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经济专家为中国家纺业“切脉”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5-09 11:50:00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于近日举办了“家纺经济名人”论坛,来自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国家改革与发展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等单位的经济专家出席论坛,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领导、会员企业参加了论坛。与会专家就如何扩大内需、促进外销及我国发展家纺产业的宏观经济环境、国内市场潜力、国际经济形势,尤其是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家纺行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我国家纺企业的品牌战略等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引导科学消费  扩大国内需求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理事长杨东辉首先介绍了家纺行业的现状。他说,2002年中国家纺行业的产值(现价)全社会口径约3000亿元人民币,比2001年增长了25%,占2002年全社会纺织业现价产值的19%,出口额(包括半成品)达19.46亿美元,家纺行业已经成为中国高增长行业之一。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按纤维消费量计算,服装、家用、产业用纺织品各占1/3,而我国的比例为62:27:11,因此家纺行业将成为纺织行业新的增长点。只有更新人们对家用纺织品的消费观念,改善家用纺织品的设计与品质,才能使中国的家用纺织品市场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因此扩大内需成了中国家纺行业的主要任务。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传统的消费习惯仍影响着市场的发展,家用纺织品作为一个传统而新兴的消费门类,还没有完全被消费者认知,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家纺业的发展。杨东辉副会长说,我国家纺品的内需远远低于服装,家用纺织品的人均消费占消费性支出还不到1%,只是衣着消费的7%,而发达国家衣着消费与家用纺织品消费支出基本持平。造成这种巨大差距的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来自经济上的,而是消费观念的陈旧、落后。很多消费者认为服装是穿在外面的,别人一眼就可以看到,因此马虎不得,而家纺品多是给自己看的,差一点儿也没关系,在中国肯出几千元买套西服却不肯花几百元买一套床上用品、花几十元买条高品质毛巾的大有人在,他们只顾了面子却忽略最值得关注的身心健康。有些家纺品甚至没有达到科学的消费水平,如毛巾,中国人均消费水平只有250克,而中等发达国家在1000克以上,欧美发达国家更高。但在我国农村等落后的地区,一家共用一条毛巾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着,家庭软装饰在我国还未形成潮流。 
    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家纺行业在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但目前落后的家居文化、消费观念从企业及市场两方面限制了产业进步与产品升级,也为假冒伪劣产品创造了机会。家纺行业要取得更大的发展,首要的问题是要大力倡导“大家纺文化”,引导时尚消费文化,使人们改变以前由于经济水平落后所产生的不科学的消费观念与习惯,引导消费者合理健康消费,促进家纺业的快速发展。 
    增加产品附加值  应对贸易壁垒 
    目前,中国家纺企业的生产能力虽然在逐步扩大,产品越来越多,但由于多为中小型企业,发展基础薄弱、资金实力匮乏,所以在产品开发、创新方面严重不足。产品的档次低、附加值低已经成为一个普谝而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就像在玩“跷跷板”,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时,企业就会努力争取外单、活跃贸易,而当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时企业又会在扩大内需上做文章。而中国的家纺市场与国际市场存在着很大差异,国内市场基本上是以中低档国产产品为主,高档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国际市场需求则以高档次产品为主,因此现在没有形成直接竞争,只存在着差异性竞争。但是有关专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种市场差异将逐步缩小。从宁波博洋集团推出的万元羽绒被脱销就可以看出,国内消费者消费水平在提高,中国高档产品的市场潜力大于中低档产品。因此今后企业要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国内外高端市场与国外产品直接竞争。 
    另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姜哲分析,今后两年国际市场对中国家用纺织品的需求依然旺盛,但是随着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被动配额逐步取消,进口国家要用反倾销、反补贴、紧急限制,或技术壁垒、环保壁垒等对中国进行限制,如日本一直酝酿对中国毛巾进行反倾销。中国家用纺织品2002年出口量虽有增加,但产品单价却有所下降,关键就在于我们的家纺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创新及设计能力差。目前,家纺行业的生产能力大幅提高,这必然会使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要消化国内市场的竞争,就必然要寻找新的出路,进入国际市场。而要让国际市场接受我们的家纺产品,就要提高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设计水平,加快防火、防油、耐脏等功能性产品的开发。只有这样,我国的家纺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对中国家纺行业来说、加快技术进步和创新步伐应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家改革与发展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主任林层辉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家纺行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必须警惕各个国家花样翻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层出不穷的技术壁垒。中国家纺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在发挥劳动力充足、综合成本低等优势的同时,加强设计队伍建设,提高技术管理、资产管理水平,建立全球性经营销售网络,提高我国家纺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技术含量,提高企业对国际经济不稳定性的适应能力。 
    打造民族品牌  提升家纺产业 
    中国家纺行业缺少品牌、名牌,一直是一个尚未解决的老问题。杨东辉副会长指出,由于历史原因,家纺行业许多企业以前都是加工型企业,前几年“拿来主义”盛行,引进国外现成的设备、技术,仿制其花色、风格,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产品难与欧洲的厂家抗衡。要成为世界家纺生产与出口大国、强国,就不能停留在模仿的阶段,而要在开发创新、创建品牌方面大做文章。现在市场的竞争已不是单一产品的竞争,而是品牌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品牌不仅是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也是民族文化、民族形象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最终产品的标志。目前我国家纺市场上的民族品牌主要是由生产商自营的,而许多国际品牌都是由产品开发商、营销商乃至投资商共同来经营的,在这方面家纺行业还没跟上时代的脚步。今后,中国家用纺织品的生产商、开发商、经营商及投资商应联手打造民族品牌,尤其是高档市场的民族品牌。 
    中国纺织商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许新华说,发展家纺行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品牌的建设应当引起重视并早日捉上议事日程,要加强生产企业的品牌意识.尤其要注重品牌的文化底蕴,保持品牌的生命力。 
    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营高档毛巾的品牌毛巾生产企业,该公司总经理马涛认为,品牌是品位、文化、社会、品质及消费追求的载体,在创建、发展品牌的过程中,家纺生产企业要综合考虑以上几个要素,这样才能打造出真正的家纺品牌、名牌。高档品牌必然是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融合,高档品牌产品已经超越了其最基本的使用功能,而是更多地强调时尚、环保、品位及装饰性。 
    北京市日用工业品市场总经理董献民对北京家纺市场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相对于内衣、羊绒衫等产品来说,家纺品牌的整体形象还不突出,消费者认知度不高;企业不重视内销,家纺产品在商场超市里布置的比较灵散,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力,家纺行业七大品牌的市场空白较大,现有家纺品牌的设计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营销管理跟不上、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差,在追求时尚和艺术化上和国际品牌存在巨大差距。她认为,要打造知名品牌,企业首先要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宣传,塑造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第二是要加强整体营销策划,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第三是要加强设计创新.选准市场定位,生产出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的家纺产品,并迅速扩大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