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变脸” 浙江面临大考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10-17 07:46:00
背景提示:10月13日,国务院正式决定改革现行的出口退税机制,其主要调整内容包括:2004年起,按现行出口结构出口退税率的平均水平将降低约3个百分点;中央与地方按75比25的比例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目前,浙江省的出口在全国居第四,而出口退税量更是排到了第二位。对于浙江来说,这一新政策意味着什么?
从事外贸工作的张先生,这两天接连收到公司总部的紧急传真,上面写着出口退税制度改革的详细条款和业内预测,提醒他提前做好准备——就在一天前,国家三个部委正式公布这一决定,而早在几个月前,有关于此的传闻已经在业内引发“共振”。
浙江出口退税全国排第二
“由于浙江省出口贸易的特点和产品结构,这次出口退税制度改革对浙江造成的影响,将大于广东、上海这些外贸大省(市)。”今天上午,浙江省外经贸厅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肯定地说。
近年来,浙江省出口贸易增势迅猛。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浙江省出口总额达到257.02亿美元,同比增长41%。目前浙江产品的出口额已占全国10%,由于受退税影响最大的一般性对外贸易所占比重较大(达82%),我省出口退税总量是排到了全国第二。按新政策退税率平均降低3个百分点来计算,浙江减少的退税总量已经相当可观。
退税下调挑战产品竞争力
从短期看,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将直接导致出口产品成本的上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削弱。据测算,原先平均1美元出口额获退税1.2元人民币,每下调一个百分点,则将少退0.07元,从而将使企业成本相应提高。对于那些仅靠价格战打天下的部分中小型出口企业,很可能被彻底淘汰出海外市场。
在新政策中,一般机电产品、服装和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下调幅度最大,达4个百分点,而这些正是浙江省出口产品中的大头——据外经贸厅的调查,我省55%的出口产品(主要为一般机电产品、服装和纺织品)退税率将从17%下调到13%,30%的出口产品(主要小五金、鞋类、化工原料、玩具等)退税率将从15%下调到13%,维持不变的如高新产品、农产品的比例不到10%。
有关人士透露,目前,我省出口退税率平均保持15.5%左右,实行新政策后,退税率下降幅度将可能超过3个百分点。
应“考”,外贸业界“未雨绸缪”
此次政策调整将给以收购为主的外贸流通企业带来巨大影响。他们的压力不仅来自退税率下调,同时也来自于中央与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做法。由于这些企业经常要进行跨省、跨地区收购,而中央、地方共同承担退税的机制,将使地方退税分割地更为复杂,给退税带来难度。
日前,浙江省外经贸厅就把省内几家大型外贸公司的头头们召集起来,通报了最新情况。事实上,早在国家政策出台之前,有关于退税政策调整的传闻已经在业内流传了不少时间,一些企业已在“未雨绸缪”。
在采访中,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有关人士就向记者透露,有关退税政策调整的传闻由来已久,他们在几个月前就在到处收集相关资料和情报,并将这一消息通报给下属公司和业务人员,提醒他们抓紧时间办理部分退税手续。
建议:正视新政策 消解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新的退税政策,我省有关部门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对新政策影响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对策,包括加强企业内部审核、抓紧退税申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推进外贸企业机制改革、鼓励企业扩大自营出口等。
省外经贸厅有关负责人建议,企业要积极应对新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以此消解退税率下调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也要正确理解国家的这一新政策。
据财政部、国研中心专家估计,到2003年年底,我国出口退税欠税累积数额可能达到3000亿元左右,成为企业正常运做的“隐患”。而新政策的实施将对解决长时间以来的欠款问题起到积极作用,促使退税进度加快,这在客观上也有利于企业资金的周转。
新闻链接:
出口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退还在国内生产、流通、出口环节已经交纳的间接税的税收制度。目的是使出口货物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增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并避免对跨国流动物品重复征税,促进对外出口贸易。10月13日,国务院正式决定改革现行的出口退税机制,这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有关出口退税政策的最大的一次改革。
从事外贸工作的张先生,这两天接连收到公司总部的紧急传真,上面写着出口退税制度改革的详细条款和业内预测,提醒他提前做好准备——就在一天前,国家三个部委正式公布这一决定,而早在几个月前,有关于此的传闻已经在业内引发“共振”。
浙江出口退税全国排第二
“由于浙江省出口贸易的特点和产品结构,这次出口退税制度改革对浙江造成的影响,将大于广东、上海这些外贸大省(市)。”今天上午,浙江省外经贸厅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肯定地说。
近年来,浙江省出口贸易增势迅猛。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浙江省出口总额达到257.02亿美元,同比增长41%。目前浙江产品的出口额已占全国10%,由于受退税影响最大的一般性对外贸易所占比重较大(达82%),我省出口退税总量是排到了全国第二。按新政策退税率平均降低3个百分点来计算,浙江减少的退税总量已经相当可观。
退税下调挑战产品竞争力
从短期看,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将直接导致出口产品成本的上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削弱。据测算,原先平均1美元出口额获退税1.2元人民币,每下调一个百分点,则将少退0.07元,从而将使企业成本相应提高。对于那些仅靠价格战打天下的部分中小型出口企业,很可能被彻底淘汰出海外市场。
在新政策中,一般机电产品、服装和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下调幅度最大,达4个百分点,而这些正是浙江省出口产品中的大头——据外经贸厅的调查,我省55%的出口产品(主要为一般机电产品、服装和纺织品)退税率将从17%下调到13%,30%的出口产品(主要小五金、鞋类、化工原料、玩具等)退税率将从15%下调到13%,维持不变的如高新产品、农产品的比例不到10%。
有关人士透露,目前,我省出口退税率平均保持15.5%左右,实行新政策后,退税率下降幅度将可能超过3个百分点。
应“考”,外贸业界“未雨绸缪”
此次政策调整将给以收购为主的外贸流通企业带来巨大影响。他们的压力不仅来自退税率下调,同时也来自于中央与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做法。由于这些企业经常要进行跨省、跨地区收购,而中央、地方共同承担退税的机制,将使地方退税分割地更为复杂,给退税带来难度。
日前,浙江省外经贸厅就把省内几家大型外贸公司的头头们召集起来,通报了最新情况。事实上,早在国家政策出台之前,有关于退税政策调整的传闻已经在业内流传了不少时间,一些企业已在“未雨绸缪”。
在采访中,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有关人士就向记者透露,有关退税政策调整的传闻由来已久,他们在几个月前就在到处收集相关资料和情报,并将这一消息通报给下属公司和业务人员,提醒他们抓紧时间办理部分退税手续。
建议:正视新政策 消解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新的退税政策,我省有关部门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对新政策影响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对策,包括加强企业内部审核、抓紧退税申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推进外贸企业机制改革、鼓励企业扩大自营出口等。
省外经贸厅有关负责人建议,企业要积极应对新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以此消解退税率下调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也要正确理解国家的这一新政策。
据财政部、国研中心专家估计,到2003年年底,我国出口退税欠税累积数额可能达到3000亿元左右,成为企业正常运做的“隐患”。而新政策的实施将对解决长时间以来的欠款问题起到积极作用,促使退税进度加快,这在客观上也有利于企业资金的周转。
新闻链接:
出口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退还在国内生产、流通、出口环节已经交纳的间接税的税收制度。目的是使出口货物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增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并避免对跨国流动物品重复征税,促进对外出口贸易。10月13日,国务院正式决定改革现行的出口退税机制,这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有关出口退税政策的最大的一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