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美国纺织品市场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9-05 07:20:00
随着中国纺织业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强大,我国众多纺织企业了解世界纺织品市场的需求就变得更加迫切。为此,我们特组织了这期美国纺织品市场总览,作为一个窗口,以期为纺织行业乃至企业了解美国纺织品市场、深入美国纺织品市场提供全面的资讯和深入的报道。
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纺织品市场,也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市场。研究分析美国纺织品市场特点,对发展中美纺织品贸易十分重要。
美国纺织品市场巨大
根据美国海关统计,2001年和2002年美国纺织品进口额分别是751.71亿美元和764.94亿美元,占同期世界纺织品进口总额的20%以上。按美国人均进口纺织品计算,近几年美国年人均进口纺织品达270美元以上。2003年1~4月,美国纺织品进口261.8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67%(详见附表一)。
服装进口占突出地位
2001年和2002年,美国服装进口分别为594.14亿美元和596.66亿美元,分别占美国纺织品进口总额的79.07%和78.01%。
2003年1~4月,美国服装进口额达202亿美元,占其纺织品进口总额(261.87亿美元)的77.39%。同期,纱线、布料、服饰进口额分别为4.62亿美元、20.93亿美元和34.32亿美元,在美国纺织品进口总额中的比重分别为1.76%、7.99%和13.11%(详见附表一)。
纺织品贸易逆差严重
美国是纺织品净进口国,每年的纺织品出口约只有进口的20%。根据美国海关统计,2001年和2002年,美国纺织品出口分别为166.69亿美元和158.84亿美元,只有同期进口金额的22.17%和20.76%,逆差额分别达到585.02亿美元和606.09亿美元。2003年1~4月,美国纺织品出、进口额分别为52.35亿美元和261.87亿美元,逆差达209.53亿美元,其中服装逆差184.13亿美元,服饰逆差28.36亿美元,纱线逆差8300万美元。
值得指出的是,美国是布料贸易顺差国。2001年和2002年,美国布料出口分别为69.18亿美元和72.18亿美元,贸易顺差分别为9.54亿美元和7.52亿美元。2003年1~4月,美国布料出口达24.73亿美元,顺差3.80亿美元(详见附表二)。
纺织品贸易流向集中
纺织品贸易流向主要集中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加勒比地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根据美国海关统计,2002年美国纺织品进口中,墨西哥占12.04%、加勒比地区12.66%、东盟13.06%、中国14.29%、中国香港5.32%、欧盟15国6.09%。同期美国纺织品出口中:墨西哥占31.39%、加拿大19.25%、加勒比地区29.08%、欧盟15国7.26%(详见附表三)。
纺织品市场竞争激烈
造成美国纺织品市场竞争激烈的原因主要是:1、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进口国,对纺织品出口国和地区有强大的吸引力。2、纺织品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均有纺织品的生产加工能力,且加工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其产品必须竟相出口,抢占他国市场。3、发展纺织业可大大提高就业水平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各国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均鼓励发展纺织业,致使全球纺织品市场供大于求。4、随着《纺织品和服装协议》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实施,每个纺织品输出国和地区都希望在配额取消前占有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同时美国也要对本国产业进行保护。
纺织品市场价格稳定
根据美国劳工部资料,自1994年到2003年的10年间,美国进口服装、服饰的价格指数总体保持稳定。如果把2000年美国服装、服饰进口价格指数设定为100,则过去112个月以来的进口价格指数显示,1994年2月最低为97.60,1997年最高为101.90。10年间最高与最低相差不过4.4%。如果按年率计算,则不同年份的价差更低。2003年1~4月的进口价格指数分别为100.70、100.80、100.80和101.10,分别均比去年同期略有提高(详见附表四)。但如果考虑10年来美元贬值和服装工艺水平提高等因素,美国服装进口价格则呈下降趋势。不过,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美出口纺织品的价格是有差异的。
名牌服装占重要地位
名牌服装在美服装市场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美国服装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很强,各服装店均根据自身多年的销售经验,推出各自的品牌,诸如POLO、LEVIS、GAP、GUCCI、CK、TOMMY、TIFINI、NUCTI-CA、GUESS、CELINE、BOSS、LONDONFOG、MALBORO、PORTS、LOCOSTE、APPLE、PRADA、PLAYBOY、GIODANO等等。据业内人士介绍,知名品牌服装在美国大的服装公司的营业额中占有98%以上的份额。
纺织品贸易壁垒森严
美国纺织品市场中的壁垒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关税壁垒。美国纺织品进口平均关税约20%,是其所有商品进口平均关税的10倍左右。服装进口关税一般均在20%以上。二是非关税壁垒,诸如配额和技术性壁垒。2002年初,美国已部分取消配额要求,但只占配额产品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配额产品尚待在2005年前逐步取消。美国的技术性壁垒又称“绿色壁垒”,它以所谓保护环境和保障人身安全为由,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法规),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由于这些强制性技术标准以美国的技术水平为基础,发展中国家往往难以达到。三是启用保障条款。美国参议院通过了贸易法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进口有关条款的修正案。修正案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向美国出口纤维制品、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等。修正案的宗旨是保护美国本国企业的利益。
今年5月21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公布关于引用我国入世议定书纺织品市场保护条文的最终规则,美国及其他世贸成员国如认为来自中国的纺织品及服装扰乱市场,可以要求与我国谈判,必要时可实施配额限制。目前,美国对我国的五种纺织品:针织布(222类)、手套(331/631类)、胸罩(349/649类)、睡衣(350/650类)和行李箱(670类)进行重新设限。
新技术层出不穷
据报道:1、美国纤维巨商杜邦公司宣布,该公司的科学家已开发出一种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服装的新型工艺。其新开发的基于生物技术的工艺可以取代以往使用的基于石化技术的工艺,利用玉米生产服装原料Sorona聚合物。利用新工艺生产的Sorona聚合物手感更柔软,可进行多种染色,耐洗性强,还可防紫外线照射。
2、美国联合信号公司使用自产的超高强力聚乙烯纤维织入尼龙中,生产出具有卓越抗撕裂和耐磨性能的纺织品。据介绍,抗撕裂纺织品中的聚乙烯纤维的强力比尼龙高7倍,能有效防止任何穿刺及撕裂口的延伸扩展。靴鞋、滑雪服及运动装备制造业对这种纺织品产生极大兴趣。世界各地对超高强力聚乙烯纤维的需求日益增加。
3、美国Nhega公司开发的高速电子提花转换系统已经被美国大型制衣企业LizClai-borne整合至全球生产网络。Nhega公司声称,其开发的高级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技术NScan,可以用一台自动化扫描系统,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内电子转换整片成衣提花图案,比数字化平台的提花转换速度快5倍。另外,Nhega公司还表示,该系统运行精确,几乎不会出现图案变形的问题。据介绍,NScan技术可以同所有主要的CAD/CAM技术(包括Gerber、Lectra、Op-titex和Polygon等)相兼容。
4、美国联邦商务部指定美国应用DNA科学公司所出售的DNA鉴定技术,作为美国海关及纺织业者对付伪冒的工具。美国应用DNA科技公司所销售的DNA鉴定技术,先从纺织厂取得纤维的基因密码,然后将其放入在工艺中可与纺织品相容的液体当中。在整体供应链的任何一环只要手持扫描器,便可判读出合法产地及制造厂商。纺织品伪冒向来是美国政府打击的重点对象,据官方统计,美国每年合法进口的纺织品金额高达700亿美元,而通过走私手段进入美国的纺织品每年估计为20亿美元,民间纺织业者对后者的估计甚至高达80亿~100亿美元。
5、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建了一所军事纳米技术研究所,用于研究纳米工艺的防护品。美国陆军希望两三年内,用更好的防护服装备部队。由于采用了纳米技术,防护服能防御生物武器,经过特别处理的纤维,不但能透气又能阻止毒素进入服装。现在已制成一种纳米中空纤维,其内充有铁磁流体,磁化时就变硬。此外,研究人员正在研制贮存能量的织物,并正在检测贮存能量的人造材料。把这些能贮存电能的材料设计成靴子,必要时,可以丢弃,有利士兵奔跑或跳跃。
6、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纺织研究单位率先从事开发以个人安全为目的的防御性功能成衣,研究重点是如何将电子装置仪器加入成衣纤维。该电子装置可显示穿戴者的正确位置,并能侦测出人体暴露在某种特定生化药剂中身体变化的情形。
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纺织品市场,也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市场。研究分析美国纺织品市场特点,对发展中美纺织品贸易十分重要。
美国纺织品市场巨大
根据美国海关统计,2001年和2002年美国纺织品进口额分别是751.71亿美元和764.94亿美元,占同期世界纺织品进口总额的20%以上。按美国人均进口纺织品计算,近几年美国年人均进口纺织品达270美元以上。2003年1~4月,美国纺织品进口261.8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67%(详见附表一)。
服装进口占突出地位
2001年和2002年,美国服装进口分别为594.14亿美元和596.66亿美元,分别占美国纺织品进口总额的79.07%和78.01%。
2003年1~4月,美国服装进口额达202亿美元,占其纺织品进口总额(261.87亿美元)的77.39%。同期,纱线、布料、服饰进口额分别为4.62亿美元、20.93亿美元和34.32亿美元,在美国纺织品进口总额中的比重分别为1.76%、7.99%和13.11%(详见附表一)。
纺织品贸易逆差严重
美国是纺织品净进口国,每年的纺织品出口约只有进口的20%。根据美国海关统计,2001年和2002年,美国纺织品出口分别为166.69亿美元和158.84亿美元,只有同期进口金额的22.17%和20.76%,逆差额分别达到585.02亿美元和606.09亿美元。2003年1~4月,美国纺织品出、进口额分别为52.35亿美元和261.87亿美元,逆差达209.53亿美元,其中服装逆差184.13亿美元,服饰逆差28.36亿美元,纱线逆差8300万美元。
值得指出的是,美国是布料贸易顺差国。2001年和2002年,美国布料出口分别为69.18亿美元和72.18亿美元,贸易顺差分别为9.54亿美元和7.52亿美元。2003年1~4月,美国布料出口达24.73亿美元,顺差3.80亿美元(详见附表二)。
纺织品贸易流向集中
纺织品贸易流向主要集中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加勒比地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根据美国海关统计,2002年美国纺织品进口中,墨西哥占12.04%、加勒比地区12.66%、东盟13.06%、中国14.29%、中国香港5.32%、欧盟15国6.09%。同期美国纺织品出口中:墨西哥占31.39%、加拿大19.25%、加勒比地区29.08%、欧盟15国7.26%(详见附表三)。
纺织品市场竞争激烈
造成美国纺织品市场竞争激烈的原因主要是:1、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进口国,对纺织品出口国和地区有强大的吸引力。2、纺织品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均有纺织品的生产加工能力,且加工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其产品必须竟相出口,抢占他国市场。3、发展纺织业可大大提高就业水平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各国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均鼓励发展纺织业,致使全球纺织品市场供大于求。4、随着《纺织品和服装协议》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实施,每个纺织品输出国和地区都希望在配额取消前占有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同时美国也要对本国产业进行保护。
纺织品市场价格稳定
根据美国劳工部资料,自1994年到2003年的10年间,美国进口服装、服饰的价格指数总体保持稳定。如果把2000年美国服装、服饰进口价格指数设定为100,则过去112个月以来的进口价格指数显示,1994年2月最低为97.60,1997年最高为101.90。10年间最高与最低相差不过4.4%。如果按年率计算,则不同年份的价差更低。2003年1~4月的进口价格指数分别为100.70、100.80、100.80和101.10,分别均比去年同期略有提高(详见附表四)。但如果考虑10年来美元贬值和服装工艺水平提高等因素,美国服装进口价格则呈下降趋势。不过,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美出口纺织品的价格是有差异的。
名牌服装占重要地位
名牌服装在美服装市场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美国服装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很强,各服装店均根据自身多年的销售经验,推出各自的品牌,诸如POLO、LEVIS、GAP、GUCCI、CK、TOMMY、TIFINI、NUCTI-CA、GUESS、CELINE、BOSS、LONDONFOG、MALBORO、PORTS、LOCOSTE、APPLE、PRADA、PLAYBOY、GIODANO等等。据业内人士介绍,知名品牌服装在美国大的服装公司的营业额中占有98%以上的份额。
纺织品贸易壁垒森严
美国纺织品市场中的壁垒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关税壁垒。美国纺织品进口平均关税约20%,是其所有商品进口平均关税的10倍左右。服装进口关税一般均在20%以上。二是非关税壁垒,诸如配额和技术性壁垒。2002年初,美国已部分取消配额要求,但只占配额产品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配额产品尚待在2005年前逐步取消。美国的技术性壁垒又称“绿色壁垒”,它以所谓保护环境和保障人身安全为由,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法规),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由于这些强制性技术标准以美国的技术水平为基础,发展中国家往往难以达到。三是启用保障条款。美国参议院通过了贸易法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进口有关条款的修正案。修正案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向美国出口纤维制品、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等。修正案的宗旨是保护美国本国企业的利益。
今年5月21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公布关于引用我国入世议定书纺织品市场保护条文的最终规则,美国及其他世贸成员国如认为来自中国的纺织品及服装扰乱市场,可以要求与我国谈判,必要时可实施配额限制。目前,美国对我国的五种纺织品:针织布(222类)、手套(331/631类)、胸罩(349/649类)、睡衣(350/650类)和行李箱(670类)进行重新设限。
新技术层出不穷
据报道:1、美国纤维巨商杜邦公司宣布,该公司的科学家已开发出一种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服装的新型工艺。其新开发的基于生物技术的工艺可以取代以往使用的基于石化技术的工艺,利用玉米生产服装原料Sorona聚合物。利用新工艺生产的Sorona聚合物手感更柔软,可进行多种染色,耐洗性强,还可防紫外线照射。
2、美国联合信号公司使用自产的超高强力聚乙烯纤维织入尼龙中,生产出具有卓越抗撕裂和耐磨性能的纺织品。据介绍,抗撕裂纺织品中的聚乙烯纤维的强力比尼龙高7倍,能有效防止任何穿刺及撕裂口的延伸扩展。靴鞋、滑雪服及运动装备制造业对这种纺织品产生极大兴趣。世界各地对超高强力聚乙烯纤维的需求日益增加。
3、美国Nhega公司开发的高速电子提花转换系统已经被美国大型制衣企业LizClai-borne整合至全球生产网络。Nhega公司声称,其开发的高级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技术NScan,可以用一台自动化扫描系统,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内电子转换整片成衣提花图案,比数字化平台的提花转换速度快5倍。另外,Nhega公司还表示,该系统运行精确,几乎不会出现图案变形的问题。据介绍,NScan技术可以同所有主要的CAD/CAM技术(包括Gerber、Lectra、Op-titex和Polygon等)相兼容。
4、美国联邦商务部指定美国应用DNA科学公司所出售的DNA鉴定技术,作为美国海关及纺织业者对付伪冒的工具。美国应用DNA科技公司所销售的DNA鉴定技术,先从纺织厂取得纤维的基因密码,然后将其放入在工艺中可与纺织品相容的液体当中。在整体供应链的任何一环只要手持扫描器,便可判读出合法产地及制造厂商。纺织品伪冒向来是美国政府打击的重点对象,据官方统计,美国每年合法进口的纺织品金额高达700亿美元,而通过走私手段进入美国的纺织品每年估计为20亿美元,民间纺织业者对后者的估计甚至高达80亿~100亿美元。
5、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建了一所军事纳米技术研究所,用于研究纳米工艺的防护品。美国陆军希望两三年内,用更好的防护服装备部队。由于采用了纳米技术,防护服能防御生物武器,经过特别处理的纤维,不但能透气又能阻止毒素进入服装。现在已制成一种纳米中空纤维,其内充有铁磁流体,磁化时就变硬。此外,研究人员正在研制贮存能量的织物,并正在检测贮存能量的人造材料。把这些能贮存电能的材料设计成靴子,必要时,可以丢弃,有利士兵奔跑或跳跃。
6、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纺织研究单位率先从事开发以个人安全为目的的防御性功能成衣,研究重点是如何将电子装置仪器加入成衣纤维。该电子装置可显示穿戴者的正确位置,并能侦测出人体暴露在某种特定生化药剂中身体变化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