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击非典观行业运行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5-13 10:33:00
目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灾难”——SARS病毒正在侵袭和危及着人们的生活,并在经济领域逐步产生负面作用,阻碍着社会经济正常运行。作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纺织行业,其生产经营有没有受到“非典”的负面影响?“非典”对行业正常运行有多大的扰动?怎样做出正确的判断?如何摆正行业发展与抗击“非典”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做出及时分析研究,以正确的思路引导企业为“坚持发展,抗击非典”做出积极和富有成效的努力。
应该说,今年一季度行业运行呈现了“全面开花”的局面,生产、出口和效益增长均在两位数,且增幅都较大地超过了去年底行业同类指标的增长水平。这是去年行业发展良好势头的“惯性”表现,也是行业数量扩张与内外销市场拉动的结果。但这一局面进入二季度将会由于“非典”的扰乱呈现“降温”之态势。春季广交会上,纺织服装类产品成交额比去年减少五成以上,沿海大型交易市场旺季不旺反而生产冷清,疫区城市商业渠道走货急剧减少,一些企业的外贸业务被外商毁单导致开工不足,国外分销商对国内采购提出抗细菌要求等信号,已明显地预示着二季度行业运行会因“非典”困扰而增势趋缓,生产、出口和效益难以继续保持高增长势头,与一季度比较有可能要出现5%左右的增长降幅。对此,行业上下必须要有清醒认识,但也不能过度悲观,因为“非典”毕竟是今年行业运行遇到的外部因素干扰而不是行业内在的变数,除广东外,沿海纺织主要产区并非国内重点疫区,随着“非典”疫情及其所造成的恐慌局面被逐步控制,公众对“非典”的恐慌指数下降,各类经济活动将会恢复,行业运行将会逐渐回归到正常轨道上来,“非典”对行业运行的负面影响只是短期的、暂时的,它不会对全行业带来致命的伤害,估计三季度开始,行业运行将会逐步走向正常。
应该承认,“非典”在一定程度上暂时抑制了行业高增长势头,也为一些企业带来了突如其来的商机。包括医疗和民用口罩、防护隔离服等在内的纺织服装类产品,随着“非典”防护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需求陡然增加,不少企业加工加点全力为抗击“非典”作出应有的贡献,也难以填平这种骤然增长的缺口,好在国家能用增加进口和接受外援调剂补缺。其实,国内的企业不是没有满足这种突如其来需求的供给基础,而是缺乏对紧急情况的快速反应和资源调配的能力,此次防“非典”战役启示企业要把快速反应能力作为自身的综合素质加以增强。
保证抗“非典”纺织品有效供应固然重要,但在整个行业的经济总量中这毕竟只占很小的比重,全行业还是要把更大的力气放在保障经济运行有效性上来,以“坚持发展,抗击非典”的精神,把“非典”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最近,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非典”时期不放松经济工作,做好机电、纺织等出口工作的要求,为我们正确处理好行业发展与抗击“非典”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非典”时期企业更要以高质量、保安全、准交货的产品稳住外贸客户,多采用电子网络交易避免客户流失,政府对企业的出口退税应向纺织倾斜,为企业外贸经营提供必要的资金保证,也能为国家带来更多的贸易顺差,行业性组织要尽快把被“非典”耽误的对外市场拓展活动恢复起来,确保企业外销渠道畅通。