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利剑高悬 官方为企业支招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9-16 07:29:00
“随着传统的世贸保护手段退出历史舞台,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将成为维护公平竞争,合法保护国内产业的重要手段。但是,国外公司对我国企业发动的反倾销`围歼战',对我国幼稚产业和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严重阻滞,甚至给我国支柱产业带来很多行业性危机。对知识产权战略认识的幼稚,对反倾销诉案的被动,成为摆在出口产业面前最大的烦恼。以反倾销为由的贸易保护主义成为悬在中国企业头顶的一把利剑。”在“2003标准与专利北京国际论坛”上,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王琴华一番话,连记者听了都心头一紧,更何以堪思虑企业生死的业界听众。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02年进出口总额已排名世界第五,但随之而来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频繁进行反倾销调查。王琴华说,截至2002年底,国外对我反倾销立案已超过500起,占全球案件总数的14%,居世界各国之首,给我国出口造成数百亿美元的损失。
目前,形势愈发严重。由于美日欧等国经济增速减缓,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国际范围内以反倾销为由的贸易保护主义头颈高抬,我国出口面临新的压力。王琴华不无忧虑地说,过去只有发达国家起诉中国倾销,现在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土耳其、巴西等也对我发起了“特保案件”(指专门针对中国企业采取的保障本国利益的措施)。这严重违反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有关法律文件的规定,使我国相关产业遭受极不公平的待遇,也给我国出口企业造成更大威胁。
据介绍,到2002年底,国外对中国反倾销立案已超过500起,占全球案件总数的14%,居世界各国之首,给中国出口造成了数百亿美元的直接损失。
王琴华提醒广大国内企业,要注意防止反倾销的三大误区:
首先是一些企业不能正确理解反倾销领域中倾销和损害的特定法律概念。
其次是一些企业认为国家是保护国内企业的,只要企业受到损害,不论是否有证据,国家主管部门一定会作出肯定性裁决。
第三是一些企业平时缺乏财务管理制度,账目混乱,难以提供确凿的数据。
王琴华表示,对此如何运用好世贸组织贸易救济措施法律来应对,政府主管部门要作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法律体系。王琴华介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颁布的新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条例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还要制定一系列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法律,增强办案透明度。
二是加大交涉和办案力度。王琴华表示,目前中国对外反倾销已立案24起,有效地制止了国外产品的低价倾销,保护了国内相关产业。但无论从立案数量和办案质量上来说,还不适应国内产业的要求,要继续加大力度。
三要建立产业预警机制。王琴华表示,中国从2001年开始研究建立产业预警机制,根据我国产业结构情况,确定了监测产品目录,编制了相关软件和模型,建立监测网络和专家系统。目前在汽车、化肥和钢铁三个试点行业已取得了初步效果,下一步还要继续进行下去。
最后要充分运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中国和中国企业的权益。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02年进出口总额已排名世界第五,但随之而来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频繁进行反倾销调查。王琴华说,截至2002年底,国外对我反倾销立案已超过500起,占全球案件总数的14%,居世界各国之首,给我国出口造成数百亿美元的损失。
目前,形势愈发严重。由于美日欧等国经济增速减缓,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国际范围内以反倾销为由的贸易保护主义头颈高抬,我国出口面临新的压力。王琴华不无忧虑地说,过去只有发达国家起诉中国倾销,现在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土耳其、巴西等也对我发起了“特保案件”(指专门针对中国企业采取的保障本国利益的措施)。这严重违反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有关法律文件的规定,使我国相关产业遭受极不公平的待遇,也给我国出口企业造成更大威胁。
据介绍,到2002年底,国外对中国反倾销立案已超过500起,占全球案件总数的14%,居世界各国之首,给中国出口造成了数百亿美元的直接损失。
王琴华提醒广大国内企业,要注意防止反倾销的三大误区:
首先是一些企业不能正确理解反倾销领域中倾销和损害的特定法律概念。
其次是一些企业认为国家是保护国内企业的,只要企业受到损害,不论是否有证据,国家主管部门一定会作出肯定性裁决。
第三是一些企业平时缺乏财务管理制度,账目混乱,难以提供确凿的数据。
王琴华表示,对此如何运用好世贸组织贸易救济措施法律来应对,政府主管部门要作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法律体系。王琴华介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颁布的新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条例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还要制定一系列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法律,增强办案透明度。
二是加大交涉和办案力度。王琴华表示,目前中国对外反倾销已立案24起,有效地制止了国外产品的低价倾销,保护了国内相关产业。但无论从立案数量和办案质量上来说,还不适应国内产业的要求,要继续加大力度。
三要建立产业预警机制。王琴华表示,中国从2001年开始研究建立产业预警机制,根据我国产业结构情况,确定了监测产品目录,编制了相关软件和模型,建立监测网络和专家系统。目前在汽车、化肥和钢铁三个试点行业已取得了初步效果,下一步还要继续进行下去。
最后要充分运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中国和中国企业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