实的战略规划等方面的系统整合。品牌的背后是一种文化,强势品牌的背后是一种强势文化,中国女装业大众品牌多而强势品牌少,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品牌文化构建的孱弱。
选好题就好比搭好台,那么由谁来唱戏呢?《服装时报》决策层把目光对准了那些有着较高的学历背景、独到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经营业绩的服装新人,试图让他们结合各自的操作实践,现身说法,探索打造中国女装文化型品牌的实现途径。于是,谢锋(“吉芬”)来了、毛继鸿(“例外”)来了、夏国新(“歌力思”)来了……
来自全国各地的听众,显然对这个由新锐品牌唱主角的论坛充满了兴趣———业内象样的论坛,大抵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大牌坐镇,台下的听众以一种仰视的姿态耳提面命,但时间久了,那些新瓶装旧酒的谈经布道不免让人闻之索然———这些新锐品牌的身上凝聚着这样一个焦点问题:在“英雄不问出处”的年代挖得第一桶金,完成原始积累的老品牌风光难在的今天,新锐品牌究竟靠什么笑傲江湖?
广州状态时装公司董事长毛继鸿认为,品牌的竞争力最终要靠核心价值观来体现———服装设计可以COPY,而组织的力量却是无法COPY的,他认为“例外”的成功核心在于把握了这样的“道”,即追求“四个一致”:设计师和经营者的理念一致;品牌团队的理念一致;品牌与代理商的理念一致;品牌与顾客的理念一致。其他的便是“术”。北京吉芬时装公司董事长谢锋则认为,品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引起女装企业的高度关注,由当前中国女装业正由自然品牌转型,要经历一个沉淀和整合的过程,品牌多元化是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深圳歌力思时装公司董事长夏国新认为,服装品牌要追求附加值,而不单是靠产品来获取利润,靠价格竞争无异于慢性自杀,顾客的消费心理需要不单单决定于价格。价格竞争的核心在于品牌的差异化,具有文化优势的品牌的抗风险能力更强。他强调品牌要坚持一种个性文化,而且只有和顾客相通,才能延续……
几位嘉宾都把成功的基本前提归结为对“女装这个行业的热爱”,而毛继鸿“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衣服”的表白,更是激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一位嘉宾的话耐人寻味:我们所建设的品牌放在前几年可能不受欢迎,由衷地感谢这个时代,赋予了我们成就自我的机会。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当这些新生代、学院派在这样的场合,以成功者的姿态发出这样的感叹,其象征意义是十分深远的———当有理性和创造力的一代服装新人的出现并当之无愧地走上历史的前台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属于中国女装业的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